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感受传统文化-走进端午节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感受传统文化-走进端午节 教案

资源简介

《感受传统文化
——走进端午节》
1、 教案背景
1、 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语文研究性学习
3、课时:1
4、学生课前探究准备:
1)整理自己读过的端午节故事。
2)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和习俗。
3)推荐网址,让学生体验怎样收集资料。
2、 教学课题
通过主题探究学习,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端午节的探讨、了解,体验探究过程和方法。在交流合作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在对端午节的探究中,理解其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相关的习俗等知识。
2、积累端午节故事及相关知识。
3、培养通过工具书和互联网络收集资料的能力。
4、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鼓励同学间交流,激发探究兴趣。
3、 教材分析
本课题属于七年级的综合性学习。端午节的传说,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阅读整理中,学生可以从中汲取端午故事及人物的丰富养分;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网络搜索的知识;在探究合作中,通过小组讨论、整理,抓住需要探究的问题,学会去粗取精,选好感兴趣的主题,深入探讨研究,得出结论。最后把小组探究成果通过PPT、小论文等形式展示出来。
教学重点:
1、在探究准备的这一环节,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的小组成员要搭配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小组内各司其职,各展所长。
2、引导小组学生在选题时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资料时要有选择性。
教学难点:
由于课文中所选资料是文言文,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内容,把探究性活动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教师在课前利用百度搜索有关端午节的图片、歌曲、视频,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
2、学生课前通过百度查阅有关小组探究主题端午节的文字、图片等相关资料,并把探究成果制作成PPT课件。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综合性学习——端午节》的相关教学材料,查阅经典的传说故事,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在课件制作上,利用百度搜索下载刘和刚的歌曲《赛龙舟》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运用百度搜索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图片信息和视频信息,制作成小竞赛形式的环节。
4、 教学方法
本课是一节综合性学习课,主要意在引导学生以端午节为话题,就某一个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探究性研究活动,因此,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是本课的主要教学方法。这一方法的运用让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紧握手中,真正体会到做学习的小主人的乐趣。在探究中,培养了孩子敢于向问题挑战,乐于在合作交流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除此以外,还辅之以讨论法、练习法,让这一节活动课真正的令学生“活”起来。
5、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激趣导入:
这里有一首歌,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在听的同时,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曲所歌唱的是哪个节日?
赛龙舟
师提问:你对端午节有多少了解?关于端午节的知识你又知道多少呢?
(学生讨论后,师出示课件明确——)
2、过渡: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端午节,展开我们的奇妙之旅。(出示课件)
二、 走近端午节——考考你
【设计意图】以生动活泼的竞赛形式来检查学生们在课前的探究准备情况如何,对端午节的了解程度。
师:下面老师会出示有关端午节的图片和小提示,请三个大组的同学作好准备,看哪个组的同学猜得最快最好?
1、【百度图片】屈原
提示语:爱国诗人 汨罗江 《离骚》
2、【百度图片】粽子
提示语:苇叶 大米或其它食材
3、【百度图片】龙舟
提示语:竞赛 团结 合作
3、 了解端午节——动动脑
【设计意图】在初步检测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基础上,进一步以竞赛题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端午节的认识。
师:看来同学们课前的阅读准备还是很不错的,现在老师再来考考你们,我们知道有哪些与历史人物有关的端午节传说,下面,请各组的小能手准备好,看一下空格处填哪个历史人物合适?
1、想一想,填什么
(1)相传是源于纪念春秋时期楚国爱国诗人 。
答案:屈原。
(2)源于纪念东汉孝女 。
答案:曹娥。
(3)源于纪念春秋时期的楚国人
答案:伍子胥。
再一一讲述他们的故事。
2、积累端午节的习俗:
吃粽子 划龙舟 挂彩蛋 插蒲艾 跳钟馗 采药 沐兰汤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 采茶、制凉茶 挂草药 斗草……
四、展示一下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端午节的探讨、了解,体验探究过程和方法,在交流合作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在展示中体会做学习主人的自豪感。
1、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展示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
第一小组:端午传说组
小组探究: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
第二小组:端午知识组
小组探究:关于端午节的知识
第三小组:端午习俗组
小组探究:各地的端午习俗。
第四小组:端午诗词组
小组探究:搜集背诵一些端午诗词。
第五小组:端午歌谣组
小组探究:流传的一些端午歌谣。
第六小组:端午愿望组
小组探究: 对祖国的一些美好愿望。
五、拓展延伸,大胆创新
【设计意图】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激发孩子们对知识了解的欲望,调动孩子们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1、同学们以村为单位,以“保卫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明”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2、回到家耐心地向父母宣传、讲解!
3、主动办起了黑板报,向全校师生宣传!
4、在学校宣传栏里进行手抄报、照片及绘画展示。
六、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上,我们走进了端午节,了解了端午节,也对端午节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探讨,老师欣喜地看到同学们的进步也期待着你们给老师带来更大的奇迹。
附板书设计:
综合性学习
《感受传统文化——走进端午节》
端午传说 端午知识
端午习俗 端午诗词
端午歌谣 端午愿望
4、 教学反思
《综合性学习——走进端午节》是一节主题探究课,在探究合作中培养孩子敢于向问题挑战,乐于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1、综合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在学习中,老师指导学生们开展主题探究实践,在探究学习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语文学习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有了提高。
2、 增强了学生的网络运用能力;现代是一个信息的时代,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进一步熟悉了网络,能熟练运用百度搜索自己需要的知识。
3、学生的比较筛选能力得到提升;在资料的寻找中,孩子们学会了比较和筛选,学会了去粗取精。虽然学生的主题探究还很稚拙,但他们在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的认真,参与的精神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4、合作精神得到了体现;这次综合性学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实践活动完成学习。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自己分工、合作、讨论、研究,无不表现出了团结合作的精神,让他们受益匪浅。
不足之处:课堂上给学生的展示方式不够丰富,评价量表不够具体;下一步的工作是设置更多的场合和方式让学生充分展示成果;根据学生实际,继续完善细化评价量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