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五上综合实践 2.2我有火眼金睛-巧识骗术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少版五上综合实践 2.2我有火眼金睛-巧识骗术 教案

资源简介

我有火眼金睛——巧识骗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讨论交流,了解常见的骗术种类,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观摩范例、学习借鉴,知道采访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有联系、不重复。
3.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反馈,掌握采访问题的设计要领,在评价中培养反思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观摩范例、学习借鉴,知道采访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有联系、不重复。
2.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反馈,掌握采访问题的设计要领,在评价中培养反思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评价反馈,掌握采访问题的设计要领,在评价中培养反思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方法
1.同学们,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新闻。
2.生活中大家遇到过或听说过类似的现象吗?(网络诈骗、电信诈骗、抽奖诈骗、信用卡诈骗、快递诈骗、丢包诈骗、金融诈骗、乞讨诈骗)
3.你们最想研究哪一种诈骗现象呢?(例如电信诈骗)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巧识电信诈骗的骗术。
4.关于电信诈骗,同学们是不是有些疑问和担心,想知道些什么呢?
预设:①电信诈骗有哪些方式?②电信诈骗一般有什么步骤?③我们应该注意什么?④怎样识破电信诈骗?⑤有什么窍门防止被骗?……
5.如果想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查资料、采访)
我们亲自去采访呢,这样活动的信息就更全面、更清楚。
二、采访指导,聚焦问题
1.在采访前我们要做些什么呢?(确定对象、提前预约、准备工具、人员分工……)
2.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识破电信诈骗,大家想想可以采访哪些人呢?(警察、老师、家长)
3.采访主题有了,采访对象也有了,是不是现在就可以直接去采访了?
提示:你们想想记者是如何去采访的?(设计采访问题)
4.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咱们学校学生采访的视频?仔细听听他们是怎么提问的?
(1)谁能记得这位同学提了哪几个问题?(出示问题)
(2)大家觉得这几个问题提得怎么样?
比较具体,都是围绕主题来提的。问题之间都没有重复,是有联系的。(相机板书:有针对、有联系、不重复)
(3)小结:是的我们,提问题的时候要围绕主题有针对性、问题之间要有联系,同样问题只提一次,不重复。
三、表格填写,评价反馈
1.你们想像刚才视频里同学那样熟练地进行采访吗?让我们先来设计好采访问题吧!
2.出示“采访问题设计卡”,指导填写。
(1)简单介绍填写要求:针对“如何识破电信诈骗”确定采访对象,小组合作设计2-3个问题,评价标准暂时不填。
(2)请同学来读一读合作公约。
①我能积极思考。
②我能热情参与。
③我能认真倾听。
④我能少数服从多数。
⑤我们能按特长合理分工:1号组长(负责组织),2号书记员(负责记录)、3号发言人(负责汇报)。
(3)小组合作填写“采访问题设计卡”。
3.
汇报分享。
(1)其他同学做小评委,根据评价标准看看他们提的问题怎么样?
(2)请同学来读一读汇报分享公约。
如果我是发言人,我尽量说大声,说清楚。
如果我是听众,我能认真倾听,真诚赞美。
如果我是书记员,我会认真记录有用的信息。
(3)请一组上台汇报,其他同学根据标准进行评价。
4.修改“采访问题设计卡”,进行自评。
(1)请各小组根据刚才的意见修改采访问题。
(2)表格下面还有个评价标准,请各组进行自评,看看你们设计的问题是否达到标准,非常好就是三颗星,一般就是二颗星,还不错就是一颗星。
5.再次汇报。
(1)请一两个小组汇报,说明自评打星的理由。
(2)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总结方法,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这节课我们通过合作,学会了设计采访问题,知道提问题要有针对、有联系、不重复)
2.课后咱们就去实地采访,了解一些识破电信诈骗的好方法吧?
【板书设计】
我有火眼金睛——巧识骗术
有针对
网络诈骗
采访
有联系
电信诈骗
不重复
抽奖诈骗
……
附:采访问题设计卡

小组
采访问题设计卡
采访主题
如何识破
诈骗
采访对象
采访问题(每个组合作讨论,设计2-3个采访问题)
1.
2.
3.
评价标准
★★★
★★

围绕采访主题
有针对
有联系
不重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