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少儿版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 单元七 温馨亲子情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少儿版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 单元七 温馨亲子情 教案

资源简介

温馨亲子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沟通的两种不同方式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体验亲子有效沟通的正能量,并从中反思自身的的亲子关系状态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掌握亲子沟通的技巧
【教学背景及设计理念】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沟通是一种互动式的双向交流活动,双方共存于一个交谈场合,交替充当说话者和听话者,忽视任何一面都可能导致交际的中断和失败。作为谈话者,应努力提高谈话艺术,作为听话者不但要聚精会神,体察对方心情和感受,理解真正含义,还要将自己的关注、理解通过眼神、身体语言等及时传达给对方,这样能加速达到沟通的目的。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正经历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心理断乳期。一方面成人感意识增强,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尊重与认可,不愿意父母仍把自己当小孩子看待;另一方面,孩子气的“自我为中心”也较突出。表现出任性、易怒、暴躁等不稳定的情绪。这两方面就导致了亲子关系的不和谐。因此,本节课特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与父母长辈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重难点分析】
重点:让学生掌握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沟通方式的不同结果
【课前准备】
课前学生准备心理情境AB剧表演、每个学生准备三张科作业纸、歌曲《相亲相爱一家人》
【教学方式】
讲授、游戏、心理情境剧表演、讨论与分享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暖身操】:《我有一个家》
本环节主要调动学生的气氛,让他们更好的参与课堂中来,同时也导入本节新课。活动规则如下:
老师说:“我有一个家”,学生齐问:“家有几口人?”
老师随便说出一个数字,学生马上根据具体数字组成一个家。比如老师说:“家有10口人”,接下来同学们必须迅速找到10个同学手拉手围成圈,然后一起鼓掌示意已经组成一个家了。
学生做完动作后,老师扮演一名记者对学生的感受进行采访。
师:刚刚大家都做得很好,基本上都找到自己的家,但是老师发现有个别同学没找到,这时候的你感觉怎么样呢?
生:感觉很孤单
师:那么找到家的同学在找到前和找到后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没找到时感觉害怕紧张,担心找不到家;找到后心里松了一口气。
师:很好,同学们都感觉到了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大喜欢自己孤孤单单一个人,都需要有个家。那么,在大家的心目中,家是什么呢?
生:家是 (学生轮流发言)
师小结:每个人对家的看法虽然因人而异,但是都希望家是一个和谐,充满温馨的地方。然而,生活中我们能否时刻保持和谐的亲子关系呢?
生:不能。
师导入本节课:没错,亲子之间总会出现冲突或者不和谐的地方。所以,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如何与父母和谐相处。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心理剧表演。
二、主题活动
【活动环节一】:观看心理情境《母子的对话》A剧表演
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剧里面的这对母子的关系和谐吗?
生:不和谐
2、为什么会这样?
生:因为他们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
师:是的。那么什么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活动环节。
【活动环节二】:我说你画
请同学们准备两张数学科作业纸,然后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次:拿出第一张纸
要求:不能发问不能交流,听了命令就执行。
第二次:拿出第二张纸
要求:听完命令后,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提问老师
(这两次教师的指导语都一样)
师指导语:首先,请拿起你的笔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然后以三角形的一条边为边画一个正方形,最后在三角形的旁边画一个圆。
讨论:思考一下与同组的同学相比,哪一次画的图一致性程度最高?为什么?
生:第二次。因为第二次师生之间可以交流,信息沟通比较准确。而第一次画因为没法交流,每个人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因而就没办法获得准确的信息,结果就不尽相同了。
师:其实生活中,我们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就存在着这样两种沟通方式,即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小结:通过刚刚的游戏,我们知道有时候对方表达的意思与你理解的未必一致,如果缺乏对话交流,即双向沟通则很容易产生误会。所以有效的沟通非常重要。那么你们和父母的沟通状况如何呢?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个活动环节。
【活动环节三】:分享亲子沟通
请同学们概括一下,与父母或长辈的亲子沟通状况总体上是成功还是失败。如果是成功,请说明理由或举个例子;如果失败,也同样说明理由或举个例子。
接着,我们请两位同学上来帮老师一个忙,分别去收集沟通成功和沟通失败的纸条。
然后,将沟通成功的纸条发给第一至四组的同学,而将沟通失败的纸条发给第五至第八组的同学。拿到纸条的同学可以分享你拿到的纸条。
最后,请各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出沟通成功的秘诀和沟通失败的原因,并派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师:好的,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亲子沟通要成功的技巧,那么现在让我们回到之前的心理剧。
【活动环节四】:观看心理情境《母子的对话》B剧表演
思考两个问题:
1、 此刻母子俩的关系与A剧相比如何?
生:变缓和了,不像之前那么明显的冲突
2、如果关系变缓和,那么这里面应用了哪些成功沟通的技巧?
生1:认真倾听
生2:换位思考
师:希望同学们能应用好这些亲子良好沟通的技巧,从而实现与父母建立和谐的关系,相信这样能让你的家充满欢乐!你也能拥有积极快乐的心情!
三、结束活动
播放音乐《相亲想爱一家人》
【教学总结及反思】
1.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沟通方式的不同结果。
2、课后我对各个活动环节都进行了反思,具体如下:
首先,在热身活动中,有个别学生害羞,不敢与异性同学拉手围成圈,因而更多地看到围成圈的都是男生或都是女生。后来引导学生:这是一种正常的积极的沟通,如果你越不敢按游戏规则执行,那就越表示你在意。经过几次引导之后,异性同学之间也慢慢变得自然放松了。
第二,主题活动特别设计了心理情景AB剧,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二者相互呼应。A剧起着导入亲子冲突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同时也有助于过渡到第二个环节,即思考自己的亲子沟通状况。B剧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成功亲子沟通方法的理解。
第三,在我说你画环节里,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及其引起的不同沟通效果。这一环节其实也是针对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而采用的具有实际教育意义的手段,以引导其换位思考。活动效果反响挺好的。
第四,书写亲子沟通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也是本节课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这一环节需要学生能够放开来,大胆地将自身的经历分享给大家,这样才能引起共鸣。刚开始学生确实不积极,再加上时间太仓促,所以后来我改成让他们在课前就准备好。
最后,通过音乐来渲染气氛,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升华,进一步加深对良好亲子关系的向往并促使其更好地付诸实践中。
总体上说,本节课主要以活动为主,侧重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思考和感悟。这也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宗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