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科版五年级心理健康 4.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鄂科版五年级心理健康 4.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教案

资源简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鄂教版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四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看图回忆、小组画、分享出游经历及出行计划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会“外面世界”的精彩,从而减少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的程度,鼓励学生多参与户外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计划,切实行动起来。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逐步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并体会户外世界、大自然的美。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行为目标:学生制定观察自然、参加户外郊游的小计划,切实行动起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突破方法: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
难点:让学生制定并执行户外郊游的小计划,培养观察、热爱大自然的习惯。
突破方法:采用鼓励、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导引法。
学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PPT,对学生课余生活进行小调查。
学生:绘画彩笔、纸张,郊游照片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岛——观察激趣。
多媒体呈现教材观察岛中的图片。
1、观察图片,并请同学回答:看到这张图你有何感想?
2、让学生回想外出游玩的经历。
3、请同学分享自己的体会。
教师总结:户外游玩使我们更好的接触大自然,并促进我们身心健康,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户外探索。引出并板书课题——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动营——体验分享。
活动一:我心中的美景。
活动指导:选择令你印象深刻的一次出游经历,可以是游览风景名胜的经历,也可以是在公园、田野游玩的经历。请把你心中的美景画下来,你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以与同伴合作完成。
1、学生自由作画,画出心中的美丽景色。
2、各组画好后,大家一起欣赏。
3、全班交流分享:看到同学画中的美景时,你有何感受?
4、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活动二:我来当导游。
活动指导:想象你是一名导游,向同学推荐介绍游览地点的风景。介绍时尽量详细。
1、请1—3名学生担任导游,向全班同学推荐介绍自己游览过的风景名胜,并明确:你选择介绍的游览地是哪里?有哪些漂亮的风景?
2、全班交流分享:
(1)你最喜欢哪位同学介绍的地点?那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2)听完大家的分享,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3、教师给予反馈和补充。
4、教师总结:领悟大自然的美好: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能让我们心情舒畅。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画美景”、“做导游”,切身体会户外活动的乐趣及大自然变化的美妙,并分享感受。】
【心理引导:从理解角度培养学生的情趣和美感,学会欣赏自然美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三、分享屋——总结提升。
1、配乐欣赏大自然美景图片。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亲近大自然?
3、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美丽的大自然带给我们无尽的欢乐,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生活。同学们应该多去户外走走,在节假日,放下手机,离开电脑,去田野尽情地奔跑,去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大自然博大的胸怀和无尽的魅力。
【设计意图:用大自然的美景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亲近大自然的兴趣,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
四、拓展园——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拟定一份与父母外出旅行或拜访亲友的计划。
2、要求学生游玩归来后,写一篇游记,记录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设计意图:动员学生行动起来,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
五、作业设计。
一、调查题。
1、你的课余生活是怎样的?(

(1)宅在家里
(2)做作业
(3)看电视
(4)玩电脑
(5)其他:
2、课间休息做些什么?(

(1)做作业
(2)玩手机
(3)和同学聊天
(4)操场上运动
(5)其他:
3、周末外出通常做什么?(

(1)学习
(2)游玩
(3)购物
(4)走亲访友
(5)其他:
4、假期的主要安排是(

(1)学习
(2)旅游
(3)看电视
(4)社会实践
(5)其他:
二、选择题。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

A、人与自然相互独立
B、人定胜天
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参与户外活动给你带来了什么?(

A、浪费了时间
B、健康的生活方式
C、不了解自然界常识
三、简答题。
1、你到过哪些地方游玩?印象最深的美景是什么?
2、你对自己现在的课余生活满意吗?说说理由。
【教学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新生课程,要上好,要达到较好的效果,使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教学上的不断改进外仍需要我们做好以下的努力:1、创设心理情境。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我在本课中,从学生户外游玩入手,引导学生感受游玩的乐趣,然后画出心中的美景,激发学生到户外游玩的兴趣。可见在“情境”中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因素之一。
2、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而营造一种适当的心理情境,保证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我在本课中,排列座位时采用分小组自由编排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沟通信息、传达感情。3、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的形式应该是根据活动的具体内容、目的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定的。例如,我在本课的活动过程中,只给学生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在活动中训练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自强、自立、自信,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总之,要想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心理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减少和避免不利因素对心理的影响,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