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科版六年级心理健康 11.絮絮叨叨满是情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鄂科版六年级心理健康 11.絮絮叨叨满是情 教案

资源简介

第十一课
絮絮叨叨满是情
【教学目标】:
1、了解父母唠叨的原因。
2、明白父母的唠叨是关心,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3、让学生学会应对父母唠叨的方法。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已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做事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开始想摆脱父母的左右。而生活中,这些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有很多是四个长辈守着一个孩子,长辈们喜欢过度关心孩子,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教训孩子。同样的内容重复多了,就变成了唠叨。孩子不爱听,发脾气,因而影响家庭的关系,甚至给孩子造成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很重要,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忽视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白父母的唠叨是关心、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难点:体会父母唠叨声里包含的情感,并能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
【教学准备】:课件、歌曲、故事、录音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唱激情,引出“唠叨”:
1、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欢快的歌唱,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出示歌曲《妈妈之歌》)
2、师提问:从这首歌中,你听出了什么?请人说。
3、师小结:是啊,这些歌词,我们多们熟悉呀!它唱出了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父母的唠叨。这就叫做絮絮叨叨。板书:絮絮叨叨。
二、寻根求源,话说“唠叨”:
1、你们的父母唠叨吗?你喜欢他们的唠叨吗?我们现在来做个现场小调查。出示课件,请生相应举手。
2、师:看来,爱唠叨是父母的通病。大家都不喜欢听唠叨。
你的父母经常唠叨什么?
3、他们唠叨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4、可是,父母的叨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才引起他们的唠叨呢?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请人全班交流。
5、师:从你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引起唠叨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是下面这几种情况(大屏展示):指名学生朗读。
6、同学们,你们知道那唠叨的背后又藏有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几位家长的真情告白吧!(播放录音)
师:听了这2位家长的真情诉说,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
7、师:孩子们,我们从呱呱坠地的无知婴儿,到牙牙学语,再到现在的青春少年,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父母的辛勤养育下慢慢长大。父母的唠叨其实都是对你们的学习、生活、安全、习惯等方面严格要求,希望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父母的唠叨声里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关心、呵护、牵挂、爱)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满是情。
8、出示课件,配乐深情朗诵。
三、创设情境,巧对“唠叨”:
1、师述:那么孩子对家长的唠叨持什么态度呢?请看两则真实报道。你有何感受?请人说。
2、面对家人的唠叨,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会直接影响到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那对待父母的唠叨,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
3、全班交流,学生回答后,请学生相机板书:(1)安静聆听;(2)转移注意;(3)换位思考;(4)解释沟通;(5)撒娇耍赖;(6)写信留言……
4、同学们,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可以采用这些合理的方法来化解。
5、下面这位同学面对妈妈的唠叨做得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看情景表演《东东在家》。
(1)情景表演(A剧):儿子最近经常玩手机,发短信,面对父母的唠叨,乱发脾气,顶嘴。
谁来说说自己的看法?请人评议。
(2)情景表演(B剧):
师:东东面对妈妈的唠叨做法不够好,下面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创作才能,再以《东东在家》为素材,小组同学合作来改编,比一比:面对唠叨,谁的应对方法好。?
学生分组改编小品,教师指导巡视。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表演??(指两组学生表演)
师:他们采用的方法好不好,谁来说一说?
小结:看来,这两组同学化解唠叨很有方法。
6、听唠叨,莫心烦,唠叨声,满是情。让我们一起读读《化解唠叨三字经》:
被误解,不冲动,敬父母,多沟通。
要外出,打招呼,让父母,勿担忧。
对批评,不反感,有则改,无则勉。
受表扬,莫骄傲,常思过,胜良药。
听唠叨,莫心烦,唠叨声,满是情。
四、回首往事,感恩“唠叨”:
1、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付出的心血是最多的。他们时刻盼着我们能健康快乐地长大,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父母感人的故事吧!(一言一行显真情,一点一滴总关情。)
2、学生交流。
3、想起这些动人的画面,你们心里肯定有许多话想对父母说。请拿出你的笔,写一写。请3人读一读。回家后送给他们。
4、小结:父母的唠叨是关心、爱护我们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愿你们都能在父母的唠叨声中汲取营养,用自己最优秀的表现让父母放心,为父母的“唠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请深情地读——生读课题。
五、课后延伸,升华“唠叨”: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坐在一起,谈谈你被他们唠叨后的感受,也让他们谈谈为什么会对你唠叨。讨论一下怎样减少唠叨。
板书:
絮絮叨叨满是情
安静聆听
换位思考
转移注意
解释沟通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