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交通安全伴我行》苏少版综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大家都知道,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就是“核心素养”,它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传统课程的将学生作为“等待填满的容器”的做法,而是将学生作为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能体现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课程。当前交通安全问题是社会、学校和家庭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美满,更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和发展。本节课,主要围绕培养学生“学会健康生活”这一核心素养,以“交通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成果交流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信息技术运用的水平,勇于探究和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学会责任担当,形成交通安全的规则意识,保障自己健康快乐的生活。【学情分析】经过前一阶段的研究,学生们已经通过采访、调查、体验、收集和整理资料等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这一节课主要是对前一阶段的活动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和反思总结。五年级的学生对一些常见展示、交流方法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但是学生之间仍然存在能力差异,需要教师课前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及时做好指导,保证课上展示的效果;课上,引导学生对开展的研究活动和展示的形式进行总结和反思,促进学生整体研究能力的提升。【活动目标】 根据活动内容的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认知目标:了解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认识各种交通标识及其含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调查﹑采访﹑上网等获取信息和整理资料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科学的探究精神;3.情感目标: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兴趣,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培养其良好的交通习惯,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公民。【重点难点 】1.通过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并积累经验,丰富情感,真正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养。2.在学生分组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如何进行适时的引导,激发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通习惯。【教 法】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活动目标,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分组汇报等方法进行教学。 【学 法】根据新课程要求,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善于交流及合作的能力,着重让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通过丰富的汇报形式,主动地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并通过生生互动,及时反思、总结、提升。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资料、图片、课件、视频等,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准备:搜集整理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资料、图片、三句半,小组汇报的PPT等。 【教学过程】 一、明确主题,启发思考 前段时间的学习中,孩子们已经自主分成了四个研究小组,开展了丰富的研究活动,本节课是主要是对各组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课的开始,通过老师配乐旁白、课件展示回忆前期的研究过程,让学生对活动进行回眸,这时,师生自然的进入到下一环节汇报的的学习中去。 (设计意图:活动前期,我们就引导学生收集交通安全的相关素材,整理材料,如设计分发调查问卷,学习使用相机拍摄违反交通规则的图片;采访身边的交警叔叔;用电脑上网收集交通安全的文字等。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是为本次成果汇报的开展作了铺垫,也相应地锻炼了学生独立探究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无形中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然后,开篇点题,借助视频和教师的旁白,让学生简单回顾已经开展的活动过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合作交流,小组汇报 1.“违反交通规则”调查组。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分发调查问卷,统计图,图片讲解等方法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违反交通事故的现象。(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探究和归纳完善,使其逐步体会到合作的乐趣,进而不断提升与人合作的能力。) 2.“交通标识”学习组。 在这个环节,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组长先卖个关子,考一考大家。然后让学生对一些常用的交通标志进行重点强调,使学生在对比、观察、思考中逐渐加深记忆。这样,既增强了课堂针对性,也为后面的巩固环节打下了良好基础。 3.“小交警”体验组。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向电脑学习和向交警学习相结合的办法,让孩子体验了当小交警的感受。还现场演一演,学一学,做一做,说一说,让孩子学会交警的一些指挥手势,体会到交警叔叔的不容易,进而决定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公民。4.“交通安全意识宣传”组。这一组展示了几张交通事故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感受交通事故的可怕,小组组员采用倡议书,三句半,手抄报,宣传语等方式对交通安全知识进行了宣传,这种活泼的形式孩子们乐于接受,同时号召全班同学签订交通安全意识倡议书,激发了全班同学的交通安全意识。(设计理念:学生收集的材料具有广而杂的特点,他们筛选材料的能力有限。所以,在体现知识丰富的情况下,我们力求直观性、科学性、准确性,并注意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多整合一些图文并茂的信息。为凸显综合实践的开放性的特点,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各小组的所有组员全员参与,在组长的组织下,通过丰富的成果汇报形式,对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展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信息技术运用的水平,勇于探究和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学会责任担当,形成交通安全的规则意识,保障自己健康快乐的生活。)三、交流反思,总结升华 在这一环节中,鼓励学生积极说想法、谈收获,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他们逐渐认识到不仅要自己遵守交通规则,同时也要号召身边的人行动起来,做有道德的好公民。最后,老师再根据安全教育的主题进行全课小结。 (设计理念:通过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在说想法、谈收获的环节中,畅所欲言,加强反思和总结,形成了理性思考、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和勤于反思、总结提升的学习能力,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多方面核心素养的提升。)四、作业布置,课外拓展。 课程最后,我布置学生对其他安全领域进行探究,同时将四个小组的活动成果贴在了一块展板上, 并让他们将展板抬到学校门口,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交通安全知识。 (设计理念:其实,除了交通安全,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安全问题,如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等。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增强学生自觉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独立探究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其刻苦学习的良好个性品质,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实质和最终目的。学完本节课后,孩子们完全可以用这节课学会的研究方法在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进而让他们学会学习,自主发展。课后,我让孩子们将展板抬到学校门口,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交通安全知识,目的是让孩子真研究、真宣传,真正把自己的研究落实到实践中去,发挥研究的实际效应。这一环节的安排,能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展示现场来看,吸引了不少孩子家长的驻足观看,还有的家长带着孩子边看边讲解,达到了更好的宣传效果,也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五、 板书设计 。交通安全伴我行 遵守规则 珍爱生命 (设计理念:我这节课的主题选择是,属于核心素养中的健康生活方面珍爱生命的内容,而板书设计“遵守规则 珍爱生命”这简单的八个字,重点就突出了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懂得只有遵守规则,珍爱生命,才能健康成长。) 反思不足: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把孩子们带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视野得到拓展,道德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展示,潜能得到发挥,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亲历体验中自主与人交流,自强自立,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的开放性、活动性、自主性等特点。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既看到了学生的巨大变化(如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整理资料、勤于反思的能力),同时也看到了学生对活动课的求知渴望。使学生在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核心素养方面也得到了提升。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同时也存在不足:1.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度不够。课前对于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指导还不够到位,导致汇报时表现力、感染力仍然不尽如人意。比如第四小组有个叫王铮荣的孩子,他在汇报制作的手抄报时,声音较小,说得不够清楚。2.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积极参与其中,但在成果汇报的时候,却没有很好的体现这一点。3.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对活动的反思不够深入。比如在总结反思的环节,学生说得不够深入,作为老师,也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以上就是这次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批评指正,预祝各位晚餐愉快,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