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科版心理健康九年级 10.我的潜能“金矿”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鄂科版心理健康九年级 10.我的潜能“金矿” 教案

资源简介



我的潜能“金矿”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了解到每个人潜能的真实存在,能对潜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相信人人都有潜能,而且这一潜能是巨大的。2.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在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困境时能积极主动地去应对,并乐于去发现和开发自己的潜能。
3.引导学生尝试以一种自强不息的态度去挑战自己在初中遇到的学业困难。
活动重难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在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困境时能积极主动地去应对,并乐于去发现和开发自己的潜能。
活动准备
PPT课件、透明塑料杯、回形针、气球、牙签
活动方法
活动交流、动手操作
活动过程
建议(补充)
一、团体热身阶段:“掌声响起来”1.一分钟鼓掌(1)引导:请大家估测一下:假如你用最快的速度双手鼓掌,1分钟内你能鼓多少下呢?(2)鼓掌实测:现在我们马上验证一下,我给大家10秒钟时间鼓掌,请你边鼓掌边记下自己鼓的次数。然后把实测得到的数字乘以6。、(3)引导分享:现在我们都有了两个数字,不知大家对自己的两个数字有些怎样的想法,会不会诧异于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2.教师点评:在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和实际能力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我们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这些实际存在而没有表现出来的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潜能”。从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每个人都有潜能。大家想知道平时被我们忽略、隐藏着的潜能有多大吗?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二、团体转换阶段:“水杯满了吗?”1.动手实践(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水杯加满,学生讨论并实践水杯中还可以加多少枚回形针。(2)全班分享:在添加回形针的过程中,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把你拥有的能力比喻为这杯水,你觉得你的杯子还可以再装多少?(用百分比表示)2.教师点评:据估计,人类一生真正运用的心理潜能只有7.2%,还有92.8%的心理潜能在沉睡。我们运用的能力只是我们全部心理能力中极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仍然沉睡在那里。如果我们能把体内的潜能激发、运用起来,那么学习对我们来说就不是大问题了。三、团体工作阶段:“牙签扎气球”1.扎气球活动(1)引导: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个任务。(拿出一个吹足气的气球和牙签)当一个鼓起的气球碰到牙签时会发生什么状况?(会爆破)对,在通常情况下的确会爆破,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挑战潜能,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牙签扎气球。(2)活动规则:两人一组,一位同学吹气球,另一位同学拿牙签在鼓起的气球上扎洞(不得借助其他工具),气球一旦爆破就算失败。(3)实施活动:接下来给大家三分钟时间,看谁先完成规定的任务,时间到而没有完成的视为放弃。现在开始!2.分享感受(1)小组讨论:为什么不敢挑战?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有的组为什么会失败?(2)全班分享:教师针对在刚才活动中三种不同表现的学生分布进行采访,随机挖掘学生活动的感悟。3.激发潜能(1)引导: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都充分感受到了潜能的魅力,那么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呢?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活动和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2)学生进行5分钟小组讨论。(3)全班分享: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点评。四、团体结束阶段:分享总结1.潜能开发靠自强(1)出示PPT。(2)引导:但是,潜能不会自动冒出来,潜能要靠开发,开发要靠自强。而自强也不是天生的,自强与付出成正比,付出得多,挖掘得多,潜能才会激发得多。(3)全班分享:面临学习当中的困难,我们如何从行动上做到“自强不息”、激发潜在的能量?(4)教师点评:相信自己行,才会真的行。别人说我行,自强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挖潜定能行。2.教师小结人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潜能就像沉睡在我们心中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只要同学们相信自己,勇于行动,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在学习、生活中开发、利用这巨大的能量,从而超越现在的自我,成就更美好的未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