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关爱特殊人群一、设计理念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6000万残疾人,其中听力言语残疾约2057万人、智力残疾、肢体残疾877万人,视力残疾225万人,多重其他残疾782万人。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残联成立近二十年来在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残疾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现在大部分学生在家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有求必应天生的优越性让他们难以体会生活的艰辛和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的美德,更使他们缺乏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欠缺与残疾人沟通的技巧,难以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不便。因此我开展了这次以《关爱特殊人群》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为了不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如何尊重残疾人和帮助残疾人上,我设计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感悟进一步引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观察力、思维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二、教材分析我校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具有初步掌握收集信息的能力,独立探究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知识和处理信息能力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设计思路分五个阶段:起步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汇报阶段和活动的延伸阶段根据学生的分析和可以利用的资源情况,将主题分成一些小主题,这样安排是考虑到这些内容相对较易查找,且每一方面都会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难度不会太大。三、学情分析1.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虽具有初步掌握收集信息的能力,独立探究能力,小组合作意识。但接触社会机会较少,知识面较窄,理解能力有限,虽然学生们热情高,但活动开展起来困难会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与帮助,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了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回报社会的契机。2.利用的资源及条件:家中和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对主题有一定认识的亲戚朋友及社会人士;亲身体验、实地调查采访、上网查阅(家中或网吧)等。四、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身边各类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之处,近距离体会残疾人内心的痛苦与渴求。2.通过主课题的确立,在此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归纳、整理、反馈确立本小组研究的主题。3.通过活动使学生关注、尊重自己周围和社会上的特殊群体,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仁爱之心。4.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5.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的学习态度,锻炼他们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五、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确立主课题、拟订小组研究主题、收集归纳整理资料、组织汇报教学难点:实施计划、调查报告六、方法、方式根据我校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具有初步掌握收集信息的能力,独立探究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知识和处理信息能力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一阶段:确立课题(起步阶段)一课时[操作构想]这一阶段让学生认识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准确的确立研究课题。作为活动课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本节课设计上应体现学生为主体、解放学生,教师不给学生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社会的实际及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来确立课题,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这并不代表对学生完全放手,而是在确立课题之前要遵循以下原则:①课题不要过大避免无法开展调查。②课题的技术含量不要过高,不要脱离自己的实际,避免过于超出自己的知识积累及调查范围。③课题不要过于相似或相近,避免调查内容或结果一致,失去调查意义。七、教学过程:阶段目标:通过体验游戏、观看图片方式,让学生关注残疾人的另类生活,激发学生的调查欲望,在活动中根据课题引导学生确立班级及小组活动的研究主题,并进行适当的补充调换。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游戏导入1.绕圈找位子:先顺时针睁开眼睛绕一圈后找准自己位子,然后在闭上眼睛绕一圈找到自己的位子,不准触摸参照物。2.单手整理衣服:生活中将自己脱下的衣物整理好是一个良好的习惯,请你一只胳臂放在背后不动,另一只手将自己的上衣叠好后放入书桌内。3.无语传递信息:找出一名同学,请您无声的将教师出示的信息传递给同学。4.教师稳定游戏后学生的状态并引导出示大标题:关注特殊人群5.教师对“特殊人群”做一解读。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听从教师指挥进入学习新课状态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引起学习兴趣新课传授课堂小结出示图片,界定在“社会管理中的”特殊人群包括哪些。今天老师做的这些游戏是想让我们同学关注特殊人群中的哪类人群?3.师:我们刚才在游戏中就已经体验了残疾人的不易,请同学们谈谈在游戏中的感受。4.(教师出示图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残疾人,他们有的看不见绚丽多彩的世界,有的听不到美妙动听的音乐,有的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的感受不到行动方便所带来的愉悦。有的甚至他们的智力思考行为发生障碍。看了老师简短的介绍和同学们在游戏中的亲身体验你们想再多了解一下他们吗?5.既然我们已经决定选择了残疾人这一特殊人群作为研究内容,那就需要我们同学给这一主题取个名字,便于我们更好围绕主题进行研究。小组讨论一下将名称写在纸上,并说出你们小组的理由。6.现在班级主题名称已确定,我们就需要对主题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我先请同学们看看确立内容之前要注意什么。(展示注意事项)7.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谈谈对身边的残疾人最关心的问题,并将问题整理、归纳、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拟定本组最终研究内容。8.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得到了哪些收获?9.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布置课后需要完成的任务,为研究阶段做好铺垫。学生观察、倾听、思考教师的提问并回答。交流发言学生观看并倾听老师的讲解回答提问出谋划策讨论班级的主题并反馈意见确立主题了解研究性学习原则小组讨论展示结果,师生共同评议谈谈收货注重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关注。学会确立研究的主题,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初步阶段遵守原则,抓住关键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尝试初步筛选、归纳知识的学习过程学会与他人分享成功与快乐板书关爱特殊人群——?各小组展示内容学生展示课后习题组长对组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各小组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将研究内容进行筛选,整理及补充。制定初步的课题实施计划,下节课进行讨论并完善。[设计意图]通过对选题、确立课题的讨论研究,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即通过问题的提出,来确立班级研究的主题,再根据班级的主题以及小组的结构特点来确立小组研究的主题过程。培养了学生科研意识,合作学习意识及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