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1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班级 姓名 ________【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及其重要性。【重点难点】重点:国家利益的作用难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导学流程】自主学习内容提前预习P86-90内容,大致了解所学内容二、基础知识感知结合课本86-90页,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内容(一)认识国家利益1.祖国是我们成长的__________,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__________,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__________、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__________。2.__________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它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3.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宪法确立的国家__________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__________展的基本保障。(二) 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1.每个人都渴望__________、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__________。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__________。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__________,是人民利益的__________。__________至上,__________高于一一切,二者相辅相成。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__________,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国家__________、繁荣富强,国际地位__________,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__________,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__________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__________。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__________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__________,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__________,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__________在一起。三、探究与思考1.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六千余人举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清华大学救国会在《告全国民众书》中悲愤地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你如何理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这句话 2.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结合篆书“国”字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3.除夕之夜,中学生小京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小京:我希望学习取得更大进步。爸爸:我希望咱们国家越来越强大。奶奶:我希望小区环境更优美。在新的一年你的愿望是什么 阅读感悟1.邓小平16岁远渡重洋勤工俭学,并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70多年。从百色起义到太行浴血,从挺进中原到决战淮海,从横渡长江到挥师西南,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战,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不朽功勋。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以他的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和高超领导艺术,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邓小平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他曾经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2.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八国组成联军,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古老的北京城遭到了空前的摧残和蹂躏。德军借口有人向驻地抛掷砖瓦,纵火焚烧附近的义学,并焚毁周边百姓的房屋一百多间。一群因为自家的房屋被联军纵火而逃出来的平民百姓,被法军逼进一条死胡同。凶残的法军在胡同口架设机关枪,向胡同内的人群疲狂扫射。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强盗竟然以多杀人为乐事。不少家庭为了免遭侵略军的屠杀和侮辱,举家自焚或服毒自杀。一时之间,北京城尸积如山,哀鸿遍野.....一起来思考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没有国土、人口和主权,国家就不能生存。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有同学说,维护国家利益就不能维护个人利益。请对这位同学的说法进行辨析。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国的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维护国家利益最终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知识点补充区:课堂随手练1、2017年以来,中国海监船实现在钓鱼岛海域内巡航常态化,中国南海填海造岛已然成形,国产航母、C919大飞机横空出世。这表明( C )①我国坚定不移维护国家领土、领海等主权 ②这些举措有利于维护海上霸权 ③这些成果有利于我们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④这些成果和举措关系民族生存和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宋代诗人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D )①生命是不可逆的,短暂的 ②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养育了我们 ③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每个人对伟大祖国都怀有很深厚的感情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②④3、下列反映对祖国有深厚感情的诗句有(B )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②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⑤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4、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巴金说,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这表明(C )①个人是国家的脊梁 ②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③国家离不开个人 ④每个人对国家都应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A.②③ B.①③C.②④ D.③④5、祖国,“祖先的国度”;祖国,“亲爱的妈妈”;祖国,“亲爱的家园”。人们用这些美好的词汇赞美祖国(A )A.寄托了人们对祖国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B.说明伟人才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C.说明爱国情感是诗人才有的情感D.对祖国的赞美是爱国情感的唯一表现第 7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