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历社九下5.4.2《动荡的中东》同步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历社九下5.4.2《动荡的中东》同步试卷

资源简介

历社九下5.4.2《动荡的中东》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婺城期中)中东战争是指(  )
A.以色列和美国之间的战争
B.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战争
C.阿拉伯国家与美国之间的战争
D.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战争
2.余杭区某中学九年级学生组成的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以“动荡的中东”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问下列哪一事件不属于这一主题(  )
A.朝鲜战争 B.巴以分治 C.以色列建国 D.中东战争
3.《和平之歌》是一首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传唱的以色列歌曲。拉宾遇刺时口袋罩面装着这首歌的歌涮。歌词充满了对 中失去生命的人们的眷恋与同情,洋溢着对和平的憧憬与向往。(  )
A.核战争威胁 B.巴以冲突 C.朝鲜战争 D.科索沃战争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巴以冲突可以通过谈判等和平手段来解决
B.大国插手有助于消除双方矛盾
C.宗教信仰不同是双方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D.巴勒斯坦问题源于联合国“分治”决议的不公平
5.中东地区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东战争及巴以冲突,不仅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而且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导致中东地区局势复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争夺
②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
③宗教矛盾
④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中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战争,下列表格反映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双方兵力对比情况。从该表中所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A.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以色列兵力占据优势
B.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初期以色列取得了胜利
C.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阿拉伯兵力占据优势
D.第一次中东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胜利结束
7.中东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之一。下图是漫画“中东乱局”图,导致这种乱局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贫困 ②宗教问题 ③大国介入 ④领土问题 ⑤民族问题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8.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哪两方之间的冲突(  )
A.美国与巴基斯坦 B.以色列与巴基斯坦
C.以色列和美国 D.以色列与巴勒斯坦
9.下列关于中东地区饱经战火,至今动荡不宁的原因,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各时代列强必争之地
B.宗教信仰的不同加深了彼此的裂痕
C.印巴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
D.对珍贵水资源的争夺加剧了冲突
10.二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冲突不断。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  )
A.民族矛盾 B.领土争端 C.教派冲突 D.大国干涉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东地图》
材料二:《中东的河流》
材料三:1947年,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2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这儿203平分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分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采管理。
(1)根据材料一,列举几个曾统治过中东的大帝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并说出一种蕴藏在这一地区的资源。该资源主要运往哪些国家或者地区?其中哪一条运河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泼运河的主权现在掌握在哪一国家的手中?
(3)结合材料三说说这个决议的内容有没有完全实现,并说明理由。为解决决议中的问题哪些人物做出了重要贡献?
(4)结合所知,指出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有哪些。
1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片内容为《巴勒斯坦难民营的生态》图片
材料二: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同学们开展了“核能发展”的主题讨论,请你参与。
(1)巴以冲突中,双方的极端势力用以牙还牙,以暴对暴的方法对抗,并向下一代灌输民族复仇主义思想。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
(2)面对是否继续发展核能产业,同学们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继续发展,另一种认为应停止发展。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以阿战争,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战争史称“中东战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东战争。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2.【答案】A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1948年,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国家。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其中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中东战争。朝鲜在亚洲东部,不属于中东。
A项朝鲜战争不属于“动荡的中东”这一主题,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属于“动荡的中东”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东的相关史实。知道中东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和平之歌》歌词充满了对巴以冲突中失去生命的人们的眷念与同情,洋溢着对和平的憧憬与向往。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巴以冲突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巴以冲突。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B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不符合巴以地区局势的”,结合所学知识:由于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一些大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长期介入中东地区问题,使问题更加复杂。
ACD三项说法符合事实,不符合题意;
B项大国插手有助于消除双方矛盾说法不符合事实,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东问题的知识点,应把握中东问题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要熟记中东问题的有关内容。
5.【答案】D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②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是亚洲领土上的冲突,不是中东地区。中东地区的矛盾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矛盾,涉及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再加上列强的介入,使中东问题更加复杂。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的重难点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易错点是对基础知识理解记忆不准确,对中东地区范围理解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多注意留意基础知识易混易错点。
6.【答案】C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可知,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以色列兵力不及阿拉伯国家,所以A项表述错误,A不符合题意;从表格内容没有涉及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初期以色列取得了胜利,所以B项错误,B不符合题意;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阿拉伯兵力占据优势表述正确,C符合题意;第一次中东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胜利结束,表格内容中没有涉及第一次中东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胜利结束,所以D项错误,D不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的中东局势问题,需要学生对此进行掌握中东的局势,历来都比较紧张,冲突不断。
7.【答案】B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的原因有大国争夺,由于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及石油资源丰富,列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该地区长期争角逐使矛盾更加复杂;其它因素:历史(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领土争端)、宗教(不同信仰)、种族(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等因素;对珍贵水资源的争夺;三教圣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等;但不包括经济贫穷。
B项②③④⑤是导致漫画“中东乱局”出现的主要因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漫画“中东乱局”图为切入点,考查中东问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东问题的由来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因素。
8.【答案】D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一战后,获得巴勒斯坦地区“委任统治权”的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大批流亡的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矛盾尖锐。中东问题的关键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故选D。
【点评】本题以中东问题的关键为切入点,考查巴以冲突的相关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中东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9.【答案】C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可以得知,中东地区成为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必争之地的主要原因有:地理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对珍贵水资源的争夺加剧了冲突;宗教信仰的不同加深了彼此的裂痕;阿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中东地区至今动荡不宁的原因。
10.【答案】D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A.民族矛盾──内部因素。B.领土争端──内部因素。C.教派冲突──内部因素。D.大国干涉──外部因素。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原因的理解。
11.【答案】(1)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2)自然环境: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石油。美国、欧洲、日本等。苏伊士运河。埃及。
(3)没有。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迟迟没有建立起来。阿拉法特、拉宾。
(4)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战略性;石油资源和水资源的争夺;大国的霸权干涉;历史、宗教、民族等因素的影响;巴勒斯坦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等。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1)历史上崛起于中东及外来征服中东的帝国有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
(2)中东地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由于气候干燥, 降水少,河流稀少,虽然海岸线长,但是沙漠气候分布。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东的石油运往西欧、美国,主要是通过苏伊士运河或者是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埃及建国后,苏伊士运河仍旧掌握在英法手中,到了50年代末,埃及强行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招致英法和以色列的报复,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虽然英法和以色列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迫于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最终还是放弃了苏伊士运河的管辖权,埃及终于把这个对自己极具政治和经济价值的世界级地缘枢纽收入囊中。
(3)阿拉伯人撕毁联合国决议,悍然入侵以色列,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迟迟没有建立起来。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1993年首次正式会谈,实现了历史性握手,掀开了中东和平进程新的一页。
(4)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因素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
故答案为:(1)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2)自然环境: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石油。美国、欧洲、日本等。苏伊士运河。埃及。
(3)没有。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迟迟没有建立起来。阿拉法特、拉宾。
(4)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战略性;石油资源和水资源的争夺;大国的霸权干涉;历史、宗教、民族等因素的影响;巴勒斯坦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注重考查知识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应用能力。通过地图、文字资料为载体,综合地理、历史、时政等方面的知识整合成一道探究题,主要为了树立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从地图、文字资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注重提升学生将已学的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12.【答案】(1)双方都做出让步,坐下来谈;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现实问题。
(2)第一种:继续发展。因为能源的需求量大,核能是新能源,潜力大;坚持安全、创新、和平利用核能;加强国际合作和环境保护。第二种:停止发展。因为这种产业危险性非常大,可能会造成核灾难;发展其他新能源进行替代;很难规避自然灾害对核电的破坏。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1)据图片和所有知,要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双方都做出让步,坐下来谈;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现实问题。(2)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第一种:继续发展。因为能源的需求量大,核能是新能源,潜力大;坚持安全、创新、和平利用核能;加强国际合作和环境保护。第二种:停止发展。因为这种产业危险性非常大,可能会造成核灾难;发展其他新能源进行替代;很难规避自然灾害对核电的破坏。
故答案为:(1)双方都做出让步,坐下来谈;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现实问题。(2)第一种:继续发展。因为能源的需求量大,核能是新能源,潜力大;坚持安全、创新、和平利用核能;加强国际合作和环境保护。第二种:停止发展。因为这种产业危险性非常大,可能会造成核灾难;发展其他新能源进行替代;很难规避自然灾害对核电的破坏。
【点评】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相关知识。
1 / 1历社九下5.4.2《动荡的中东》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九上·婺城期中)中东战争是指(  )
A.以色列和美国之间的战争
B.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战争
C.阿拉伯国家与美国之间的战争
D.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战争
【答案】B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中东战争,或称阿以战争、以阿战争,是指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战争史称“中东战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东战争。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2.余杭区某中学九年级学生组成的历史兴趣小组正在进行以“动荡的中东”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问下列哪一事件不属于这一主题(  )
A.朝鲜战争 B.巴以分治 C.以色列建国 D.中东战争
【答案】A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1948年,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国家。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定,其中巴以冲突成为中东问题的关键。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周围阿拉伯国家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中东战争。朝鲜在亚洲东部,不属于中东。
A项朝鲜战争不属于“动荡的中东”这一主题,符合题意;
BCD三项都属于“动荡的中东”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东的相关史实。知道中东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3.《和平之歌》是一首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传唱的以色列歌曲。拉宾遇刺时口袋罩面装着这首歌的歌涮。歌词充满了对 中失去生命的人们的眷恋与同情,洋溢着对和平的憧憬与向往。(  )
A.核战争威胁 B.巴以冲突 C.朝鲜战争 D.科索沃战争
【答案】B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和平之歌》歌词充满了对巴以冲突中失去生命的人们的眷念与同情,洋溢着对和平的憧憬与向往。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巴以冲突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巴以冲突。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巴以冲突可以通过谈判等和平手段来解决
B.大国插手有助于消除双方矛盾
C.宗教信仰不同是双方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D.巴勒斯坦问题源于联合国“分治”决议的不公平
【答案】B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不符合巴以地区局势的”,结合所学知识:由于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一些大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长期介入中东地区问题,使问题更加复杂。
ACD三项说法符合事实,不符合题意;
B项大国插手有助于消除双方矛盾说法不符合事实,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东问题的知识点,应把握中东问题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要熟记中东问题的有关内容。
5.中东地区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东战争及巴以冲突,不仅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而且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导致中东地区局势复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争夺
②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
③宗教矛盾
④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②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是亚洲领土上的冲突,不是中东地区。中东地区的矛盾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矛盾,涉及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再加上列强的介入,使中东问题更加复杂。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的重难点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易错点是对基础知识理解记忆不准确,对中东地区范围理解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多注意留意基础知识易混易错点。
6.“中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战争,下列表格反映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双方兵力对比情况。从该表中所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A.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以色列兵力占据优势
B.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初期以色列取得了胜利
C.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阿拉伯兵力占据优势
D.第一次中东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胜利结束
【答案】C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可知,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以色列兵力不及阿拉伯国家,所以A项表述错误,A不符合题意;从表格内容没有涉及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初期以色列取得了胜利,所以B项错误,B不符合题意;第一次中东战争初期阿拉伯兵力占据优势表述正确,C符合题意;第一次中东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胜利结束,表格内容中没有涉及第一次中东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胜利结束,所以D项错误,D不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的中东局势问题,需要学生对此进行掌握中东的局势,历来都比较紧张,冲突不断。
7.中东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之一。下图是漫画“中东乱局”图,导致这种乱局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贫困 ②宗教问题 ③大国介入 ④领土问题 ⑤民族问题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答案】B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的原因有大国争夺,由于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及石油资源丰富,列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该地区长期争角逐使矛盾更加复杂;其它因素:历史(几十年中陆续形成的领土争端)、宗教(不同信仰)、种族(阿拉伯民族和犹太民族)等因素;对珍贵水资源的争夺;三教圣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等;但不包括经济贫穷。
B项②③④⑤是导致漫画“中东乱局”出现的主要因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漫画“中东乱局”图为切入点,考查中东问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东问题的由来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因素。
8.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哪两方之间的冲突(  )
A.美国与巴基斯坦 B.以色列与巴基斯坦
C.以色列和美国 D.以色列与巴勒斯坦
【答案】D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一战后,获得巴勒斯坦地区“委任统治权”的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大批流亡的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矛盾尖锐。中东问题的关键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冲突。故选D。
【点评】本题以中东问题的关键为切入点,考查巴以冲突的相关知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中东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9.下列关于中东地区饱经战火,至今动荡不宁的原因,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各时代列强必争之地
B.宗教信仰的不同加深了彼此的裂痕
C.印巴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
D.对珍贵水资源的争夺加剧了冲突
【答案】C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可以得知,中东地区成为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必争之地的主要原因有:地理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对珍贵水资源的争夺加剧了冲突;宗教信仰的不同加深了彼此的裂痕;阿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中东地区至今动荡不宁的原因。
10.二战结束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冲突不断。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  )
A.民族矛盾 B.领土争端 C.教派冲突 D.大国干涉
【答案】D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A.民族矛盾──内部因素。B.领土争端──内部因素。C.教派冲突──内部因素。D.大国干涉──外部因素。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原因的理解。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东地图》
材料二:《中东的河流》
材料三:1947年,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2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这儿203平分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分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采管理。
(1)根据材料一,列举几个曾统治过中东的大帝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并说出一种蕴藏在这一地区的资源。该资源主要运往哪些国家或者地区?其中哪一条运河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泼运河的主权现在掌握在哪一国家的手中?
(3)结合材料三说说这个决议的内容有没有完全实现,并说明理由。为解决决议中的问题哪些人物做出了重要贡献?
(4)结合所知,指出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2)自然环境: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石油。美国、欧洲、日本等。苏伊士运河。埃及。
(3)没有。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迟迟没有建立起来。阿拉法特、拉宾。
(4)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战略性;石油资源和水资源的争夺;大国的霸权干涉;历史、宗教、民族等因素的影响;巴勒斯坦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等。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1)历史上崛起于中东及外来征服中东的帝国有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
(2)中东地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由于气候干燥, 降水少,河流稀少,虽然海岸线长,但是沙漠气候分布。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东的石油运往西欧、美国,主要是通过苏伊士运河或者是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埃及建国后,苏伊士运河仍旧掌握在英法手中,到了50年代末,埃及强行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招致英法和以色列的报复,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虽然英法和以色列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迫于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最终还是放弃了苏伊士运河的管辖权,埃及终于把这个对自己极具政治和经济价值的世界级地缘枢纽收入囊中。
(3)阿拉伯人撕毁联合国决议,悍然入侵以色列,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迟迟没有建立起来。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1993年首次正式会谈,实现了历史性握手,掀开了中东和平进程新的一页。
(4)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重要因素是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
故答案为:(1)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2)自然环境: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石油。美国、欧洲、日本等。苏伊士运河。埃及。
(3)没有。以色列建国后,阿拉伯国家迟迟没有建立起来。阿拉法特、拉宾。
(4)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战略性;石油资源和水资源的争夺;大国的霸权干涉;历史、宗教、民族等因素的影响;巴勒斯坦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注重考查知识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应用能力。通过地图、文字资料为载体,综合地理、历史、时政等方面的知识整合成一道探究题,主要为了树立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从地图、文字资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注重提升学生将已学的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1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片内容为《巴勒斯坦难民营的生态》图片
材料二: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同学们开展了“核能发展”的主题讨论,请你参与。
(1)巴以冲突中,双方的极端势力用以牙还牙,以暴对暴的方法对抗,并向下一代灌输民族复仇主义思想。如何有效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
(2)面对是否继续发展核能产业,同学们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应继续发展,另一种认为应停止发展。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1)双方都做出让步,坐下来谈;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现实问题。
(2)第一种:继续发展。因为能源的需求量大,核能是新能源,潜力大;坚持安全、创新、和平利用核能;加强国际合作和环境保护。第二种:停止发展。因为这种产业危险性非常大,可能会造成核灾难;发展其他新能源进行替代;很难规避自然灾害对核电的破坏。
【知识点】动荡的中东地区
【解析】【分析】(1)据图片和所有知,要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尽快实现中东和平,双方都做出让步,坐下来谈;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现实问题。(2)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第一种:继续发展。因为能源的需求量大,核能是新能源,潜力大;坚持安全、创新、和平利用核能;加强国际合作和环境保护。第二种:停止发展。因为这种产业危险性非常大,可能会造成核灾难;发展其他新能源进行替代;很难规避自然灾害对核电的破坏。
故答案为:(1)双方都做出让步,坐下来谈;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现实问题。(2)第一种:继续发展。因为能源的需求量大,核能是新能源,潜力大;坚持安全、创新、和平利用核能;加强国际合作和环境保护。第二种:停止发展。因为这种产业危险性非常大,可能会造成核灾难;发展其他新能源进行替代;很难规避自然灾害对核电的破坏。
【点评】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相关知识。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