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走进动画乐园:了解动画原理》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活动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实验、FLASH软件基本功能的使用,探究动画的原理和制作过程,感受动画故事的生动,体会人类的文明和科技的进步。能力目标:(1)提高运用观察、调查等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2)在小组活动中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围绕“走进动画乐园”这一主题的研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兴趣,培养创作意识;同时在研究实践中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坚韧的科学精神。2.能描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愿意与他人共同分享成果,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乐意与同伴合作。活动重难点: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多途径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活动能力。活动主体:四年级学生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访谈记录……活动过程:一、回顾导入(出示课件)动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我们喜爱。近期,以“走进动画乐园”为主题开展了研究(板书总课题:走进动画乐园)。当然,研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动画世界里人物和场景是怎么动起来的。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动画的原理。(板书:动画原理)二、探究原理1.体验“视觉暂留”原理。师:研究从一个游戏开始。想玩吗?(想)不急,老师有要求。实验要求:(1)拿出材料袋里的工具,观察两面的图案,跟组员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2)一名组员转用手柄,越转越快,其他组员观察圆盘上的图案,再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谁来把要求读一下。(点名读要求)须要我们做些什么?(先观察,再玩)明白要求了吗?(明白)开始吧!玩过吗?说说你的发现呢?(点名说,先引导说:原来一面是笼子,一面是小狗,后来小狗进笼子了。)谁再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说了这么多,你们有什么疑问吗?对啊?小动物怎么会关进笼子的呢?(课件出示)你觉得呢?(学生自由猜测)2.“视觉惰性”知识介绍。这和眼睛会偷懒有关。不相信?我们来听听小博士怎么说的。(语音与文字同步出现)眼睛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视觉惰性,即光象一旦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将会对这个光象的感觉维持一个有限的时间,对于中等亮度的光刺激,视觉暂留时间约为0.05至0.2s。3.介绍“视觉暂留”现象现在知道眼睛是怎么偷懒的吗?能结合这个小玩具说一说吗?总结:视线停留在这个画面,当笼子快速转来时,就与小动物重叠了。这就是视觉暂留现象。(板书:视觉暂留)生活还有很多视觉暂留现象,回忆一下。在哪见到的?视觉是怎么暂留的。来看这外奇异图。看一个花环,动吗?(不动)从一个花环看到另一个花环,什么情况出现了?(感觉花环在转)怎么回事?(视觉暂留在前一张图上了)这是走马灯。因为……被称为走马灯,谁在追谁?怎么解释这种现象。生活中的视觉暂留现象还有很多,课后大家去慢慢探寻吧!3.动画里的视觉暂留原理这些现象背后的“视觉暂留”原理是怎么运用到动画中呢?(学生自由表达)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吗?(想)老师给你带来一样宝物,或许它能帮到你。拿出这样的工具,哎,是什么呀!(书)小组内研究一下,这书有什么特别之处。哪个组愿意来说一说。(有很多图,图差不多。)总结:一本由一幅一幅图组成的书。(板书:图片)它叫手翻书。咱们一起翻看一下吧!放桌上翻,小组同学一起看。再翻看一次,再翻看一次(一次比一次快)出现什么情况了?(生:球动起了,师:成了一个人在踢球的动画了。)师:就这么神奇的从一幅一幅图片,成了了一个动画。4.探索动画的图片要求现在知道动画里的人、物、景是怎么动起了吗?结合这几个小动画,和你的组员说一说。比如说这个动画,需要些什么呢?(场景图,维尼熊先这样,再这样……)总结:有多幅、有一定连续性的图是吗?(板书:多幅、连续)有符合要求的图片就够了吗?(还得要快速切换)(板书:快速)多快才可以呢?(学生自由表达)课件出示:每秒24张。一部动画电影大约2小时,需要多少画稿呢?我们来算一下。20*60*60*24=172800张,你有什么话要说。确实,所以动画是使用绘画的手法创造生命运动的艺术,四、设计简单动画1.激发设计欲望。师:如果让你用空白手翻书设计一小段动画来,你觉得怎么样?(不行,不会画画,即使会画也来不及,一会要下课了。)有个帮手或许就能做到哦。FLASH是常用的二维动画设计软件。2.示范FLASH简单操作。(1)它有方法帮我们把同样的画复制很多份。(2)当我改变这张图里太阳的位置。它会帮我把这中间的画自动画好。(3)看。(点击“控制”菜单中“播放”,测试效果。)(4)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自学好吗?!五、方法总结,积累活动经验1.课已经接近尾,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 2.帮大家放松一下,欣赏一段动画好吗?搞笑吗?哪里搞笑?(说的话是吗?)看样子,动画里的奥秘不紧在画面里,语言、配音等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究的是吗?3.希望大家能将对动画的研究延续下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