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品茶悟人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我国茶文化的详细了解和体验,掌握茶的种类和功能,茶的其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通过对茶艺和茶道精神的领会,掌握茶艺、茶道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追求饮茶之人“廉、美、和、静”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二、教学重难点深入挖掘中国茶文化内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国茶文化的复兴。三、教学方法课前设置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大屏幕展示讲解。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讲解演示。学生亲自实践操作。四、课堂器具移动大屏幕、4个茶台、齐备的茶具、桶装水。五、教学思路首先通过教师课前设置问题,引领学生在查找资料过程中进入主题,激发学生对中国茶文化的浓厚兴趣,逐渐将学生带入古人品茶的意境中来。趁热打铁,以课堂教师讲解演示,学生亲自实践,探究中国茶文化的深层内涵。六、教学过程“我们的宗旨是:传承华夏文明,领略传统美德。喝茶,我们是认真的!”“我们的目标是:喝茶,是高贵人的高贵行为。男孩是绅士,女孩是淑女。”伴随着师生齐诵课前的的导语,辽阳市第一中学的选项教学课之一的中国茶文化开始了。教师茶台上,点燃的沉香白烟袅袅。教师:对于今天我们要的学习内容,课前布置了一些问题,需要大家课后查询资料。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教师:世界上著名的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在哪里?学生:中国!教师:论证有哪些呢?学生:1原生树最早在中国发现2历史文献记载最早3语音学源流最早教师:我们中国,地大物博,茶的种类非常繁多,主要有六大类,同学们查询的结果是什么呢?如果按照加工制作工艺,又如何区分的呢?学生:红、白、黑、青、绿、黄六大类;发酵、不发酵、半发酵教师:中国茶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茶之性——静茶叶常年生长在寂静的山坡上,静乃茶之本性。茶的这种本性恰与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强调的静不谋而合,而大受人们推崇。茶之魂——和“和”是品茶的灵魂,是茶社会功能的核心内容。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茶敬客、以茶睦邻、以茶赠友、以茶联谊等的传统。茶之韵——雅雅是中国茶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是在“静”、“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气质,所呈现的一种神韵。教师:我们既然学习和了解了茶文化,就必须知道茶圣是哪个朝代的什么人?亚圣是哪个朝代的什么人?以及他们的著作或著名诗篇。学生:茶圣——唐朝陆羽《茶经》,亚圣——唐朝卢仝《七碗茶诗》教师:先观看片段的视频,简单了解一下茶圣——陆羽教师:大家把讲义翻到6页,一起诵读一下《七碗茶诗》学生一起诵读教师:万丈豪情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通过诵读《七碗茶诗》,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古人对于品茶过程中的豪迈情怀,以及每碗茶中的不同境界。教师:今天,我们要品饮的是,六大茶类中的青茶——安溪铁观音。关于铁观音的名字有不同的传说,主要有两个,请各组同学按照课前要求回答问题。学生回答教师:下面,为茶艺操作做好准备工作,向煮水器中注水、煮水。教师:在等待水开的时候,先介绍一下茶台上的茶具。茶盘、茶壶、公道杯、茶滤网、滤网托、茶荷、茶盅,茶道六君子——茶桶、茶匙、茶针、茶拨、茶夹、茶漏。茶的冲泡有很多种,今天我们进行的是:沸水泡——壶杯泡法。教师:请同学们把讲义翻到5页,共同了解冲泡过程。请一名同学到前面配合老师诵读泡茶步骤。学生诵读,教师演示。教师:大家对沸水泡有了简单的了解,为了进一步熟悉过程,每一茶台选出一名同学为大家展示一下茶艺操作,可以让同组的一名同学诵读步骤名称。每组同学演示,同学及教师点评。教师:今天,我们对我们中国的茶和茶文化有了简单的了解和掌握,喝茶不仅仅是解决口渴的问题,还是一门学问,一种文化。茶能养心,茶能养德。同学们把讲义翻到6页,共同了解茶的德行,茶有十德说。学生一起诵读。教师:中国茶文化世界闻名,现在已经遍布欧美很多国家。我们作为东方巨龙的子孙,为我们祖先的业绩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我们继承华夏先进的文化遗产,让茶文化在我们手中能够更加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