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因此本单元将学生关注的视角引向了社会,通过关注身边与社会有关的问题和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梳理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本单元主要选择了“我是尊老敬老好少年”“爱心捐物箱”关注“星星的孩子”这三个主题活动。现在孤寡老人和“星星的孩子”是值得关注的社会群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给这两类群体送去温暖,从而养成热爱生活、主动参与生活的积极态度,懂得去关爱他人,用爱心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懂得珍惜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爱心捐物箱”旨在引导五年级学生明白“人尽其善,物尽其用”的道理,捐一件物品,献一份爱心。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活动主题一:我是尊老敬老的好少年一、“我是尊老爱老好少年”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我国尊老敬老优良传统、当地敬老名人轶事和优良的民风民俗。(2)能力目标:积极主动与身边的老年人沟通和交流,了解老年人的实际生活困难和需求(3)情感目标:在敬老爱老过程中,初步树立尊老敬老、主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意识,提升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二、“我是尊老爱老好少年”活动内容(一)成立活动小组:本次活动成员主要来源于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各中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活动方案自由组合,并推选组长进行统筹安排。本次活动拟成立如下小组:(1)调查走访小组。主要通过调查走访,学习我国敬老优良传统、当地敬老名人轶事和优良的民风民俗。(2)宣传报道小组。主要负责宣传报道中队活动信息,营造良好氛围。如本班小记者向广播站投稿、在校园网上发通讯、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图片和文字及时进行动态报道等。(3)上门服务小组。了解身边老人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需求,为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锻炼自身的社会服务意识。 (二)制定活动计划:1、学生组内讨论:本组采用哪种方式方法进行活动,什么时间进行,如何分工。2、教师指导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找、搜集有关的资料和活动素材,图书馆查阅书籍,调查访问的方式展开研究。3、各小组交流小组的活动计划,教师审定计划。(三)活动过程:(1)、各中队召开尊老爱老的主题队课。了解学习我国敬老爱亲的优良传统、当地敬老名人轶事、班内尊老爱亲小标兵的典型事例。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榜样,从而激发他们尊老爱亲的情感。 (2)、通过上门服务小组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他们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清洗衣物、购买生活用品、梳头发剪指甲等。通过为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推动敬老爱老、老少共融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3)、组织学生进行文艺演出。让学生准备一些节目,如唱歌、跳舞、相声、器乐等,到孤寡老人家或敬老院进行节目表演,让老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也让孩子们心中生根开花。制作感恩卡或写一封感恩信。为父母做一件事。活动后要求同学们办一期手抄报或写一篇活动感悟。以此来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反思,从而培养个人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