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三 生活在不同区域里一、乡村与城市(一)聚落的概念与分类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型。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形态规模景观平原地区的村落规模大,房屋密集且较集中,呈团块状分布;山区的村落规模小,房屋稀疏且分散,呈条带状分布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密集分布的住宅楼群,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人群熙攘的商业中心,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地等生产生活乡村聚落的人们从事的生产主要有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在休闲时间里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联 系①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②乡村聚落主要为城市聚落提供农、林、牧、渔产品,而城市聚落为乡村聚落提供经济、文化、技术、人才等服务(二)区域往来必要性①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②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有所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目的)内 容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①人才交流:城市优秀教师支持西部偏远地区教育②技术交流:医学技术指导、农业技术指导③经济交流:到农村卖彩电、冰箱、汽车、电脑④信息交流: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网上查找就业信息作 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各区域之间联系,实现优势互补二、世界典型区域(一)家住平原平原主要分布在江河的中下游,大都由河流冲积而成,地势平坦或起伏较小。在不同的平原上,人们的生活也各有差异。湄公河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美国中部大平原——用机械种庄稼自然环境(1)位置: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众多的冲积平原之一,地跨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家(2)气候、水文:地处热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这里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降雨集中在5—10月)。水网密布,灌溉便利。湄公河自北向南穿过(3)地形、土壤:平原地形,地势低平,起伏较小;土壤深厚、肥沃,为人们耕作提供了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1)位置:北美洲的美国中部,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2)地形:平原地形,土地辽阔,地势低平,土壤肥沃(3)气候: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适宜,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较少(4)水文:密西西比河从北到南贯穿大平原,注入墨西哥湾(大西洋),为平原上的农业提供灌溉水源续表湄公河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美国中部大平原——用机械种庄稼生产特色精耕细作的水稻种植业大规模机械化商品性旱作农业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大豆、小麦为主(旱地作物)①规模大: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家庭农场的规模普遍很大②机械化:家庭农场都配有许多大型农用机械和自动化装置,劳动力少,效率高③商品化:商品化程度高(商品性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地广人稀,机械化生产,效率高,产量大,产品储存条件好,交通四通八达,为商品性农业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作物水稻(这里是世界稻米的主产区)生产方式人们从事精耕细作的水稻种植业,主要依靠人工完成,生产水平普遍比较低,劳动力丰富稻作农业与人口的关系人口稠密与稻作农业对人力的巨大需求有一定关系,同时高产的水稻也能够满足众多人口的生活需要生活特色传统民居①民居:高脚屋,以木、竹为主要建材,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上层住人,底层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②景观:纵横的渠道和众多的河流构成的水网,环绕着大片稻田和村庄,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景观人们享受着现代化的生活:农业是美国人民的衣食之源,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科技在改造美国农业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美国农村的面貌。公路、铁路、电缆和光缆铺设到田野,咖啡馆、快餐店开设在乡村美国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自然因素:平原地形,地势低平;土地辽阔;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不多,以旱地为主等美国中部大平原与湄公河平原在自然条件上有何异同:异:美国中部大平原位于中纬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热量和降水都不如湄公河平原(热带季风气候)同:都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都有河网分布,有利于灌溉饮食生活①饮食:饮食以大米为主。在越南,除了米饭外,还有各种米制食品,如米粥、米酒、米粉和粽子等②米市:街边有很多卖稻米的店铺或市场,出售各种稻米精神生活①人们崇尚“谷神”“稻神”。很多文化活动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如柬埔寨的“御耕节”、越南的水上木偶戏②人们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等农活都需要村民协作完成美国商品农业发达的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土地辽阔、平原地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适宜;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贯穿平原,灌溉便利。(2)人文条件:经济发达,农业科技水平高,农场规模大,地广人稀,机械化生产,效率高、产量大,产品储存条件好,交通四通八达,等等。(二)与山为邻山区地表崎岖不平,土壤不够肥沃,交通相对困难,人们生存的自然条件较为艰苦。但是,山区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利用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图景。地 区秘鲁安第斯山区:垂直的生计瑞士:山地之国自然环境①位置:秘鲁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纵贯南美洲大陆),中部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②气候和植被:这里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随之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自然景观垂直差异明显)③地形:安第斯山区地势起伏很大,海拔越高,气候越寒冷,空气越稀薄,对人类活动造成许多限制①位置: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瑞士坐落在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②地形:是典型的山地之国,以山地为主,多山的地形。河谷平原面积小,地势起伏大③气候:高原山地气候④资源:多样的地形、奇特的景观、古老的城镇、纯朴的乡村生活,成就了瑞士丰厚的旅游资源生产特色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下山上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旅游业发达:旅游业是瑞士的支柱产业有利条件:①夏季众多的山峰吸引着大批登山爱好者。冬季是瑞士山区最重要的旅游季节,滑雪场景十分特别。有些地方也是知名的温泉疗养地。②瑞士拥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最著名的“冰川快车”连接阿尔卑斯山区两大著名的旅游胜地。③旅游内容丰富多彩,设施先进完备,服务细致入微,一年四季皆为旅游者的天堂低海拔的山谷山坡处种植业: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高海拔的山区畜牧业:气候极为寒冷,经常遭受霜冻,形成了广阔的干寒草原地带,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生活特色衣 食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影响:①旅游业为瑞士创造了财富,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人们对生态环境自然厚爱有加。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瑞士人很早就意识到国土面积的狭小、资源短缺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严格立法保护环境。瑞士修建了阿尔卑斯山区自然保护区,禁止打猎、伐木、放牧和采花,为许多濒危动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地。交 通骆马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多山的地形严重影响了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修筑铁路和公路困难重重) (三)傍水而居日本——耕海牧鱼威尼斯——水上都市自然环境(1)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北部临日本海,西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位于北太平洋渔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日本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2)领土特征:日本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的岛国。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1)位置: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一座富有魅力的水上古城。600多年前,地中海是连接亚、非、欧三洲贸易往来的主要通道。位于地中海北岸的威尼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2)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生产特色海洋渔业发达(1)成因:①自然因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日本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②人文因素:强大的工业对日本的渔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造船业领先全球,发达的纺织业织就了优质渔网。先进的电子工业,为远洋捕捞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和装备(2)发达的海洋渔业:随着造船业的发展和捕鱼装置与技术的进步,远洋捕捞发展迅速,但各种新问题也随之产生。现在许多渔民改变了过去只捕不养的习惯,转而大力发展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1)因水而生:这里曾是一片荒无人烟的岛屿群,经改造而成为水上城市(2)因水而兴:位于意大利北岸的威尼斯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成为东西方商品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后来威尼斯成为地中海沿岸著名的商业港口(3)因水而美:①现在威尼斯以独特的水城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浪漫风情,成为人们欣赏水城风貌的绝佳胜地(生产特色);②纵横交织的水道构成了大街小巷,船是这里主要的交通工具,既有大型的“公共汽车”——交通船,也有各家的“小汽车”——汽艇,还有专载游客的单桨平底木船——贡多拉(生活特色)(4)因水而忧:海水倒灌与水位上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特色独特的“鱼文化”。日本有着悠久的捕鱼历史,在长期与大海共存、与渔业共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人们的生活处处散发着浓烈的海洋气息日本渔港的分布 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位置(四)草原人家马赛人——“逐水草而居”澳大利亚——现代化的牧场自然环境(1)位置:马赛人生活的热带草原在非洲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非洲的热带草原,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区(2)气候与植被:在热带草原上,一年之内有明显的湿季和干季。每到湿季,降水丰沛,植被繁盛,郁郁葱葱;干季来临后,则降水很少,草木稀疏,草原上一片枯黄。湿季和干季时空的年际变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会造成很大影响(1)位置: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2)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澳大利亚幅员辽阔,天然草场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左右。这里气候比较干热,近2/3的土地属于干旱地。草原平坦辽阔,适宜大面积发展畜牧业生产特色马赛人以放牧为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马赛人根据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和旱季时空的年际变化,每年大多循着一定路线,举家迁移,寻找水草丰美的地方放牧牛、羊或骆驼等牲畜现代化的牧场,畜牧业发达(1)分布:澳大利亚的牧业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部的草原上(2)特点:①畜牧业发展迅速,牧场规模大;②机械化程度非常高(牧民在放牧、打草、投料、剪毛、挤奶、屠宰等环节上都使用了现代化的机械);③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比人多”(美利奴羊)是其真实写照;④他们采取定居的生活方式,重视对草地的利用和保护生活特色马赛人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牛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茅草房是他们的家居住所。在马赛人的社会里,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越富有,社会声望也越高。因此,养育牛群的草原成为马赛人心目中的神灵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①自然条件:澳大利亚幅员辽阔,天然草场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左右。这里气候比较干热,近2/3的土地属于干旱地。草原平坦辽阔,适宜大面积发展畜牧业②人文条件: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的研究与技术的应用,拥有先进的科技与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五)干旱的宝地波斯湾地区——石油宝库以色列——沙漠绿洲自然环境(1)位置:亚洲西部的波斯湾地区,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连接地带,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2)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3)资源:石油储量居世界前列;水资源缺乏,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1)位置:以色列地处亚洲西部、地中海的东南角(2)气候: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南部为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3)资源:这里可耕地面积少,水资源非常缺乏。降水分布不均,北多南少续表波斯湾地区——石油宝库以色列——沙漠绿洲生产特色①石油工业发达:该地区是世界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被誉为“世界石油的宝库”。丰富的石油储量,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波斯湾地区的国家大量出口石油,成为富裕的国家。石油输出的四条主要线路:线路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北美、西欧线路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北美、西欧线路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东亚(日本、中国)线路D: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太平洋→澳大利亚②但石油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些产油国在稳定石油生产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一些国家利用石油财富在沙漠中修建了许多摩天大楼,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商业①发展节水农业、绿洲农业做法: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开发节水作物。实施各种“开源”与“节流”措施,具体措施如下:措施具体做法开源a.把生产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还将海水淡化后作为生活用水b.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实施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将北部的水输送到南部节流a.使用了喷灌和滴灌技术b.国家实行用水许可证和计划用水分配制度,根据用水量和水质来确定供水量和水价,以此来鼓励节约用水成效:以色列人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在沙漠中建起了片片绿洲,使该国跻身于农业发达国家的行列。②开发节水作物和种植附加值高的作物生活变化石油的生产和销售,改变了世代居住在这里的阿拉伯人的生活。他们用石油换来的财富建设学校,完善医疗设施和住宅,发展现代化的工农业,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色列人努力开发节水作物(枣椰树),种植附加值高的作物,并进行反季节生产。因其蔬菜和花卉大量出口到欧洲,以色列被称为欧洲人的“大菜篮”“大花园”,跻身农业发达国家的行列。马赛人的活动范围 波斯湾地区石油输出路线考点拓展1.世界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不同,出现了不同的人文环境特点。这说明了什么?有何启示?说明了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启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要积极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采取适应当地条件的发展策略和方式,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以色列在发展绿洲农业方面可供其他干旱地区借鉴的举措有哪些?(1)利用科技“开源”“节流”,采用滴灌、喷灌等技术,科技兴农。加强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2)完善并落实水资源使用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3)立足自身的自然特点和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选择种植合适的农作物等。(六)不同类型的城市1.自然环境:莫斯科地处东欧平原中部,地势略有起伏。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河流莫斯科河蜿蜒流过全城。2.城市特色: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是其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一座著名的国际大都市。3.红场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是俄罗斯国家首脑的办公场所。1.自然环境:巴黎位于欧洲大陆西部、法国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全年降水均匀。塞纳河缓缓地流过巴黎,蜿蜒曲折,向西北注入英吉利海峡。河中心有两个小岛,其中的西岱岛就是巴黎的发祥地。2.城市特色:文化艺术之都。建筑之美①卢浮宫博物馆:古典艺术的宝库,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著称于世②奥赛博物馆:近代艺术的殿堂,收藏了大量印象派绘画大师的作品③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现代艺术的象征,收藏了20世纪以来西方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④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最“离经叛道”的典型建筑之一,法国的标志)、卢浮宫外的玻璃金字塔(古典与现代、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等人文之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将对文化与艺术的热爱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如:旧书摊、“街头艺术”、露天画廊和左岸古旧的咖啡馆。巴黎人民对文化的敬重、对艺术的追求,造就了这座世界文化艺术之都1.自然环境: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南部,地处德干高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高原,年均温20℃左右,四季如春,气候温和宜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2.城市特色:被誉为“亚洲的硅谷”,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中心。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优越的自然环境,适宜人居,适合发展信息产业;政府的大力扶持;班加罗尔高校云集,培养出众多高素质的IT人才;印度人编写程序的能力,得益于古代印度文明在数字和逻辑方面的深厚积淀;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印度人无论是编写软件还是与客户沟通,都没有语言障碍;软件园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影响促进班加罗尔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在网上处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既方便又快捷;班加罗尔的软件从业人员以其优质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为印度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1.自然环境:蔚山位于韩国东南部,隔日本海与日本相望。属于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太和江横穿蔚山市区。2.城市特色:世界著名的汽车城。发展汽车工业的优势沿海港口,交通条件优越,便于生产原料运进和产品输出;太和江横穿蔚山市区,工业用水便利;政策扶持,1962年,蔚山被指定为第一个特定工业区;钢铁、造船、石化等行业领先发展,汽车零配件业发达,方便汽车产业原材料的采购;生产、科研、教学协调发展,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保证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汽车工业在韩国的地位①韩国的汽车制造中心:世界最大规模的单一汽车工厂②韩国的汽车交易中心:韩国最大的汽车生产集散地③韩国的汽车研发中心:首个燃料电池汽车和电动汽车研究基地,正大力研发环保汽车1.自然环境:巴西利亚位于南美洲的巴西中部,里约热内卢的西北方向。地处巴西高原,地势平坦。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帕拉诺阿湖环绕,水源充足。2.城市特色:城市规划的典范。宏观布局具有高度的完整性,像一架巨大的喷气式飞机,大多数建筑物都集中在机头、机翼、机身和机尾上,机头是三权广场所在地成功经验重视绿化,保护植被;建筑多样,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有效管理;道路系统完善,交通便捷地 位目前世界上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城市附录 复习提纲与配套练习专题一 地理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一)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比例尺含 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又叫“缩尺”(注:通过比例尺可以算出图上两点间的实地距离)公 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比例尺的两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比例尺1∶10000000或1/10000000线段式比例尺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越小,比值越大,即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大,比值越小,即比例尺越小关 系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方 向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指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常用图例见课本P4图16和P105)(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1.等高线及其相关部位的含义、特点基本概念地形部位①等高线:如果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这条线就称为等高线②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作海拔③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作相对高度④等高距:在地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之差,叫作等高距山顶(山峰):通常用“▲”表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河流出现在山谷)鞍部:两座山峰之间下凹的部分,为山地的鞍部陡崖:等高线重叠成锯齿状特点: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的区域,坡度越平缓;等高线越密集的区域,坡度越陡峭。爬山时选择缓坡相对容易、省力(但走的路程会更远)2.地图选择地图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获取区域信息的工具。应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主题、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按表现的主题分:地图可分为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历史地图等。3.从地球仪上看世界(1)经线和纬线经 线纬 线定 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长 度每一条经线长度都相等就半球而言,每一条纬线长度都不相等,赤道最长,到两极逐渐缩短成点;就全球而言,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圆弧状况每条经线呈半圆状,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且每一个经线圈均可以平分地球每条纬线自成纬线圈(两极为一点),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关 系所有经线都能相交于南、北两极除两极外,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纬线与经线垂直方 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区 分正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除两极外,一条纬线单独构成纬线圈经纬网作用帮助我们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地理位置帮助我们确定事物的方向和位置可以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2)经度和纬度比较点经 度纬 度定 义两面角,即某点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间的夹角线面角,即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起点线0°经线(本初子午线)0°纬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划分方法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划分180°以0°纬线为界,向南、向北各划分90°①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面向地图,从左向右看,数字越来越大的是东经)0°纬线以北为北纬度,0°纬线以南为南纬度②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面向地图,从左向右看,数字越来越小的是西经)表示方法东经(E)、西经(W)南纬(S)、北纬(N)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度的度数越向西越大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度数越来越大,北纬度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度的度数越向南越大半球划分以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以赤道为界划分南、北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3)低中高纬度和五带的划分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五带的划分北极圈(66.5°N)以北地区北寒带66.5°N~90°N北极圈和北回归线(23.5°N)之间北温带23.5°N~66.5°N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23.5°N~23.5°S南回归线(23.5°S)和南极圈之间南温带23.5°S~66.5°S南极圈(66.5°S)以南地区南寒带66.5°S~90°S注:中国的地理位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纬度带五 带时差(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中国东西大约跨越62°,大约相差4小时二、描述区域的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一)描述区域的位置 描述位置的方法:一个地方的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来描述。(1)经纬度位置:可以通过地图上的经纬网来确定。(2)相对位置:可以通过周边其他区域或事物来确定。例如,相对于某个大洲或大洋、某个山脉或某条河流的位置。(二)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的特点 区域的自然环境: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1)地形:一般可以从海拔、地表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三个方面来描述。(2)气候:一般从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等方面来描述,有时还需要描述月份的降水量和气温。(3)河流:一般可以从河流名称、流向、径流量大小、落差大小、河流季节变化大小来描述,河流众多可以描述为河网密布。(4)自然资源:××资源丰富或短缺。例1:观察右图,说一说南非地形的特征。(1)地表起伏:南非地形主要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较小,地势东高西低。(2)地形种类:有高原、盆地、平原。(3)平原和高原的主要分布地区:平原主要分布于南非的沿海地区,高原主要分布于南非的中部和东北部。南非的地形例2:结合右图,描述南非的气候特征。(1)最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之中分干、湿两季。(2)西南沿海地带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低温少雨。(3)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三)描述区域的人文环境特点南非的气候类型 区域的人文环境:包括区域的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等方面。常用的表述词语有:××业(如种植业、林业、畜牧业、航运业、旅游业等)发达;经济发达,资金雄厚;交通便利;城市众多,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人才众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完善;港口众多,便于发展航运业。(四)区域的发展1.一个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通过该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等几个方面来认识。2.列举:南非依靠自然条件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1)南非充分利用其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采矿业和制造业。(2)南非利用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发展旅游业;等等。专题二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一)大洲1.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其中亚洲最大,大洋洲最小):分界线运河、海峡、山脉沟通的海洋亚洲—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巴伦支海、黑海与地中海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红海欧洲—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地中海、红海和大西洋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北冰洋和太平洋南美洲—北美洲巴拿马运河太平洋和大西洋南美洲—南极洲德雷克海峡太平洋和大西洋 2.大洲内部的划分(或分区):例如,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和欧洲划分如下。(见课本P25图27)(1)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六个地理区域(中国位于东亚)。(2)欧洲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理区域。3.各大洲的位置特点位置特点大 洲位置特点大 洲处于东半球亚洲、非洲、大洋洲、欧洲和南极洲的一部分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处于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的一部分北回归线穿过亚洲、非洲、北美洲处于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的一部分北极圈穿过欧洲、亚洲、北美洲处于北半球北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南极圈穿过南极洲(南极洲也是跨经度最广的洲)赤道穿过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经纬度位置纬度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有关包围南极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包围。北美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包围(二)大洋1.四大洋的位置、特点四大洋位置特点太平洋①被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包围,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体最深大西洋②被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包围,跨纬度最广,呈S形印度洋③被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包围,全在东半球北冰洋④被欧洲、北美洲和亚洲包围,也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面积最小,纬度最高,全在北半球经纬度位置纬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2.著名海峡、运河类 型名 称地理位置沟通的海洋海 峡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见课本P27图212)太平洋—印度洋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非洲之间地中海—大西洋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太平洋—大西洋运 河苏伊士运河位于亚洲和非洲的分界处(见课本P27图212)地中海—红海巴拿马运河位于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处太平洋—大西洋3.海洋对人类的影响(1)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资源。(2)为人类提供渔盐之利、矿产资源、巨大能量。(3)为旅游业的开发提供了资源,为人类提供了空间资源。(一)自然环境1.人类生活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认识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的两个基本着眼点: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2.自然环境的三个基本要素:地形、气候、河湖。(二)地形多样五种基本形态: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1.地形描述:一般可以从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三个方面来描述。地形类型海 拔主要地形特征世界主要地形区中国主要地形区山地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山脉排列有序,脉络分明阿尔卑斯山脉(欧洲)、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南美洲)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亚洲)、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平原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亚洲)、东欧平原、美国中部大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南美洲)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5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但边缘处比较陡峭;也有的高原表面山峦起伏,凹凸不平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伊朗高原(亚洲)、巴西高原(世界最大,南美洲)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丘陵500米以下坡度和缓,连绵起伏——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盆地无标准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世界最大,非洲)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2.亚洲地形特点: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地形复杂多样(五种基本地形都有),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3.地形对人类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实例(1)地形影响人口的分布:平原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见课本P40-41)(2)地形影响村落的形态:平原上的村落一般呈团状分布;山谷中的村落一般呈带状分布。(见课本P7-8)(三)气象万千1.气候概念: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如四季如春、温和湿润、炎热干燥、干旱多风沙等。2.天气:指瞬时或短时间内风、云、降水、温度、气压等大气状况。天气具有短时、多变的特点,如雷电交加、电闪雷鸣。3.气候描述:可以通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各地不同的气候特点。如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炎热、温和”是反映气温这一特点的,“干燥、多雨”是反映降水这一特点的)。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示意图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终年高温,一年之中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终年高温,一年之中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终年高温,终年炎热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分布地区赤道附近地区,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亚洲的马来群岛等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南北两侧,大致在南北纬10°到回归线之间亚洲的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大致在南北纬10°到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如非洲北部、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中西部亚洲大陆东部,北回归线以北至北纬32°附近。如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和日本等类型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示意图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比较凉爽,冬季比较温暖(冬温夏凉),全年降水较多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月平均气温低于0℃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终年严寒,降水稀少,积雪不化续表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分布地区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广,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的气候)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最广,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亚洲东部的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内陆地区,如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极圈内的高纬度地区,南极大陆以及北冰洋的岛屿和沿岸地区类型高原山地气候(示意图见左)说明气候特点终年低温(寒冷),很多地方终年冰雪覆盖,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日温差较大,降水较少①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②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高大的高原山地地区,如亚洲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等5.气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1)气候影响地区旅游:如英国人在夏季选择去地中海沿岸旅游。欧洲地中海沿岸地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旺季为夏季),这里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而欧洲西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受到来自大西洋潮湿海风的影响,以多云或阴雨天气为主。因此,对于生活在欧洲西部和北部的人来说,晴朗的天空和灿烂的阳光,正是他们所渴望的。(2)气候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或气候与农业的关系):海南省是中国重要的热带作物基地。这里全年平均气温高,是热带季风气候。充足的热量资源对热带水果,如椰子、香蕉、荔枝、杧果和菠萝等的生长十分有利。以色列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主要种植节水、抗碱的枣椰树;湄公河流域是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种植水稻。(3)气候与建筑的关系: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内,冬季十分寒冷。人们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设计、建造房屋。墙很厚,窗户较小且是双层玻璃,屋内建有壁炉。降雪量大的地方,屋顶倾斜角度较大,以尖顶和坡顶为主,利于排雪。湄公河流域和中国云南傣族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建高脚屋,房屋斜顶。6.从动植物上看气候:叶小而厚,或只有尖刺,说明是热带沙漠气候或当地气候干燥少雨;植被茂盛、高大、郁郁葱葱,则说明当地可能高温多雨;长颈鹿、斑马则出现在热带草原气候地区。(四)众多的河湖1.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河流流向所在大洲尼罗河自南向北非洲(世界第一长河)多瑙河自西向东欧洲(流经的国家最多)刚果河自东北向西南非洲(水能资源最丰富)亚马孙河自西向东南美洲(流量最大,面积最广)黄河自西向东亚洲(世界上含沙量最大,形状呈“几”字形)长江自西向东亚洲(形状呈“之”字形)京杭大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湖泊世界之最湖泊世界之最里海面积最大的咸水湖,也是最大的湖泊纳木错湖海拔最高的湖泊苏必利尔湖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海拔最低的湖泊贝加尔湖最深的湖泊——世界主要的河流亚洲主要河流发源示意图2.河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亚洲河流与地形之间的关系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特点决定了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亚洲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2)河湖与气候①湿润地区河湖众多;干旱地区河湖稀少。②湿润地区的河流,大多一年四季水流不断;干旱地区的河流水源不足,沿途多沙漠、戈壁,河水蒸发和渗漏严重,很多河流为季节性河流。△河流流向表示方法:前后顺序不能换,如长江自西向东流,不能说成自东向西流(因为有上下游)。△山脉走向表示方法:前后顺序可以换,如小兴安岭西北—东南走向,也可说成东南—西北走向。3.河湖对人类的意义(1)供给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具有航运、发电、灌溉、养殖和旅游之利。(2)是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并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等功能。(五)风光迥异世界各地在地形、气候等方面的差异,共同构成了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气候→(生长)不同的植物→(养育)不同的动物→(构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北极冰原带:冰雪覆盖,北极熊。 南极地区:企鹅。 内蒙古高原:蓝天白云下面马儿跑。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蟒蛇。 非洲热带草原带:稀树高草,斑马、狮子、野象和长颈鹿。亚寒带针叶林带:松,云杉,狐。 热带沙漠气候区:单峰驼。造成陆地自然带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气候。 陆地自然带景观最明显的标志:植物。人文环境由地球上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和现象构成,如人口、人种、语言、宗教和生产活动等方面。它们的时空变化特点都有自然环境影响的痕迹。(一)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概况(1)人口总数:2018年年中,世界人口总数达76亿。(2)人口密度:人口分布的情况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用“人/千米2”表示。人口密度=地区的总人口数量(人)/地区的总面积(千米2)。(3)世界人口分布的总体特征:分布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疏。(4)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与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南部等地区。大多处于中、低纬度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所以人口密度大。(5)人口稀疏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非洲北部、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大洋洲的中西部地区。基本属于高海拔、极地、沙漠、热带雨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2.人种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1)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主要分布地区及分布特点人 种外貌特征主要分布地区分布特点白色人种肤色白,头发弯曲而金黄,鼻梁高,嘴唇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东部和南部,亚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北部世界人种在分布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如黑色人种主要集中在非洲,但由于历史不同,不少黑人也生活在其他洲)黄色人种黄色皮肤,乌黑通直的头发,脸庞扁平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黑色人种皮肤黝黑,头发乌黑卷曲,脸庞平,嘴唇厚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的西北部(2)形成原因及分类依据形成原因:由于生存环境差异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人种。分类依据:主要依据人们在皮肤颜色、头发的颜色和形状、面部特征等体质方面的特征。(3)正确的人种观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都是世界大家庭的成员。他们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创造了独特的文化。这些富有浓郁特色的文化,使得世界文化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姿。(二)语言与宗教1.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这六种语言被确定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语 言主要分布地区备 注汉 语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使用人数最多英 语欧洲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南部、非洲南部等地使用范围最广俄 语俄罗斯、东欧等地—法 语法国、非洲中部和西部地区—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国家—阿拉伯语西亚、北非地区的阿拉伯国家—2.宗教(1)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2)特色体现:每种宗教都有各自的特色,体现在宗教节日、宗教仪式和宗教建筑等方面。宗教建筑是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文化景观。如基督教的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佛教的寺庙和佛塔等。如今,很多宗教建筑已成为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3)宗教影响: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传播范围很广,对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三大宗教特 色主要分布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耶稣是传说中的创始人。节日:圣诞节,复活节。经常做教堂礼拜,教典是《圣经》。建筑:教堂(建筑成尖顶,哥特式建筑,用白色装饰,有十字架标志)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清真教或回教,不吃猪肉。创始人是穆罕默德。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伊斯兰教徒又称为穆斯林,教典是《古兰经》。建筑:清真寺(大圆顶,顶端有装饰物)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为主)佛 教始创于古印度。节日:佛诞节。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建筑:佛塔(圆形的塔,同时用金黄色来装饰)、寺庙亚洲的东部(东亚)和东南部(东南亚)(三)国家的差异1.面积差异(1)俄罗斯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2)陆地面积前六国家从大到小依次为: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2.人口差异(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密度比较高,但不是最高的)。(2)亚洲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最多。(3)世界人口超一亿的国家及所在大洲(见下表)。国 家所在大洲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亚洲美国、墨西哥北美洲巴西南美洲尼日利亚非洲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跨亚欧两大洲3.发展水平差异(1)分类: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通常被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类 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分布地区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日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举 例美国(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埃及、墨西哥、尼日利亚注:非洲和南美洲没有发达国家。(2)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教育、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等方面。(3)发展中国家的现状: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抓住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机遇,通过改进生产方式,开发新产品,加强合作与交流,在经济和科技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但从总体来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很大差距。4.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社会的成员,任何国家都应该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下,共同为维护世界大家庭的繁荣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一 地理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docx 专题三 生活在不同区域里.docx 专题二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