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学习目标:1.理解并识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做法、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以及如何捍卫国家利益。2.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3.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我们以国家利益为重,心怀爱国之情,以行动维护国家利益。我们要努力维护国家利益。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第2课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并识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做法、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以及如何捍卫国家利益。2.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3.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三、出示自学指导。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自学指导请认真默读课文P91--95,结合看图、要求如下: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下列1-4题答案,理解关键词,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需要我们怎么做?②在表达爱国情感时要注意些什么?③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区别和联系?④怎样捍卫国家利益?(2)思考第5-8题,准备口答。⑤P91“探究与分享”,我们应该从以上事例中吸取什么教训?⑥P92“探究与分享”,对以上观点进行评价,并就如何正确表达爱国情感谈谈自己的看法。⑦P93“探究与分享”,结合以上案例,说说钱伟长是如何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的。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需要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们办?⑧P94“探究与分享”,你从东北抗日联军将士身上感受到一种什么精神?7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书面检测题。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四、先学。(一)学生进行紧张地自学。教师巡视,做适当点拨,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及时表扬看书又快又认真的学生。(二)检测。过渡语:第1-4题找到答案并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没有矛盾的,对吗?不对,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难免会有矛盾。)找到了,我们来讨论第5题。1.提问:第5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5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在网络交往中,我们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不说、不做危害国家利益的事情。提问:第6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6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1)左边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作为中国人,每个人都有表达爱国情感的权利,但仅仅通过简单抵制某国的企业及其产品是不理智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盲目排外也会使我国经济受到影响,损害我国国家利益。右上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围堵和打砸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利益,扰乱了社会秩序,触犯了法律,应当受到法律处罚。右下同学的观点也是正确的。我们应该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提问:第7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7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通过讲述钱伟长一生中关键时刻的选择,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人生选择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帮助学生树立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深刻领悟个人的人生道路和国家民族的前进道路相契合的内涵。)答案要点:(1)当钱伟长考入清华大学,准备选择历史专业或中文专业,他听到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便毅然决然转学物理,以求科学救国;当他在美国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听到了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他当即决定回国任教;当他有机会回美国时,他为了国家利益,选择放弃。钱伟长一直都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顾全大局,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他放弃个人利益,以国家利益为重,正确处理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2)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提问:第8题。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8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答案要点:在他们身上凝结着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坚贞不屈、勇于牺牲的精神和团结御辱的国际主义精神。2.书面检测:发给学生检测题试卷。检测题(一)知识点背写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和防范意识。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和使命感。3.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4.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二)知识点运用1.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踏上旅程,享受难得的放松。然而,随着大量国内游客涌入旅游市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也时有出现,这不但破坏了环境和中国游客的形象,也为旅游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对此,应当做到()①公民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文明旅游②政府加强管理工作,建立落实旅游市场的规章制度③社会群体树立主人翁意识,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④公众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面前,放弃个人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做到()①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②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③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④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诗的意思是行事进退,一切皆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岂能为了个人的安危福祸而算计?这句诗强调的是()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B.只要国家利益,不要个人利益C.符合国家利益的一定符合个人利益D.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4.“做国家需要的事情!”这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郑哲敏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回国前,导师钱学森对他的叮嘱,也成为他人生的主线。这启发我们()A.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矛盾的B.作出人生选择时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C.与国家利益相比,个人利益无关紧要D.实现个人利益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5.近年来,新疆经济发展迅速,但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依然在加紧活动,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要求我们()①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②树立全球观念,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④正确行使公民权利以遏制民族分裂势力A.②③B.①②C.②④D.①③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五、后教。(一)纠错1.学生交换试卷,教师白板逐一出示答案,学生互评。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2.表扬满分同学。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 ”教师认真统计、公布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3.讨论纠错。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满分的人数。当全班只有几名同学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学生试卷,(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分类后,白板逐一出示错题,让做错的同学说出自己错误的原因,若说的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帮助纠错,若两者都不对,则教师讲解。当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则不收试卷,让学生自己讨论、纠错,已经解决的错误教师给予肯定,不再重复,还不会的问题,让做对的同学帮助纠错,若两者都不对,则教师讲解。预计会出现的错误:选择题第3题。第3题题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难道可以有祸就逃避,有福就迎受吗?)体现了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二)拓展。抗日英雄人物事迹: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形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形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六、当堂训练。请同学们做《基础训练》第八课第2节选择题。七、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