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缝纽扣-----穿针引线教学目标:1.能在学习中了解钉纽扣分类和基本技法。2.会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掌握钉纽扣的基本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3.学会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掌握钉纽扣的基本技能。教学难点:钉纽扣的过程与方法。教学准备:课件、纽扣、布、针、线、剪刀、衣服、粉笔、顶针教学过程:猜一猜:谜语:兄弟两个人,各进各家门,哪个进错了,出来笑死人。——打一日常生活用品。(导入新课)认一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纽扣,而且是各种各样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用途不同的纽扣。同学们,你们都准备了哪些漂亮的纽扣,向大家介绍一下。老师这也有一些纽扣,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试一试:问:想一想:衣服上的扣子掉了怎么办?1.当同学们自己衣服上的纽扣掉了,肯定有同学自己钉过,学生介绍自己钉纽扣的过程。1.钉纽扣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介绍如何选择针和线,介绍顶针的戴法和用途。2.看视频1和2指导观察,了解钉纽扣的步骤和方法(1)纫针:穿针、引线、打结(2)定位:引导学生探讨方法(3)钉纽扣:引导学生学习操作方法,提醒学生注意安全。3.小组合作来分别钉一孔扣、两孔扣、四孔扣(注意四孔扣多钉几个)。4.作品展示、交流总结钉纽扣的步骤,出示爱心小贴士:在衣服上钉纽扣时,要注意:1.一件衣服的相同部位要钉同一种纽扣,大小、颜色、式样、钉法要一致。针不能对着自己和别人。2.纽扣的颜色要与线、衣服的颜色相同或相近。线的颜色应略浅于纽扣的颜色。3.但有时用纽扣点缀衣服时,也可以选择一些颜色反差大的线起到装饰的作用。这就需要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延伸:介绍纽扣的用途及纽扣装饰作用的起源。欣赏用纽扣做成的艺术品反思:我的教学模式是以实物、事件为载体,学生主动学习、活动为主体的一种项目引导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进度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本次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1、本次课选题较好,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兴趣浓厚。2.通过这次上课,我认识到要使认知经验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是需要专门训练的。投影展示钉纽扣针法,全体同学分组根据自己准备的不同洞眼的纽扣进行操作,依据自己的喜好确定要制作的作品,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想像空间,让学生体会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实践不是容易的事。3.有关纽扣的作用的教学,拓展了教学内容,体现了在劳动与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理念。4、欣赏纽扣不同样式,做成的艺术品,开阔了学生视野:介绍纽扣装饰作用的起源,学生兴趣浓厚,意识到身边的一切细节都有来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5、本课教学时间有点紧张,可以简化其中的一些步骤,比如:把爱心小贴士融入前面步骤的教学中,可以节省部分时间;介绍纽扣装饰作用的起源的资料可以改为教师口述。总之,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自己在课堂的驾驭和学生的组织上还有待提高,我会继续努力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