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节善用法律学习目标:1.理解并识记依法维权的各种方法和途径。2.理解并识记与违法行为做斗争不要硬拼,而要智取。3.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课第三节“善用法律”。出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1.理解并识记依法维权的各种方法和途径。2.理解并识记与违法行为做斗争不要硬拼,而要智取。3.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三、自学指导。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57—62页的内容,结合看图、要求如下: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1---3题的答案,理解关键词,力争自学后检测全对。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合法权益被侵害时,我们应怎样寻求法律救助?②什么是诉讼?③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思考第4-6思考题,准备口答。④P57“运用你的经验”,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怎样帮他讨回公道?⑤P58“探究与分享”,遇到类似情形,你会怎么应对?⑥P59“探究与分享”,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⑦P60“探究与分享”,如果遇到侵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你会怎么做?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书面检测题。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四、先学。(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二)检测:过渡语:第1---3题找到答案并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找到了,我们来讨论第4-6题。1.提问:第4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4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可以与商城协商,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提问:第5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5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针对镜头一,可以报警,也可以向家长或者老师寻求帮助。针对镜头二,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合法权益,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提问:第6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6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问:第7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7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我会机智勇敢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理由: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2.书面检测:发给学生检测题试卷。检测题一、知识点默写1.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我们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公证处、等。2.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起诉。3.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二、知识点运用1.青少年遇到非正义的事情,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不管怎样,都要挺身而出,与不法分子拼到底B.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巧妙借助社会力量将歹徒抓获C.及时拨打“110”电话,配合警方制服不法分子D.在不利情况下,更要讲究智斗2.我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最有力武器是()A.法律B.道德C.新闻媒体D.风俗习惯3.初中生小华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却拒绝支付医药费。由于家庭困难无法支付诉讼费用,可小华一定要为父亲讨回公道,这时小华应该懂得()A.采用行政诉讼解决纠纷B.通过刑事诉讼进行维权C.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D.通过法律援助的途径维权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一)纠错1.学生交换试卷,教师白板逐一出示答案,学生互评。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2.表扬全对同学。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 ”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3.讨论纠错。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全对的人数。当全班只有几名同学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学生试卷,(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分类后,白板逐一出示错题,让做错的同学说出自己错误的原因,若说的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帮助纠错,若两者都不对,则教师讲解,当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则不收试卷,让学生自己讨论、纠错,已经解决的错误教师给予肯定,不再重复,还不会的问题,让做对的同学帮助纠错,若两者都不对,则教师讲解。预设当错误人数较多时,给学生两分钟的时候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讨论之后仍有疑问的举手,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预设当错误人数较少时,请错误的同学起来回答错误的题号,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预计会出现的错误:选择题第3题中,因为工伤,涉及因药费等关键词我们可以推论出这件事件属于民事行为,因此排除A和B,而C项中的一切权益说法绝对,我们不选。(二)拓展举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①及时拔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②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③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④保护好作案现场。六、当堂训练。请同学们做《基础训练》第五课第3节选择题和观察与思考题。七、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