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大的梦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拥有梦想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体验拥有梦想的快乐,并体会梦想成真的那种快乐的感觉,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努力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技能目标:在活动中初步确定自己的梦想,并知道为自己实现梦想做好准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拥有梦想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拥有梦想的快乐,并知道为自己实现梦想做好准备。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视频。2、了解学生有哪些梦想。教学过程:一、观察岛(热身暖心)1、唱歌导入,引入话题。多媒体播放《梦想KTV》视频歌曲,请学生们跟着一起唱,以快乐的梦想音乐引出本课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2、带着对梦想的憧憬,齐声朗读诗歌。 点名学生朗读诗歌。3、走进学生们的生活,引导学生寻找到自己长大的梦想。学生说说自己长大的梦想。二、活动营(体验分享)通过“画”、“写”、“说”、“议”一系列的活动,层层深入带学生进入到自我体验、互动交流、反思的学习中,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梦想成真的快乐。 活动一:和梦想握手1、播放轻音乐,让学生想象哆啦A梦带领大家穿越时空,来到梦想成真的世界。2、学生说一说自己刚刚脑海中浮现的梦想成真的场景。3、小结:梦想就像翅膀,可以助人飞翔,拥有梦想的生活是最甜美的,拥有梦想的人是最幸福的。心理学引导: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运用简单的“催眠”技术把梦想深深植入学生的心中。活动二:画一画·写一写1、教师引导:诗中有梦,画中的梦将会更真实。接下来请同学们想象二十年后的自己,终于美梦成真,请将这幅美梦画在画纸上,并且写出画中未来的自己要对现在的你说的话。2、学生独立完成梦想之画。3、小组活动展示,说说自己画中的梦想与写的话。4、小组推荐,全班展示。5、老师小结:通过绘画与书写,我们的梦想更加形象化了,以前很模糊的、一闪而过的梦想,原来需要这么多的点缀与付出!希望同学们将这幅梦想之画保存好,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吧!心理学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以切身感受体会梦想成真的快乐。同时利用“回望”的方式,将时空重叠,运用书写的方式给予当下的自己以力量和鼓励。三、分享屋(总结提升)播放实现梦想励志视频以及学生自编自导的梦想小品,让学生们在感官中与场景中体会梦想成真需要努力与坚持,将自己的梦想再一次“升华”。1、谈话深入,梦想升华。梦想是非常美好的,实现梦想更需要我们的付出,否则仅仅只是空想。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呢?学生们想象哆啦A梦的时间机的返航时间到了,重回到现实世界。2、播放实现梦想励志视频。 3、指名分享:说说自己看完视频后的体会。4、课堂小品展示。5、请同学们读一读“实现梦想小锦囊”。6、师小结:实现梦想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正是它的历经磨练,才让梦想更加美丽。当梦想的道路遇到困难时,我们需要自信,需要鼓励,需要榜样,更需要脚踏实地地坚持!心理引导:直观的视频短片,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借鉴他人的梦想成功过程,感同身受,由他人推及自己。四、拓展园(拓展延伸)通过一则故事,告诉孩子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要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要付出辛苦和努力。 1、出示故事《捡砖头的智慧》。2、读故事。 3、说说工匠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4、交流你从这个故事里明白了什么?5、喊出“梦想口号”。6、小结本课:梦想是美丽的,值得我们每个人拥有;实现梦想是激动的,让我们快乐无比。但在梦想和实现梦想之间,还有一条漫长的路,需要我们用捡砖头的智慧,积累每一分每一秒的收获,为自己梦想的小屋而努力。 心理学引导:通过故事“借鉴”别人成功或正确的做法,通过内化吸收,联系自己的实际,留下深深的思考。5、畅想未来(情感升华)1、许愿活动同学们将长大的梦想写在纸上,放进许愿瓶,埋在自己的秘密花园,等待着有一天开花结果。2、教师小结:同学们,梦想是美好的,拥有梦想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呀,让我们一起努力实现梦想吧!心理学引导:通过学生许愿活动,将自己的梦想放进许愿瓶,通过外化表达与寄托,留下无限的遐想与憧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