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服务社会学习目标:1.理解并识记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2.理解并识记如何树立奉献、服务意识,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奉献中逐渐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3.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雷锋同志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那么,我们怎样树立奉献、服务社会意识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七课第2节:“服务社会”(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1.理解并识记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2.理解并识记如何树立奉献、服务意识,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奉献中逐渐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3.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三、出示自学指导。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自学指导请认真默读课文P80--84,结合看图,要求如下: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下列1-2题答案,理解关键词,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①服务社会有什么作用?②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做些什么?(2)思考第3-6题,准备口答。③P80“探究与分享”,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与同学分享感受?④P81“探究与分享”,曹师傅的行动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⑤P81“探究与分享”,小芳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结合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谈谈你的收获。⑥P82“探究与分享”,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在参加类似的活动时,你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书面检测题。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四、先学。(一)学生自学学生进行紧张地自学。教师巡视,做适当点拨,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二)检测过渡语:第1—2题找到答案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我们来讨论第3-6题。1.提问:第3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3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我参加过的类似的活动有:去敬老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给老人讲故事;周末去书店做志愿者;去公园捡拾草坪上和马路上的垃圾。在参加这些活动时,我的感受是:我长大了,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提问:第4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4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通过曹师傅热心公益并带动周围人一起参与公益事业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服务社会与人生价值的关系,使学生关注公益活动,增强公益意识。)答案要点:①因为曹师傅的行为是为社会服务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多像曹师傅这样时时刻刻想着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所以曹师傅一旦发起这样的行动,就很容易影响到他人,很容易得到他们的支持。②启示: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无一例外的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提问:第5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5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①小方的经历给我带来的感受是:我们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给他人带去幸福和感动,而且还能锻炼自己的能力,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②我参加过的志愿服务:寒假期间,我在马路上当小交警,协助交警叔叔指挥交通。我的收获:在我的指挥下,大家都能做到文明出行,这让我倍感欣慰。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交通知识,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道德境界得到提高。提问:第6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6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①我参加过的类似的活动有:在暑假里协助交警叔叔指挥交通;去福利院看望小朋友;在社区进行法律知识宣传。②在协助交警叔叔指挥交通时遇到的困难有:有的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我提醒他们不能闯红灯,但被他们无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给这些违反交通规则的人讲解交通知识,让他们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以后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去福利院探望小朋友时遇到的困难:小朋友们一开始觉得我们非常陌生,不愿意跟我们玩耍,但是通过主动与他们沟通和交流,他们很快就愿意接受我们了。在社区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时遇到的困难:很多社区中的居民觉得,法律距离他们很远,没有兴趣听。但在我们的耐心讲解下,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听我们宣传法律知识,他们还自发的组成了学习法律知识小组。2.书面检测:发给学生检测题试卷。检测题(一)知识点背写:1.服务社会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什么,而不应当看他什么。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和,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知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二)知识点运用1.我们在关爱朋友的时候要考虑、体察朋友的需要,要体谅朋友的难处。这体现了在关爱朋友时要()A.尽己所能,能帮多少帮多少B.多给朋友物质上的帮助C.平等互惠,也从朋友那里得到好处D.讲究策略,要考虑朋友的内心感受2.2017年是雷锋同志因公殉职55周年,我们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我们要学习雷锋精神,学习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的集体主义精神。这说明()A.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需要顾及个人利益B.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C.我们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D.雷锋总是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3.下列对关爱他人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关爱他人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②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会获得快乐③我们关爱他人,他人不会关爱我们,所以我们很吃亏④关爱他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文轩在学期末的“优秀班干部”评比中落选了。原因是他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做气自负,经常嘲笑学习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每个人都存在着差异,应张扬个性,不用考虑他人的感受B.要关爱他人,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C.嘲笑他人能激发他人的斗志,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D.班干部发发脾气无可厚非(潍坊中考)5.周末,初中生小刚与同学约好到公园参加护绿活动,途中发现路边的下水道井盖不见了。为防止误伤行人,他守在井口边,并打电话向路政部门反映情况,直到维修人员赶到才离开,结果耽误了约定的活动。你对小刚这一做法的评价()A缺乏安全意识,未成年人不要在危险区域停留B有违诚信原则,既然约定在先就不能失约C责任意识不强,护绿活动对个人和社会更重要D尽管耽误了护绿活动,但同样是为社会活动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一)纠错。1.学生交换试卷,教师用白板逐一出示答案,学生互评对错。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2.表扬满分学生。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 ”教师认真统计、公布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3.讨论纠错。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当全班只有几名同学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学生试卷,(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分类后,白板逐一出示错题,让做错的同学说出自己错误的原因,若说的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帮助纠错,若两者都不对,则教师讲解。当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则不收试卷,让学生自己讨论、纠错,已经解决的错误教师给予肯定,不再重复,还不会的问题,让做对的同学帮助纠错,若两者都不对,则教师讲解。预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选择题第5题。本题采用排除法,说法太绝对的一般要排除,本题中“所有”就是太绝对。(二)拓展微公益:当今时代流行“微”,微博、微信、微阅读等已走进人们的生活。微公益、微服务等微行为也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微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虽然你没有亿万的身价,也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这并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微公益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将人们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身处“微”时代,我们绝不能忽视点点滴滴的“微行为”。六、当堂训练。请同学们做《基础训练》第七课第2节选择题和观察与思考题。七、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