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天地长白,大美吉林——综合实践教学设计一、活动主题的确定中学生本身就对新奇、趣味的事物着迷,于是随着手机的普及,大量网络文化的冲击,他们接受了更多的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然而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包括社区、家乡不愿或缺乏了解,因而感情淡薄。因此,帮助学生树立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农村学生生活范围不广,眼界不开阔,社会面狭窄,对家乡的风土乡俗、人文地理了解甚少,为此我们开展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天地长白,大美吉林”综合实践活动,旨在指导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进一步了解家乡,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的情感。二、活动目标1、通过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特色产品和特色饮食、家乡名人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学会利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大胆地对事物作出判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小组成员间组织、策划的能力,培养沟通、合作的意识和拼搏的精神。3、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4、激发热情,体验成功,让学生在研究展示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表现自我的成功快感。三、活动重点通过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风景名胜、特色产品和产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和家乡交通工具的变化等,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四、活动难点让学生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表现自我的成功快感。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展示成果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环节,各小组以幻灯片、网页、研究报告、手抄报、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示汇报研究成果;第二大环节,教师总结,学生个人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最后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填写自我评价表;教师、家长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填写评价表;活动前教师选出五名平时处事比较客观公正的学生填写观察员评价表;学生最后撰写活动心得及反思;教师进行活动总结与反思。六、研究方法走访调查法、行为指导法。七、活动时间:其中一节展示汇报课。八、活动流程(一)、准备工作学生准备:1、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实地踏察家乡风光,采访家乡名人,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2、参加“天地长白,大美吉林”作文竞赛,写一篇赞美家乡的作文。教师准备: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吉林的风俗文化、景观名胜、家乡名人等资料,做成PPT课堂放给学生们看,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调动学生实践研究的兴趣。2、对于学生的作文进行评选,选出优秀习作,印刷成册,班内展示。(二)、激趣发动阶段进行一次“天地长白,大美吉林”作文竞赛活动,作为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热身活动。(附竞赛优秀作文)(三)、课题研究实施阶段基本步骤为:定课题→分小组→做研究→总结整理→展示汇报1、初步确立研究方向,成立六个研究小组根据研究主题及学生意愿,确立六个研究方向为:名胜景观、风俗文化、吉林特产、特色饮食、家乡名人、家乡大学。每名同学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选择研究小组,推选组长。2、各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组员任务,进一步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3、进行研究成果的整理与汇总,确立展示的内容与形式。4、制作幻灯片,准备展示研究成果。教师在个体研究的初步成果形成之后,上两节阶段性交流课,指导小组成员集体研讨,促进小组成员之间资源共享、交流与补充,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展示内容更详实。协助小组确定汇报内容,展示形式,人员详细分工等具体细节,并向老师提交展示的资料及制作的幻灯片,为成果展示课做好准备。(四)、成果展示阶段上一节“天地长白,大美吉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三位主持人进行本次活动的主持,六个活动小组分别结合幻灯片展示研究成果。分别为:走到哪里都会想起的家乡美景,一天不吃都想得慌的家乡美食,说一说家乡的风俗,谈一谈家乡的大学,看一看家乡的特产,夸一夸家乡的名人。(五)反思阶段:学生总结活动过程中的得失利弊写随感;教师总结活动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形成教学反思。总之,希望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提高学生查阅、探究、整理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促使学生在本课程的积极参与中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让学生在研究展示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表现自我的成功快感,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家乡的文化,领略家乡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附录材料:(见素材)1、激趣发动阶段:“天地长白,大美吉林”作文竞赛部分优秀作文2、阶段性交流材料:“天地长白,大美吉林”调查卡3、观察员评价表、教师评价表、家长评价表、学生自我评价表4、“天地长白,大美吉林”课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