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相信自己授课年级:八年级活动目标:1、情感态度的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不断发展的可能,要对自己充满信心。(2)学会通过欣赏自己,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2、知识技能的目标(1)了解什么是自信以及自信的内涵(2)了解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构呈现活动重难点:客观的评价自己,从而欣赏自己,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活动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关注自信的建立,以及促使学生去思考自信的建立需要哪些因素和策略的构建。孩子们都知道要建立自信,可是往往在现实面前他们显得很无力,很彷徨。在他们掌控不了现实的情况下,他们会动摇甚至是否定自己的力量,其实“自信”的内核是通过积极、客观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来呈示的。青春期又叫第二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所要的独立自主性是要求人格独立,要求社会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关方的控制。这种内在需求和对环境的要求是发展性的需要,是必经的,但也由于发展现状的矛盾性给他们带来许多不适应,乃至困惑和危机。这是人生发展里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期。逆反期阶段能否较为顺利地度过,能否减轻挫折和危机,对他们后续的发展至关重要。自信的建立能够帮助他们厘清矛盾的源头,平衡他们冲突的内心,,能够在他们自我意识的成长历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自信的建立能够使他们在看问题、做决策时更趋向于客观、积极的一面。因此设计这一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在成长中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活动方式:讨论、活动体验、多媒体辅助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活动过程:一、引入主题1、教师讲述《沉香与木炭》的故事。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他从小娇惯养的儿子的前途。虽然他有庞大的财产,却害怕遗留给儿子反而带来的祸害。他想与其留财产给孩子,还不如教他自己去奋斗。他把儿子叫来,对儿子说了他如何白手起家,经过艰苦的拼搏才有今天。父亲的故事感动了这位从未出过远门的青年,激发了他奋斗的勇气,于是他立下誓愿:“如果不找到宝物决不返乡。”青年打造了一艘坚固的大船,在亲友的欢送中出海。他驾船渡过了险恶的风浪,经过无数的岛屿,最后在热带雨林中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木高达十余米,在一片雨林中只有一两株。砍下这种树木,经过一年时间让外皮朽烂,留下木心沉黑的部分,会散出一种无比的香气。放在水中它不象别的树木浮在水上,而会沉到水底,青年心想:这真是无比的宝物呀!青年把这香味无比的树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没有人来买,这使他非常烦恼。偏偏在与他相邻的摊位上有人在卖木炭,那小贩的木炭总是很快就卖完了,刚开始的时候青年还不为所动,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信心终于动摇了,他想“既然木炭这么好卖,为什么我不把香树变成木炭来卖呢?”第二天他果然把香树烧成炭,挑到市场上一会儿就卖光了,青年非常高兴自己能改变心意,得意地回家告诉他的父亲,老父听了,忍心不住落下泪来。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小块磨成粉屑,价值就会超过一车的木炭。2、提问:(1)听完这个故事你是不是觉得很可惜呢?(2)这个年轻人起初知道自己所找到的树木的价值的吗 他是如何定义和畅想未来的 (3)后来那个年轻人为什么会动摇自己的决定,犯这样的错误呢?(4)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3、学生们讨论并发表见解4、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设计意图:学生在这个故事中,将讨论年轻人将珍贵的沉香当木炭卖掉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他失败的原因,在于他对信心的动摇,。引起他们对信心建立的关注。)二、一个平凡人的歌剧梦想1、教师讲述PaulPotts参与《BritainGotTalent》的故事。2、播放PaulPotts比赛视频,请同学们谈谈感想。(1)看完这个视频,你有何感受?(2)是什么使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3)从PaulPotts身上,我们发现梦想的实现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呢?3、教师小结“信心建立的要素”:(1)了解自己的优势、长处以及自己的爱好(2)相信自己的长处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3)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坚持(4)接纳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特点,成功需要耐心和勇气,要相信自己,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坚持。积极人生的背后,源于自信的承载,一个真正自信的人就是接纳自己的人,就是爱自己的人。(设计意图:让学生们明白,信心的建立不是凭空就有,信心的长期持有更不会一帆风顺。是需要有步骤、有策略的。我们除了知道自己有什么长处外,更应该在现实面前做出智慧的评判和融合,同时制定步骤,让信心生根发芽,为它创造发展下去的可能。)三、实际操作:“让我们来帮助《沉香与木炭》中的年轻人吧”1、教师提问:若时光能到会,你准备怎么帮助这个年轻人呢?2、学生分组讨论,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1)他拥有什么优势?(2)目前他遇到了哪些困境?(3)面对目前的状况他该做出怎样的判断?据此他该怎么行动呢?3、教师总结自信的特质(设计意图:在这一个环节中,让学生们通过对“年轻人”的帮助,明白任何困难是可以尝试解决的。但首先需要联系实际,根据现实中显现的问题来重新评估之前对事物的判断,从而做出策略的调整。比如对于市场上没人能识别沉香的价值,那么青年人可以为消费群体进行引导性的展示,把它制成药引介绍其药用价值。根据它的香气可以安神,可将其制作成燃香,还可以将其制成手串、吊坠等饰品。当大家知道了沉香的价值,就会根据需要来购买。事情就会发生转机。所以当自己用智慧主动的去改变策略,它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四、课后思考:1、从你帮助《沉香与木炭》中的年轻人中,你有什么收获?2、你觉得自信的建立过程中,哪些因素至关重要?3、在成就自信的道路上,你自己还有那些需要磨炼的地方?活动结束。推荐活动“看图想象”1、教师随手画一幅抽象画,请同学们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2、提问:同一幅图,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3、学生讨论4、学生回答对这个活动的启示5、教师小结:别人眼中的“我”就像这幅画一样会呈现出很多样子,这种情况本也正常,可关键是我们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慢慢发现我们真的变成了别人看我们的样子。而真正的那个“我”就变得模糊了。(设计意图:人们很容易在信心受挫时,受别人评价的左右,通过这个活动提示学生不要轻易的改变自己的想法,别人对我们的评价都不是客观全面的,只有我们自己最了解自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