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2节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识记劳动是创造财富和幸福的源泉,增强劳动观念。
2.理解并识记实干创造未来,发扬实干精神,承担历史使命。
3.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生活都要靠劳动创造,依靠实干。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课第2节:“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学习目标
1.理解并识记劳动是创造财富和幸福的源泉,增强劳动观念。
2.理解并识记实干创造未来,发扬实干精神,承担历史使命。
3.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
三、自学指导。
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108—P111页的内容,结合看图、要求如下:
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1-3题的答案,理解关键词,力争自学后检测全对。
①劳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
②为什么所有的劳动者都值得尊敬和学习?
③怎样才能把中国梦变成现实?
(2)思考第4-7道思考题,准备口答。
④P107“运用你的经验”,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
⑤P109“探究与分享”,我国的精密轴承研制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⑥P110“探究与分享”,谈谈你对以上观点的看法。
⑦P110“拓展空间”,假如你是科普小卫星研制团队中的一员,谈谈你读了习近平回信后的感受,并与同学分享。
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做对书面检测题。
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四、先学。
(一)看书: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学生如有疑问,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二)检测:
过渡语:第1-3题找到答案并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找到了,我们来讨论第5题。
1.提问:第4题。
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4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答案要点:
左一男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国家发展不只是国家领导人的事情,国家发展与普通百姓也关系密切。左二女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国家发展不只是大人的事情,国家发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右二男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国家发展与每个人都有关系,是每个人的事情,作为当代中学生更应该积极承担责任,关心国家发展。右一女同学的观点,没有认识到初中学生也可以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贡献。初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积极探索,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
提问:第5题。
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5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答案要点:
以精密高端轴承的研究与改进为例,呈现我国劳动者为国家发展所付出的现实努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建设取得成就的每一步,都是广大劳动者付出努力的结果。感受实干精神的价值,实干精神的核心在于“干”,决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因为我国研制精密轴承的技术专家赋有创新精神,能够实现技术创新;他们埋头苦干,接力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了辛勤和汗水;他们不畏困难,迎头前进,狠抓关键,最终使我国精密轴承研制工作取得成功。
提问:第6题。
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6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答案要点:
三种观点都是片面的。首先,书本知识很重要,书本知识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理论,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但不能就此说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因为学习书本知识并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况且如果只是纯粹的学习书本知识,不付诸实践,就好比纸上谈兵,不利于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其次,实践很重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参与实践才能更好的检验认识是否正确,但这并不能就此磨灭书本知识的重要性,因为书本知识可以更好的指导实践。再次,我们现在所学的基础知识都是为将来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适应社会发展做准备,只有掌握好现在的基础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相关专业和参与社会实践,为祖国作出更大贡献。因此,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是片面的,我们要正确认识书本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提问:第7题。
过渡语:能够正确回答第7题的同学请举手!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来回答,答错了,请尖子生进行更正。
答案要点:
我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的回信后,我深深感受到习总书记对我们学习生活上的关心,对我们的充分肯定和殷切希望,对此,我既激动,又兴奋。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谨记习总书记的教诲,不断激发自己科学探索的热情,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同时,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周边的同学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与其他青少年一起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书面检测:发给学生检测题试卷

检测题
(一)知识点背诵
1.劳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个人:劳动是
的源泉,也是
的源泉。
②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素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
③国家: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

、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2、为什么所有的劳动者都值得要尊敬和学习?
①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

②正是无数劳动者


,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③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


3、怎样才能把中国梦变成现实?
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

,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


只有继续发扬
,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4、青少年怎样担负起历史重任?
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


,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二)知识点应用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广大人民通过
换来的。
(
)
A.古人留下的巨额财产
B开拓性思维、发散性思维
C.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D.引进创新、自主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
2.
“任何一项劳动都是崇高的,崇高的事业只有劳动。”对卡菜尔的这句话,理解正确
的有(

①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②不论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贡献③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或工人,都是平等的劳动者④现代社会中,从事脑力劳动比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更尊贵。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
时传祥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市清洁队工人。他肩背粪桶,走家串户,利用公休日为居民、机关和学校义务清理粪便,整修厕所,以“一人脏换来了万人净”赢得了人们的普遍尊敬。这体现了(

A.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但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B.时传祥工作很辛苦,这样做不值得
C.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D.时传祥是脑力劳动者
4.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经过数百次试验,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这说明了(

A.青蒿素的发现是屠呦呦个人的功劳
B.没有青蒿素,人类就永远不能治疗疟疾
C.屠呦呦及其团队的埋头苦干和辛勤付出使治疗疟疾有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D.青蒿素的发现达到了人类医学事业的顶峰
5.“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这句话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劳动者②不断丰富知识,掌握过硬的本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③得过且过,自娱自乐④埋头苦干,只做与自己有关的事情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纠错
1.
学生交换试卷,教师白板逐一出示答案,学生互评。
第一大题边公布答案,边组织学生判定对错,边组织学生讨论纠错。第二大题集中批改,然后纠错。
2.
表扬全对同学。
过渡语:“全对的请举手 ”统计全对人数并提出表扬。
3.讨论纠错。
过渡语:“选择题没有全对的请举手!”统计、公布未全对的人数。
当全班只有几名同学未全对,则收齐未全对的学生试卷,(教师站在讲台指导全班学生认真看书,默背本节知识点,由学生送错题卷。)
分类后,白板逐一出示错题,让做错的同学说出自己错误的原因,若说的不对,则让做对的同学帮助纠错,若两者都不对,则教师讲解,
当全班多数学生未全对,则不收试卷,让学生自己讨论、纠错,已经解决的错误教师给予肯定,不再重复,还不会的问题,让做对的同学帮助纠错,若两者都不对,则教师讲解。
预设当错误人数较多时,给学生两分钟的时候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讨论之后仍有疑问的举手,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预设当错误人数较少时,请错误的同学起来回答错误的题号,指名让做错的学生回答“错在哪里?为什么?应当怎么办?”不会的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预计会出现的错误:选择题第5题。题干表明劳动者的素质对一个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劳动者;不断丰富知识,掌握过硬的本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
(二)拓展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栄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了解了上述资料之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中国梦变成现实?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只有继续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2)“实干兴邦”,你认为青少年该怎样做?
青少年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六、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做《基础训练》第十课第2节选择题和思考题。
七、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