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综合实践八年级 拒绝白色污染,共建绿色家园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综合实践八年级 拒绝白色污染,共建绿色家园 教案

资源简介

拒绝白色污染,共建绿色家园
教学设计
1、
活动背景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由于随意乱丢乱扔,以致造成城乡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买早点、买菜、逛超市、装垃圾……每天,我们都在跟塑料打交道。这个曾被认为是20世纪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发明之一,随着在全球泛滥成灾,又被批评为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之一。“如何拒绝白色污染,共建绿色家园”,于是被确定为本次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主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我们生活周围的环境,发现环境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从中选择确定社会现实性课题,加以了解和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2、
活动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研究,使学生养成乐于、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过程方法:学生通过参与研究性学习,了解并熟悉研究过程包括准备、实施、总结交流;领会相关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的用处和使用条件。
知识能力:通过研究,了解白色污染产生的历史原因以及塑料制品的现实危害、防治方法。通过课题的全程研究,培养学生在开放环境中多角度多途径获取、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应用能力。
目标设计意图:研究性综合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同于传统学科课程知识传授是第一为目标,研究型课程的三维目标中更注重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难点:使学生自觉抑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使学生养成乐于、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确定子课题,学生自由组成课题组,推选组长,明确分工
2、第二阶段??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访问所要采取的对象,编写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记录,收集资料和废旧布料
3、第三阶段??整理资料、进行总结,撰写小论文、情景剧表演、环保袋作品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
1、召开班级动员短会
。教师搜集并展示几张关于白色污染的有震撼力的图片,内容涉及工农业生产、天空海洋、生活消费三大板块;选读一则《今晚报》动物误食白色垃圾进行手术的新闻;简介已有研究性学习案例,调动学生研究兴趣。
2、教师提供子课题,学生自由选题
(1)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塑料产生的历史与现实危害
(2)菜市场塑料袋使用现状和对策
(3)校园如何对白色污染说“不”
(4)家庭消费的争执情景剧
(5)环保袋手工制作
3选题指导: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家庭背景等在老师提供的课题范围内自由选择课题,也可以自己确定课题,但要注意课题的大小、难度要适中,题目表达形式要简洁、具体、明了。
4设计意图:准备阶段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起点,对整个研究能否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阶段,教师的主要活动是创设研究氛围、子课题的确定和指导学生选题。目的是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提供研究范围,诱发研究动机。
5小组任务分工表
?分工?
?姓名
???职责
??组长
??
1、与组员、老师联系起协调作用2、把握课题发展方向3、筛选整理资料
?采访者或表演者
?????
1、记录采访过程2、排练情景剧?
?查找员或观察记录员
?????
1、上网查找资料2、??下载资料3、??实地观察记录
问卷设计、发放者或宣讲员
?
1、设计调查问卷4、??收发问卷5、??成果交流时宣讲论文
?写作员
?
1、编写论文2、编写剧本
教师指导:课题小组以5—6人为宜,采取自愿组合、适当调整的建组原则,和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活动原则。
表格设计意图:表格明确规定每个成员的工作和责任,能够督促每个人各司其职,避免责任的泛化,有利于总结阶段师生评价的客观性。
(二)活动实施阶段
1、每周召开课题组长会,汇报交流各组研究进程
教师指导:按研究计划,会上协助小组长具体安排布置任务,以确保课题组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更为重要的是,每次阶段研究活动结束时,指导教师应协同课题组长检查评估任务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教师加强目标管理,确保研究效率,杜绝研究过程中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消极研究现象发生。
2、注重研究方法的指导和研究活动的外部联结
教师指导:介绍观察法、访谈法、调查研究法等,相关内容还可以做成Powerpoint课件,让学生从中选择本课题最适当的研究方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联系学校计算机房安排需要同学上机,或者去图书馆巡查同学查阅文献资料的情况等。
3、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组员,深入力量薄弱的课题组。
教师指导:由于投身到课题组,和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承担具体的学习任务。因此,对学生研究过程中碰到的具体困难以及到底需要什么帮助了解更清楚。
设计意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一般充当课程的管理者和协调者。指导教师一旦深入课题组,就不再是旁观者和局外人,指导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4、教师针对不同课题组给予操作层面的帮助,以第三组研究性学习访谈表为例
(记录员__________;访问员___________)?
??????????????????????????????????????????????????????????
课题组
校园如何对白色污染说“不”
受访者
????????????????
时间地点
?
准备问题
?
访谈记录
?
?
?
?
?
?
?
?
?
?
?
?
?
?
教师指导:对访问员进行培训,包括怎样约定访问的时间,怎样介绍自己并使访问者在无拘束的方式中开始面谈,怎样利用预设的问题和其他开放性问题得到答案。访谈人员应向被访问者说明答案将如何记录,如果要录音,应得到许可,还要注意礼貌问题等。
设计意图:方法指导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学生没有写过采访提纲,为学生提供一份完整具体的模本,一目了然,学生有据可参。教给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让学生学会记录、学会整理活动获取的资料。这样设计降低了方法的难度,把研究推向深入。
(二)活动总结、交流阶段
1、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情景剧本、制作演示文稿、环保布袋
教师指导:前期资料搜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筛选资料,,引导学生剔除与课题无关的资料以及与课题相关性很低的资料,资料的使用应保证资料的可靠性、正确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原则,还应注意新颖、典型资料的选用。
1、教师提供研究性学习评议表???????8年1班???姓名__________
最佳幻灯片制作:____________组(清晰、简洁、主题与版面契合度)
最佳小论文撰写:___________组(叙述条理性、图文并茂、参考资料)
最佳成果汇报员:____________(神态、眼神、声音)
特别贡献者:_____________
我的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指导:上课前下发评议表,使学生明确具体活动的评价标准,提醒学生在成果交流阶段认真倾听,客观评价,并随时记录思想的火花,以便在答辩环节及时提出个人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性学习,帮助学习者成为自己学习历史的思索着和非正式的评价者。
2、小组全员上台,简介小组分工和演示研究过程
教师指导:投影演示内容包括:我们阅读过的书目及使用过的材料清单;问卷调查或者访谈表原始记录;研究活动照片;计算机打印资料或U盘。
设计意图:这些记录是研究性学习评价不可缺少的重要素材,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主动研究和学习过程,也是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重要依据。
3、小组汇报,成果展示
成果交流顺序依次是:
第一组??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塑料产生的历史与现实危害
第二组??菜市场塑料袋使用现状和建议
第三组??校园如何对白色污染说“不”
第四组??家庭消费的争执情景剧
第五组??环保袋手工制作
教师指导:教师限定每小组汇报时间约6分钟,一个人操作幻灯片,其余人分部分宣讲。教师课前设计开场白和结束语以及汇报课题之间的过渡语,课上教师穿插于各组汇报间隙的台上台下,使得整个成果交流环节衔接自然流畅,台上台下互动配合,调动全班展示气氛。
设计意图:成果展示是研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它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现的平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开拓学习视野,学习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展示的作用。
4、汇报小组全员上台答辩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和追问,让学生充分展现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灵活变通能力,并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
5、活动评价
a师生可能的感想
学生:关于塑料污染环境的问题虽然都是知道的,但是却从未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充分让我了解了塑料所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继而能够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和环境优良。
b教师:自打我接到这个说课题目,几天来一直在学习,我也觉得去菜市场买一次晚饭,就耗费了7个塑料袋和一个餐盒,这顿饭好像吃起来也不像以前一样那么轻松无忧了......
师生可能的评价
c自评:本人在这次实践活动中,积极配合组长的分工。认真对待所分到的任务,对遇到难题自己不能解决,就虚心向组员请教。对收集到的资料很好的组织起来,及进完成了军次任务。
d他评:在这次实践活动中,该同学积极地与各组员讨论、交流,并能善于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遇到棘手的难题,她都能虚心请教别人。她工作态度非常认真,积极完成任务,是一位优秀的同学。
教师指导:各小组答辩后的全班评价环节开始之前,教师明确评价围绕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所获得的体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协作互助的团队精神等内容展开。
6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才能使成果评价成为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过程的积蓄。
7
教师评价:本次研究性学习本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能很好的团合作,按时顺利完成本次课题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同学们亲身体会了为了完成一件事有时需要大家很好的分工与合作,充分发挥每个人长处才能把事情做好,让同学们发现了别人的闪光点;同学们查找资料的能力,整理资料的能力,写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同学们感受到环境污染给我们带来巨大危害,唤起我们对环保重视;同学们的交际能力得到了加强。所有这些都将让同学们终身受益。
8
设计意图:教师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努力激发学生继续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的新想法和创意,推动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实践,勇于创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