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在音乐表现方面,如歌唱、律动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演唱和欣赏乐曲时,还要深入的学习,提升演唱的质量,审美感知力需要加强。二、教材分析《牧歌》中的旋律源自流传在内蒙古的一首长调歌曲。原是一位哥哥为了纪念牧场上被野火烧死的妹妹而演唱的长调,曲调悲伤、沉重。因此该地区的人民认为它是悲歌而很少演唱。但因其有着舒缓、悠扬的旋律,后被一位音乐工作者将其重新整理、填词改成了描述牧场广阔、安宁美景的长调。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对蒙古族音乐感兴趣,并乐于主动学习、认识、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及其独特的艺术特点。网过程与方法欣赏独唱《牧歌》及无伴奏合唱《牧歌》,感受、体验多声部合唱中人声音色特点及蒙古族长调自然、舒展、悠长、优美的艺术魅力。知识与技能了解无伴奏合唱,掌握长调的音乐特点。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欣赏独唱《牧歌》及无伴奏合唱《牧歌》,感受、体验多声部合唱中人声音色特点及蒙古族长调自然、舒展、悠长、优美的艺术魅力。教学难点掌握长调的音乐特点。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请跟随音乐有感情的朗诵《鸿雁》2、说一说:歌曲和歌词给你的感觉你觉得这样的音乐配上什么画面最美?二、新课学习(一)欣赏独唱《牧歌》聆听音乐,思考:1、音乐的歌词和旋律有什么特点?2、音和音之间的关系怎样?3、试着找出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感知体验:1、朗读歌词:缓慢速度,深情朗读2、模唱歌曲:换气轻柔,自然舒展3、了解歌曲结构4、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近代一些宴歌、婚礼歌等也属于短调体裁。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5、再次演唱歌曲(二)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1、欣赏视频。思考:什么叫无伴奏合唱?探讨:1、视频中有几个声部?2、指出不同的声部对应的演唱者3、各个声部给你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体验无伴奏合唱三、拓展探究分享:1、你所知道的蒙古族长调或短调音乐2、推荐你喜欢的无伴奏合唱作品。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牧歌课程导入课程导入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歌声远琴声颤,草原上春意暖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请跟随音乐有感情的朗诵说一说:歌曲和歌词给你的感觉你觉得这样的音乐配上什么画面最美?新课学习欣赏独唱《牧歌》聆听音乐,思考:1、音乐的歌词和旋律有什么特点?2、音和音之间的关系怎样?3、试着找出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感知体验:1、朗读歌词:缓慢速度,深情朗读2、模唱歌曲:换气轻柔,自然舒展乐段(A)(引子)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结尾)(a+b)长调:节奏自由,旋律舒展、辽阔,句尾悠长,一般由两个乐句构成。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短调:节奏整齐,旋律优美抒情,结构工整,多为叙事性歌曲。近代一些宴歌、婚礼歌等也属于短调体裁。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u我相信你已经感受到了美丽用你的歌声来告诉我!随音乐轻轻哼唱,你是否听到了“草原的呼吸声”?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思考:什么叫无伴奏合唱?不使用乐器伴奏的人声合唱称为无伴奏合唱。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聊聊无伴奏合唱《牧歌》探讨:1、视频中有几个声部?2、指出不同的声部对应的演唱者3、各个声部给你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3———|1———|3———|2———|3———|1———|6———|1———||U——U——体验无伴奏合唱《牧歌》拓展探究分享:1、你所知道的蒙古族长调或短调音乐2、推荐你喜欢的无伴奏合唱作品。感谢聆听谢谢大家!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内蒙古民歌】《牧歌》傲日其愣.mp4 牧歌 教学设计.doc 牧歌 课件.pptx 牧歌.mp3 牧歌(伴奏).mp3 牧歌|无伴奏合唱|内蒙古民歌|阿卡贝拉|UCLA民乐团[高清版].mp4 额尔古纳乐队 - 鸿雁 (纯音乐).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