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科版心理健康八年级 16.心灵成长加油站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鄂科版心理健康八年级 16.心灵成长加油站 教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
第十六课
心灵成长加油站
【主题说明】
我们的青少年除了面对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飞速发展,还要面对时代带来的诸多影响因素:离婚率的上升、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的膨胀、多元价值观的输入……他们的成长课题因此变得更为复杂。当遇到困惑时,能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所觉察、并进行恰当的求助,是青少年需要了解、接受和掌握的一种能力。本课意在化解对有心理困扰的人,及心理辅导的误解与偏见,并使学生知道在有需要时如何进行心理求助。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过程。
2、情感目标:觉察自我心理状态;化解对心理辅导的误解与偏见。
3、行为目标:学会心理求助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看待有心理困扰的人,了解心理辅导可以做什么、如何进行心理求助。
难点:学会心理求助的方法与技巧。
【课前准备】
PPT、(视频资料)
【教学设计】












心动时刻(热身暖心)
1.让学生觉察自我心理状态,意识到心理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认识到心理状态的个体差异性。
1.学生找到对应的心情点,将其连成线。2.学生相互交流,看看同学的心情线。3.请同学分享自己在这条心情曲线中的发现。
1.学生画线时,教师可在教室里走动,发现心情线呈上下波动的学生,简单交流或稍后请他上台分享。2.教师总结:心理状态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心情曲线。时间:
5分钟
心路星语(体验分享)
1.进一步觉察自我,并思考自己的人际支持;2.通过分享烦恼发现“原来同学也和我一样”、“我这个也不算什么”。
活动一:烦恼咖啡杯与安全托盘1.学生填图,组内交流,选出代表作分享。2.教师提出:心理老师也可以是我们的求助对象,进行过渡。
分享烦恼时,可能有学生的想法不被认可和尊重,教师注意对此进行一定保护。小结:当遇到困难、内心有烦恼时,我们可能会像这个杯子一样,比较脆弱,那么我们需要在身边的父母、老师、好朋友那里寻求支持和帮助。其实,还有一个人在这种时候可以帮到我们:心理老师。时间:10分钟
1.消除对有心理困扰的人的误解;2.正确认识心理辅导。
活动二:心理辅导面面观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对这个去辅导室的同学怎么看?
如果学生没有消极看法,则表扬;如果学生起哄“他有病”等,则暂不评价,讲中西方差异“他不能来,是因为要去看心理医生。”2.消除对心理辅导的一般性误解。
心理辅导的帮助对象是正常人;
心理老师是一个陪伴者,不能“为”你解决问题,来访者会发展出自己的力量;
来访者不会被评判;
保密原则及保密例外;
来访者没有必要服从辅导老师,当不舒服时,有权质疑或更换辅导人员。 
1.补充故事:“如果一个中国女孩与男孩约会,男孩说他没有时间,他要去看心理医生,那么女孩可能会与他绝交,因为去看心理医生说明他精神不正常。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德国,那么会更加巩固女孩与男孩之间的关系,因为去看心理医生至少可以表明∶①男孩的文化素质此较高,②他的经济情况比较好。”2.老师总结:有心理困扰又敢于去求助的人是勇敢、积极的。时间:15分钟
心旅导航(总结提升)
不同的求助途径
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上可能都会遇到困惑或者难题,学会求助他人,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尝试以下不同的求助途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和处理难题。①向朋友求助②向长辈求助③向心理辅导老师求助④通过获取知识进行自助
可通过案例讲述时间:5
分钟
心灵牧场(拓展延伸)
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心理求助、人际支持,及心理咨询。
放映《地球上的星星》或《心灵捕手》等电影片段。
时间:
5分钟
【练习题】
1.
画出从今天起往后的两周内你的心情曲线,发现你的心情变化规律,如,通常什么样的时候你会很开心?
2.
心情不好时,你一般怎样让自己好起来?与你的好友交流,发现彼此间相同或不同的方法。
3.
尝试向父母或其他亲人说明什么是心理辅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