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母亲河(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家乡的母亲河(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家乡的母亲河”方法指导课
目标:
1.激发学生对后塘河水质调查的兴趣。
2.通过思维导图,发散学生思维,学会提出问题。
3.让学生了解水质调查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4.学习制定水质调查的活动计划表。
5.学生分享与人合作的乐趣,增强团队意识。
6.促进学生知河、爱河、卫河的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爱乡情。
重点:让学生了解水质调查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制定活动计划表。
难点:对学生的水质调查进行有效指导。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在我们学校的背面,静静地流淌着一条河——后塘河。后塘河对于五乡人来说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3月20日,我们学校启动了“后塘河的前世今生”项目学习,同学们还拍摄了后塘河的宣传片,想不想来看一下?
2.看完宣传片,你有什么感想吗?
3.后塘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应该为母亲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经过上节课的讨论,我们班各个小组确定了各自的活动主题,现在请各小组大声地汇报你们小组的队名和活动的小主题。(调查后塘河里的河蚌养殖状况、调查后塘河里的水藻分布情况、调查后塘河两岸的植被破坏情况、调查后塘河周边厂房的排污情况、调查后塘河中的垃圾对水体的污染情况、调查后塘河中的废水排放情况、调查后塘河水体的水质)
4.感谢各小组地汇报。虽然各个小组的主题不同,但都是水质调查的一部分。请同学们跟着吴老师,一起走进后塘河,学习水质调查。(板书课题)
二、交流讨论,发散思维
1.同学们,根据你们小组所确定的活动主题,下一步你们打算怎么做呢?(个别提问)
2.各小组讨论一下。
3.哪个小组愿意与大家交流想法。
4.同学们说了很多自己小组的想法,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可以更好地了解水质调查。(ppt展示水质调查的照片)
5.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6.在讨论中确定二级目录:(预设)实地考察、走访调查、取样观察。
三.讨论交流、修改计划
1.经过讨论,我们发现,水质调查有三种方法:实地考察、走访调查和取样观察。我们在进行水质调查中,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法,也可以几种方法同时用到。
2.请同学们根据小组的活动主题,结合这三种方法,完成活动计划表。
3.请调查后塘河水体的水质一组上来汇报活动计划表
4.交流讨论,同学们,你们就是评委,一定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看看这个计划表中有什么问题?完成取样观察的思维导图。(可以适时引入微课)
5.同学们,我们在设计计划表中,要注意细化各项活动,并做好合理的分工,还应该思考你们的成果展示形式。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讨论,对本组的计划表再进行修改。
6.各小组修改计划表
7.请2-3组汇报,完成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的思维导图。
四、总结交流、拓展延伸
1.经过集思广益,各小组完成了活动计划表。老师发现同学们真是敢于思考,敢于提问。
2.我们确定好了各自的活动小主题,也完成了活动计划表,现在我们就可以行动了。活动中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共同把活动开展好。如果遇到什么困难,欢迎你们随时来找吴老师来商量。预祝同学们调查成功。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