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作(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四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会合作(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四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学会合作》教学设计
一、理论辨析:
心理学认为,合作是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合作过程中也必定需要各成员团结、帮助、配合,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合作成功取决与很多因素,如要有共同目标,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合作过程中相互理解、包容,相互支持、帮助,成员之间要平等的沟通,真诚的对话,主动谦让等。
二、现实问题分析:
当今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合作意识相对淡漠,合作能力缺乏。二、三年级的孩子常常在出现问题后互相推委、互相指责,会偷懒逃避、个性自私保守、嫉妒性强、自我为中心,小团体利益竞争激烈。班级里最常见的是打扫卫生,孩子们不知道怎样分工合作,往往几个人干同样的一件事,一窝蜂的扫地,却无人倒垃圾,抢着去打水,却没有人擦黑板。
这个年龄段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主要有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旁观型:这类学生多数性格孤僻内向,少言寡语,交际能力弱。对需要集体合作完成的任务,从不主动去做。久而久之被集体冷落,感受不到在集体中与他人合作带来的成功与愉悦。
2. 表现型:这类学生往往成绩较好或能力较强,他们个性独立,好大喜功,喜欢独自完成任务而不愿与人合作,为的是表现自己。
3. 自我型:这类学生能积极参与集体劳动,也愿意合作完成任务,但他们眼中的“合作”仅仅是把一项任务平分成几块,每个人完成其中一项就行了。而不考虑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4. 协作型:这种学生集体荣誉感强,个性积极,在活动中,总有他们活跃忙碌的身影,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哪里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他们有很强的合作精神,做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合作过程中有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与整个合作目标相冲突时会主动谦让。通过分析学生的合作心理和类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
2.让学生体验合作过程,初步感悟合作的一般方法。
3.让学生享受合作成功带来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了解一些基本的合作方法。
五、教学准备: 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导入合作
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今天这节课希望同学们认真听、大胆说,大家可以做到吗?我们开始上课! 手指游戏《左右手》
指名读
师生一起进行手指游戏
小结:同学们知道我们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我们的这双手,有十根手指,它们相互合作,让我们完成吃饭穿衣写字等等非常多的事情。 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像双手一样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很多问题,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合作的话题。
(二)团体转换阶段
师:合作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合作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体验合作!
活动: 同心圆
1.游戏规则:请大家伸出右手,手掌朝上,握拳,伸出大拇指,右边的同学依次抓住左边的同学的大拇指,形成一个圆,完成后一起向老师展示同心圆,然后坐下。
2.游戏分享:
完成这个任务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三、团体工作阶段
师:刚才每组同学通过相互合作,完成了第一个任务,老师这里还有一项任务,大家愿意挑战吗?
活动:解手链
(1)规则:
A每个小组围成一个圈,站好,先手拉手围城一个圆圈。
B松开手,小组里每位同学左右手交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然后分别握住相邻同学的手,形成一条美丽的手链。
C我们的任务是在手不能松开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把手链解开(跨、钻、套、转等),小声交流,手链解开之后依然面对面围成一个圈。 小组合作
请大家有秩序地静悄悄地回到座位上
(2)全班反馈
完成这次的任务你的心情怎么样? 你们合作的秘诀是什么?
教师总结:正如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那样,在与他人合作的时候, 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 劲儿往一处使。
(板书:目标一致、合理分工、密切配合)
2. 联系实际,指导实践
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它由600名学生合作用杯子来伴奏完成。 播放视频
师:在刚才的视频中每个人都非常的认真,密切的配合,才创作了如此好听的音乐。其实,在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合作。 说一说你在学校、家庭中都遇到哪些合作完成的事情? 指名说
例如:跳大绳(哪个地方体现了合作?)摇绳、跳绳的同学要配合好。
四、活动结束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玩耍游戏,都是需要合作。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合作中充分运用这些秘诀,让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收获更多的成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