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学习目标:1.理解并识记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内容,知道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2.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国家和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第1课时:“国家好大家才会好”(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并识记国家利益的含义及内容,知道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2.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出示自学指导。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自学指导请认真默读课文P86--90,结合看图、要求如下: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下列1-4题答案,理解关键词,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①我们对祖国怀有怎样的情感?②什么是国家利益?③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国家核心利益有哪些?④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2)思考第5-8题,准备口答。⑤P86“探究与分享”,你如何理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⑥P87“探究与分享”,结合篆书“国”字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⑦P88“探究与分享”,上述举措的目的和意义?⑧P89“探究与分享”,在新的一年你的愿望是什么?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有什么关系?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书面检测题。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四、先学。(一)学生进行紧张地自学。教师巡视,做适当点拨,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及时表扬看书又快又认真的学生。(二)检测。过渡语:第1-4题找到答案并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解释关键词:亵渎:轻慢,冒犯,不恭敬;命运共同体:一般是指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找到了,我们来讨论第5题。1.提问:第5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5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课前让学生查阅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背景、运动过程及历史影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存亡之际,青年学子们中断学业,走上街头开展学生运动是否必要;教师总结,一二·九运动是一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救亡运动。青年学子振臂一挥,走上街头是不怕牺牲的爱国行为,表现出的是无私真诚的爱国精神。)答案要点: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使我国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人民利益必然失去保障,所以说“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提问:第6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6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需要具备国土、人口和主权等。提问:第7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7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我国在南海设立三沙市政府有助于进一步维护南海的海洋权益,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我国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利益;我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促使人们坚持科学发展、科学用地,使各地从存量土地中挖潜力;保卫祖国领空,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利益。提问:第8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8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①我希望假期可以外出旅游,欣赏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②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们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国家利益得到维护,个人愿望的实现才有保障。2.书面检测:发给学生检测题试卷。检测题(一)知识点背写1.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着最深厚、、最高尚、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2.国家的包括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3.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的。(二)知识点运用1.屠格涅夫说:“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这告诉我们( )①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②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祖国都有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③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④我们都是龙的传人。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③2.下列不属于维护国家荣誉表现的是( )A.对祖国的关心热爱和忠诚B.为满足个人私利而丧失国格、人格C.对民族的自尊和自信D.以大局为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3.“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保守国家秘密,远离亲人30年,隐姓埋名身居荒漠之中,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黄旭华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与奉献 ②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③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④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是公民对祖国应尽的义务。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4.“国泰则民安,国强则民富”“大河有水小河满,国有村有家才有”,这些谚语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没有祖国就没有个人的幸福,个人应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②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③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④没有个人的小家就没有祖国的大家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你们的国家做些什么。”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就职演说中的这句话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A.公民必须先履行义务,然后才能享受权利B.国家责任、社会责任重于个人、家庭责任C.国家应“以人为本”,为个人发展创造条件D.公民应为国家作贡献,不应向国家提要求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一)纠错1.学生交换试卷,教师白板逐一出示答案,学生互评。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2.表扬满分同学。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 ”教师认真统计、公布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3.讨论纠错。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当全班只有几名同学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学生试卷,(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分类后,白板逐一出示错题,让做错的同学说出自己错误的原因,若说的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帮助纠错,若两者都不对,则教师讲解。当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则不收试卷,让学生自己讨论、纠错,已经解决的错误教师给予肯定,不再重复,还不会的问题,让做对的同学帮助纠错,若两者都不对,则教师讲解。预计会出现的错误:选择题第4题。第4题要点:没有祖国就没有个人的幸福,个人应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二)拓展爱国诗歌:《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扬子江》文天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六、当堂训练。请同学们做《基础训练》第八课第1节选择题。七、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