资源简介 实践技巧指导课——《我能洗》【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养成勤劳、积极的生活态度。2.培养观察生活的好奇心,形成热爱探究的态度,体验到利用学到的只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二、能力目标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交流等途径明确在洗涤中需要探究的问题。2.了解洗涤的基本过程,尝试洗涤。3.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不同洗涤用品的洗涤效果,会做简单的观察记录,能与同伴交流观察中的发现。三、方法目标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做洗涤的对比实验,了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2.通过对洗涤实验的观察,能初步学会用连贯的语言表述实验中的发现,分析实验获得的结论。【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解不同洗涤用品的洗涤效果,获得生活经验,更好的为自己或家人服务。【教学准备】(1)事先开展摸底调查,了解部分学生在家的劳动状况。(2)物质准备:红领巾、脸盆(8个)、洗衣粉、洗衣液、肥皂、酒精、柠檬汁、盐、夹子、拖把。(3)学生准备:观看妈妈洗衣服过程。【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揭示主题1.情境1:写字时小明不小心把墨水滴到白衬衣上他急得哭了,你有什么办法帮他把白衬衣洗干净。(立即脱下,泡在水里,用肥皂搓洗;白衬衣也可用84消毒液,不过要注意安全,以免伤害皮肤)2.情境2:吃饭时,小芳把汤汁滴在了红领巾上,她又要使用什么办法把油脂去掉呢?3.让学生开展讨论,大家集思广益,商量解决的办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4.小结:这些事例,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如果我们有了解决的妙招,就再也不用发愁了。小小的衣物,洗涤也有很多学问哦!第二环节:回顾研究过程,交流研究所得1.上节课,老师布置了同学们回家向妈妈调查研究,你对“如何洗衣服“有了哪些收获?2.学生交流。(1)我知道了一般洗涤过程。请学生板书排序(浸泡—搓揉—清洗—拧干—晾晒)(2)我知道了洗涤的一些注意事项。(洗衣粉不能太多,不然不容易清洗干净;沾有肥皂的手不能擦眼睛,这样不卫生,对眼睛会造成伤害;污渍多的地方要反复搓洗,才会干净……)(3)我知道了一些洗衣的小窍门。A.请学生分享调查所得小窍门B.每组翻阅百宝箱分享小窍门(教师事先给每组准备好)第三环节:对比实验,体验妙招1.百闻不如一战,这些妙招真的可行吗?接下来我们进行试验,看看谁的妙招灵?2.老师收集了一些同学们的红领巾、手帕,这些红领巾上有各种污渍,究竟哪一招比较管用呢?接下来我们按照洗衣步骤来试一试。3.教师为学生分组,8人一组。(时间:8分钟)洗涤剂分组:洗衣液肥皂饭粒+洗衣液酒精+洗衣液柠檬汁+洗衣液盐+洗衣液组号人员分工表:()洗涤组第()组组长:成员:人员分工洗涤人员(2-3人)观察汇报人员(1人)记录人员(1人)整理卫生人员(2人)4.出示温馨小提示:(1)洗涤过程正确。(2)轻轻搓洗,注意拧干,水不要溅到盆外。(3)沾有洗涤剂的不要手揉眼睛。5.学生实践(1)各组长领洗涤用品:有污渍的红领巾或手帕(每组限领2条)、脸盆、所选组别洗涤剂用品等(2)小组合作洗涤,教师巡视,并作相应的指导。(3)填写洗涤记录表。洗涤记录表:把相关选项填写进对应表格洗衣液肥皂饭粒+洗衣液酒精+洗衣液柠檬汁+洗衣液盐+洗衣液组号汗渍血渍圆珠笔油渍墨汁所用时间A.干净B.留有隐约污渍C.留有明显污渍第四环节:活动总结1.各组的洗涤记录大屏幕展示。2.总结同学们表现真不错,今天你学到了些什么?师总结。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