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少年有梦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少年有梦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2节
少年有梦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识记梦想的含义、特点和意义。
2.理解努力的重要性和要求,努力实现梦想。
3.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呢,又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呢?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一课第2节:“少年有梦”。(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识记梦想的含义、特点和意义
2.理解努力的重要性和要求,努力实现梦想。
三、自学指导。
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
请认真默读课文P2—7,结合看图,要求如下:
(1)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下列1-2题答案,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
①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为什么?②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是什么?为什么?
(2)思考并能理解1-2题中的关键词,思考第3-5题,准备口答。
③你的梦想是什么?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④从瑞恩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发?⑤实现梦想需要努力,但付出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
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力争书面检测全对。
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四、先学。
(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二)检测:
过渡语:第1、2题找到答案并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解释关键词: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找到了,我们来讨论第3题。
1.提问:第3题
过渡语:说到梦想,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谁来说下自己的梦想呢?这些梦想一定能实现吗?
答案要点:作为初中生,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梦想,这反映了我们对生命的态度。有梦就有希望。
提问:第4题
过渡语:瑞恩的梦想是让非洲的孩子喝上干净的水,为非洲的孩子解决实际问题。但有时不切实际,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要点:少年的梦想与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有助于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我们要树立自己的人生梦想。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提问:第5题
过渡语:拥有梦想并不意味着成功,要想成功,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而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
答案要点:人生需要梦想,如果努力不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梦想就会成为空想。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实现梦想,需要坚持,需要付诸行动、不怕失败。
2.书面检测:发给学生检测题试卷

检测题
一、填空题
为什么要有梦想?①有梦想,就有
。②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


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
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
紧密相连,与
密不可分。
3.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不懈的

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
,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4.努力,需要立志。青少年要从小学习励志,


,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5.努力,需要坚持。努力需要落实在每一天的

二、选择题
1.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马云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就有实现的可能。”这句话告诉我们(

A.一定要树立远大志向
B.有梦想就一定会成功
C.实现梦想需要不懈的努力
D.梦想不是一成不变的
2.“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习近平主席这句话告诉我们年轻人(

A.成才的关键是得到机遇
B.艰苦奋斗就能实现梦想
C.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D.要自觉地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
3.“在很多人的眼里,梦想只是白日做梦,可是,如果不曾真切地拥有过梦想,你就不会理解梦想的珍贵。”这里的“梦想”(

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能让生活更有色彩
在少年时代不需要
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
4.近年来,每年都有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应聘到农村当“村官”。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农村大显身手,不断追寻着自己的梦想。而他们每个人的梦想,都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紧密相关。这说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

A.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B.首先应到农村当村官
C.只要不断地追梦,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D.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5.(2016菏泽中考)下列梦想不能反映出对生命积极的态度的是
A.我要成为一名警察,保一方平安
B.我要做一名律师,维护法律的公正
C.我要做一名医生,救死扶伤
D.我家里有的是钱,根本不需要努力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纠错
1.学生交换试卷,教师用白板逐一出示答案,学生互评对错。
2.
表扬全对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 ”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讨论纠错。
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
过渡语:“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全对,我们来帮帮他们。“(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
分类后,白板逐一出示错题,让做错的同学说出自己错误的原因,若说的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帮助纠错,若两者都不对,则教师讲解。
当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则不收试卷,让学生自己讨论、纠错,已经解决的错误教师给予肯定,不再重复,还不会的问题,让做对的同学帮助纠错,若两者都不对,则教师讲解。
预设当错误人数较多时,给学生两分钟的时候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讨论之后仍有疑问的举手,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预设当错误人数较少时,请错误的同学起来回答错误的题号,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预计会出现的错误:
选择题第3题:材料表达的是,人要有梦想,A正确;B中的“一定”说法错误,C、D
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内容
4.拓展
第一: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存在的问题,应如何避免,对作业要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二:必要时要有针对性训练,要结合学生实际,要有时效性。可口答,要选灵活题,易错题,让学生真正掌握做题技巧,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二)拓展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就有实现的可能。”
马云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A.要树立远大志向,有梦就有希望
B.有了梦想,就一定会成功
C.实现梦想需要不懈的努力
D.梦想不是一成不变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梦想的重要性的认识。马云的这句话说明了梦想的重要性,告诉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因为有了梦想就有了希望,由此判断A项正确;梦想有助于成功,但是要想成功,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B项夸大了梦想的作作用,排除;C、D两项说法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A
六、当堂训练:
必做题:《基础训练》第一课第2节选择题
选做题:《基础训练》第一课第2节材料题
七、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