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合作的魅力》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健康的人格、增进其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的专门教育活动。其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1世纪是个充分合作的世纪,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我们成为世界大家庭的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烈呼吁我们要“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合作是21世纪我国青少年教育的主题之一。目前,不少学生以自我中心的倾向比较明显,与人交往缺乏合作的意向,或者唯我独尊,总希望他人服从自己;另一方面,有部分同学有合作的意向,但不知道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方法与人合作。此节课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其中一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从游戏中感受合作、体验合作,并把合作的意识带到学习、生活中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使学生乐意与他人合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使学生乐意与他人合作。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意识。【教学准备】精心制作课件;准备长柄勺、气球、放气球的篮子、圣女果、呼啦圈;让孩子们用彩带编好长柄勺和呼啦圈;合作搬好所有的桌子凳子。【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新版《天堂与地狱》要求:1、3个人分别用长柄勺舀圣女果吃;每次只能舀一颗; 2、手只能握住长柄勺的最远端。分享感受:你是用什么方法吃到食物的?(目的:通过趣味性的故事,初步体会到人要合作才能喝到汤。)2、 感受合作:传气球游戏(一)讲清要求:1、每组组长做另一组的监督员,在起点帮指定的小组成员放上球夹住,并监督此小组的同学是否犯规;2、每组每次只能两个人,待前两人运球到终点放进盆并站到盆后等候后,另两人才能开始,依此类推;3、不能用手掌运球,不能掷球、踢球,不能挤烂球;4、若球中途掉了,不能再捡起,要回到起点,重新再开始;5、全组成员成功运送后举手示意为胜。(二)小组队内分享:2分钟1、你和你的队友有哪些方面做得好才成功,原因是什么?在哪些方面做得还需要提升?2、你这一小组在哪些方面做得好才成功,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三)组员派代表分享。(四)归纳概括:良好合作的基础——信任和沟通(目的:通过游戏,让同学们初步感受到合作的喜悦或不合作带来不愉快)3、 体验合作:游戏:传递呼啦圈之一(一)讲清要求:1、组长站在老师的同向,从组长开始顺时针传送,相邻两个人必须手拉着手;2、哪组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圈运回到组长手中并举起者胜。(二)小组内分享交流成功经验、失败教训游戏:传递呼啦圈之二(一)讲清要求:1、两个呼啦圈分别从组长的左右手分别传出,相邻两个人必须手拉着手;2、哪组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圈运回到组长手中并举起者胜。(二)组内交流分享(三)自愿交流分享。(目的:通过两轮游戏,不断增加难度让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沟通,以达到良好合作的目的)四、联系生活谈合作体验。请想想: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与家人、老师、同学的相处中,有哪些事不能只靠个人的力量完成,要通过大家合作完成的?(交流后分享)五、谈收获(目的:从游戏到现实,学习不能只是停留在游戏上,而要把游戏当做生活中的一部分,从游戏当中感受到的、学到的一定要还原生活,在生活中实践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