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爱在家人间 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爱在家人间 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2节
爱在家人间
学习目标:
1.理解亲情之爱的具体表现,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2.知道如何化解亲子冲突,学会与父母沟通。
3.了解自己与家人产生矛盾的原因,明白矛盾需要双方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在家庭中我们会得到温暖和体贴,但也会出现磕磕绊绊,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亲子冲突,让家庭和睦呢?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第七课第2节:“爱在家人间”。(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亲情之爱的具体表现,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2.知道如何化解亲子冲突,学会与父母沟通。
3.了解自己与家人产生矛盾的原因,明白矛盾需要双方解决
三、自学指导
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76—82,结合看图,要求如下:
(1)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1、2题的答案,理解并准确记忆,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①为什么会和家人发生碰撞?为什么要处理好?②怎样呵护亲子之间的爱

(2)思考第3、4道思考题,准备口答。③思考P80探究与分享:类似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吗 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④思考P81探究与分享:讨论自己怎样表达才能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力争书面检测全对。
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四、先学
(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二)检测:
过渡语:第1、2题找到答案并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关键词:接纳:接受并采纳。理解:了解明白)找到了,我们来讨论第3、4题。
1.提问:第3题。
第3题答案要点:虽然有时候会感觉父母很唠叨或者对父母做的一些事不太理解,但是我心里还是认为父母是为了我好,为了这个家好,心里还是暖暖的。
2.书面检测:发给学生检测题试卷

检测题
一、填空题
1.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年人一样
我们,不要过多的干涉我们的生活。
2.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


3.爱是需要
的。
的技巧和
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二、选择题:
1.亲情是我们永远的依恋,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是因为(

A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B父母为我们的生活操劳
C父母与我们分享喜悦、分担忧伤
D父母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父母之间有时会产生隔阂和冲突,对此我们应该(

A孤芳自赏,我行我素
B回避父母,不理不睬
C固执己见,争执不休
D理解父母,主动沟通
(河南2016)我妈妈一件事能说个七八遍,甚至做梦都要唠叨几句,真是太让人心烦了,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
A父母的唠叨是亲情之爱所在
B我们已经长大了,不需要父母的唠叨
C父母的唠叨是对我们的不信任
D我们要帮助父母
4.下列关于亲子冲突的观点,错误的是(

A亲子冲突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B有效地化解冲突,需要父母和子女的共同努力
C进入中学后,我们和父母的亲子冲突增多了
D亲子冲突都具有巨大的隐患和消极作用
5.目前,许多中学生总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隔着一堵“心墙”。要拆除这堵“心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对父母百依百顺
B事事自作主张
C主动和父母沟通
D拒绝和父母交流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纠错
1.
学生交换试卷,教师白板逐一出示答案,学生互评。
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
2.
表扬全对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 ”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讨论纠错。
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全对的人数。
当全班只有几名同学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学生试卷,(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
分类后,白板逐一出示错题,让做错的同学说出自己错误的原因,若说的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帮助纠错,若两者都不对,则教师讲解,
当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则不收试卷,让学生自己讨论、纠错,已经解决的错误教师给予肯定,不再重复,还不会的问题,让做对的同学帮助纠错,若两者都不对,则教师讲解。
预设当错误人数较多时,给学生两分钟的时候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讨论之后仍有疑问的举手,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一)纠错
1.
公布答案,学生自评。
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
2.
表扬全对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 ”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
讨论纠错。
(白板展示相关错题,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选择题第4题。本题采用排除法,说法太绝对的一般要排除,学生要会找关键词,分析语境,本题中“都具有”不合理,因为合理地化解也有积极作用。
(二)拓展
第一: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存在的问题,应如何避免,对作业要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二:必要时要有针对性训练,要结合学生实际,要有时效性。可口答,要选灵活题,易错题,让学生真正掌握做题技巧,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拓展:
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抱怨,孩子进入初中后特别不听话,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伤害亲子之间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B进入初中后,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C两代人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
D父母年龄大了,思想太落伍
解析:很多同学会选A,但是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和题意不符,没有体现,题目问的是原因,A选项说的是影响。
六、当堂训练:
必做题:《基训》第七课第2节选择题和观察与思考题。
培尖题:《基训》第七课第2节活动与探究题。
七、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