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受到误解的时候(教案) 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当受到误解的时候(教案) 心理健康三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当受到误解的时候》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当受到误解的时候》一课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中其中的一课,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三年级的小学生认识能力不高,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心理上还正处于发展时期,对待是非的判断认识不好,心理上有待于辅导。
适用年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理解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是难以避免的,关键在于积极寻求消除误解的良方。
2.通过表演心理剧、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分析误解带来的不良后果,并逐步掌握一些处理误解的有效方法。
3.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活动,懂得要宽容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掌握处理误解的一般方法和策略。
教学难点:理解误会产生原因,正确积极面对误会的产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心理剧视频、一休哥音频
教学过程:
热身游戏:大西瓜小西瓜(时间2’)
二、观看心理剧 (时间3’)
师:刚才大家都很投入,那我们再来集中注意力,请看一个短片。 心理剧视频。
傍晚放学时,其他同学都按时回家了,可明天就要进行班级美化评比,班级里的黑板报还没出好,于是小敏主动留下来出黑板报,到天快暗下来时才回家。妈妈见张敏这么迟回家,开口就骂:“又到谁家去疯了!索性不用回来了!”
(设计目的: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创设情境,亲切自然,容易引发学生共鸣)
师:主人公小敏遇到了什么事情呢? 导入主题——《当受到误解的时候》
三、联系生活(时间10’)
生活中你有被人误解的时候吗?
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被误解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
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自信,人际关系差,晚上睡不好觉……
(设计目的:联系生活,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分享。
四、心灵广场——解释误会产生的原因(时间5’)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产生误解呢?误会是怎么产生的?
出示魔方和烂苹果。
同一个物品,当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时,看到的完全不同,同样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同一件事,我们不同的人站的不同的角度上,不同的立场去看时,第一眼看到的自然也会有差异,于是呢,就免不了会产生误解了。
(设计目的:用物品直观的呈现出不同角度看事物结果不同的道理,便于理解,加深印象,也调动学生积极性。)
五、心灵密码——寻找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时间8’)
如果误会没有化解,带着不良情绪有这么多危害,那么当你遇到误解的时候,该怎么做呢?小组讨论,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办法又多又好。 小组讨论,全班分享。
师:大家想到的办法都很好,聪明的一休哥哥也给了我们一些好的建议,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稳定情绪,切忌急躁。
错误在己,说明原因,
诚恳道歉,积极处理。
他人误解,宽容对待。
说明真相,寻求理解。
师:你们记住了吗,下面就让我们实际体验一下吧!
六、实践园地,熟悉处理误解的技巧——心理剧创编(时间12’)
如果你是张敏,受到了妈妈的误解,你会怎么化解呢?运用大家讨论的方法,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一个结尾。小组创编并表演。
小组表演展示,简单采访表演者。
师:老师非常开心看到你们用学习的知识很好的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和父母,误解还会发生在同学、老师之间,我们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积极面对,正确处理。老师希望你们能永远做快乐的小天使!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根据活动的内容、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有意识的采用形式多样、轻松活泼的活动形式,如观看视频、实物理解、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过程中来,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了解误解产生的原因及化解误解的好办法,并大胆地尝试用学到的心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只给适当的启发与引导,不作过多的讲述、讲解,即使是在教学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时,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想办法,我只在必要时给以提示和补充。本节课上,基本达成了课前预期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上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因为教学经验不足,我的课堂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教学语言方面,我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比如有些环节的过渡不够自然,还应该再斟酌;评价语有时跟不上,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另外,课上有些紧张和急躁,有的环节进行的比较快,我觉得分析的还不够透彻,环节踩得不实,这部分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进行交流和讨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