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交通安全伴我行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发现问题,围绕主题提出感兴趣、有效问题,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2.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思路,培养合作意识,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掌握分析、筛选问题的基本方法;3.增强组际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提升形成研究方案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能够与同伴合作,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形成研究课题,提升比较、分析、归纳、提炼问题的能力;2.增强组际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提升形成研究方案的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情境激趣法 谈话法 讨论法 小组合作学习PPT课件 视频教学过程:一、关注生活、产生问题生活中有这样一些镜头,我们一起来看一段画面。同学们,在这一随机镜头中,你看到了什么?生:闯红灯现象……这些,都是不文明的交通行为。2.同学们,在你们上学、放学的途中,还见过哪些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呢?(学生自由发言)从大家举手的状况,我们不难看出,不文明交通行为在我们生活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不文明镜头随处可见。据调查显示: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每年达5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占了五分之一。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全世界排第一位,平均每天死亡达300人。这真是一个残酷无情的数字!同学们,安全关乎每个生命,文明连接沟通你我,文明城市的创建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今天我们就以交通安全为话题,好不好?二、方法指引、提炼问题1.提出问题:师:对于“交通安全”这一涉及面很广的话题,你最关注的是哪些问题?把你最想研究的问题在小组里提出来。小组选择2到3个问题写在卡上,贴到黑板上来。2.梳理问题:各小组已经呈现出自己的研究问题,为你们的高效合作点赞。同学们在小组了的发言都非常积极,那么大家提出的问题,小组里是如何筛选的呢?我们也用这样的原则来看看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可以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筛选,同学们回想一下,符合哪些原则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呢?(切口小,可操作,有价值)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先把重复的问题筛选掉。问题一,学生判断是否有价值,说清理由问题二,三,一起关注单独请学生说理由后面的问题直接做手势,分出阵列,(有效与无效的问题两个方阵)如果有争议的就说一说根据三个原则来判断。出现以下问题,教师引导转化。A:范围太大:将研究的范围缩小。B:范围太小或问题简单:范围扩大。C:问题相近:归为一类。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这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什么发现吗?有相似问题,是的,相近的问题我们可以放在一起研究的,比如:行人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横穿马路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骑自行车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这几个问题都属于交通规则的调查与了解。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简洁的语言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为了方便归类,老师给这些问题标上序号。小组活动,研究讨论。等会请小组长汇报自己的小组主要研究类别,先汇报的小组有了自己研究选题,那么其他小组心中要有自己的第二甚至第三选择。小组汇报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并放置研究专题卡三、规范表述、形成课题1.确定子课题:有了研究方向,要想将我们的问题变成研究的课题,还要将表述方式变一变。(1)举例:课件出示:我校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怎么样? 问题我校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调查研究 课题问题和课题的表述有什么不同?引导发现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的方法:去问号;去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添加研究的方法。(2)常见的研究方法、课题表述的几种方式。(课件出示)( )的调查 ( )的研究 ( )的危害( )怎么办 ( )思考 ( )的现状分析(3)表述变一变:小组合作,将刚才确定的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2.展示课题,交流互评。四、明确分工、完善计划1.师:确定好我们研究的课题,下面就请各组组长带领组员制定自己的研究计划。请拿出提供给大家的研究方案表,小组讨论完成。2.小组展示,互评。五、总结激励、活动延伸师:同学们,活动计划制定好了,下一步我们就要根据每个步骤来开展活动,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可以进行一些调整。那么,我们在外出活动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呢?生:注意安全师:我们就是为了安全而研究交通安全,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切记:安全第一!希望交通安全伴随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师:最后,我祝愿大家、也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成功地完成我们的任务!有信心吗?教学设计说明:道路交通联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青少年的交通安全问题更是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乃至家庭幸福、社会安定。目前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造成中小学生意外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学生普遍缺乏交通安全防范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一个话题,却总是被平庸化乃至漠视呢?就我校学生目前的学生生活而言,学校、家庭、社会,都在为文明城市的创建而努力,学生能切生感受到文明城市的创建所带来的城市变化,被动的创建与积极主动的投身创建,这是截然不同的效果,从学生的健康出发,从改变社会现象的角度,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出发,从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出发,提出这一主题的活动!为了切实改观学生的交通意识,我从学生热爱的家乡入手,回顾淮安这一历史文化名城入手,激发起学生的自豪感,为学生积极投身文明城市的创建奠定情感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的驱动,有了主动的愿望,学生投入思考生活现象、讨论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在与同学的互动交流中提高自己观察、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关于“交通安全”的问题卡123456小组“交通安全伴我行”小组研究方案时间 指导老师小组 组 长成员主题具体内容 研究目的成员分工活动布骤(包括活动时间、内容、形式、方法等)预期成果 图片、音像( )文字报告 ( )其他形式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