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蓝色海洋-----远方的心活动目标:1、 谅解祖国蓝色国土的构成,明确海洋国土是国土的一部分。2、 探究了解海洋岛屿对国土构成的作用和影响。3、 树立真是蓝色国土的观念意识。活动重点难点:1、 引导学生树立整体国土观念,牢记海权也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主权。2、 知晓祖国蓝色国土的构成,了解我国所管辖海域不同区域的范围及重要作用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课件出示祖国地形图[提问] 谁来说一说我们的祖国有多大?[回答] 960万平方公里[强调] 这些仅仅是我国国土的陆地面积,我们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大约是陆地面积的30%。课件出示:国土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地域空间,包括领土、领空、领海和根据《国际海洋共约法》规定的专属经济区海域的总称。[讲述] 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陆地、天空、海洋都是我们的国土,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课件出示]:生命源于海洋……所以我们必须走出近海驶向远方。[讲述] 早在15世纪,人类就开始了“远方之旅”,公元1405年~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七次出使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区的国家,这就是注明的——郑和下西洋。随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都开始了航海冒险,开启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大航海时代(又称地理大发现)。哥伦布开始航海的那年是1492年,当时全世界前十二大城市中没有一个欧洲城市,第一大城市是北京,大约一百万人口;然后五十万以上的有印加帝国(玛雅文明),在今天南美的秘鲁首都利马。还有阿兹台克帝国,就是现在的墨西哥城,还有埃及开罗都是当时比较大的城市。欧洲在十四世纪前还是荒蛮的地方,那时还是贵族领主统治,王权羸弱,资产阶级还没有壮大,文艺复兴还没有开始,那时的欧洲人很穷,欧洲人很向往东方,甚至很多人认为东方中国的路都是金砖铺成的。当时的欧洲基本上没有国家的概念,所有的城邦都是贵族的领地,贵族在自己的城邦拥有绝对的权利,而王权对其没有约束。只有贵族子女有受教育的机会,普通民众没有一个向上的阶梯,中国当时还有科举制度,这个制服可以让下层百姓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而欧洲没有。所以欧洲人必须寻找出路,远方就成了他们心向往之的地方。那么远方是哪儿?远方就是海的那边!公元1492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派哥伦布去寻找中国,女王当时把自己皇冠上的宝石当了,造了三艘小船交给哥伦布,三条小船加载一起都没有郑和船队中的一条船大,但郑和出使多次,除了发明了麻将,在当时没有任何实质性收获。郑和当时是带了很多丝绸、瓷器、金银财宝去发给那些小国,是为了炫耀当时的国力,并没有开疆拓土的打算。而后来的哥伦布是一个欧洲的穷屌丝,航海就是为了发财,所以当西班牙人发现美洲大陆的时候,他们立刻开始了开发美洲这块处女地。美洲大陆发现以后,欧洲人的思想开始解放,加上文艺复兴,资产阶级兴起,甚至开始了启蒙运动,所以各国逐渐开始强盛。大航海之前欧洲最大的城市是巴黎,人口20万,只能排到全世界第十三名;大航海之后,全世界前二十大城市全部是欧洲的,中国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像哥伦布、麦哲伦、德雷克这样的屌丝海盗都成了英雄,我猜西方人的强盗逻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也许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太富足,所以闭关自守,也许是因为欧洲太荒蛮,所以更敢于冒险。而近代的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惨败,彻底丧失了海权和国家主权。现在看来,一个国家的海权是国家主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丧失了海权,领土主权也就岌岌可危了。从这个角度看,对海洋的开发和探险是有利于国家强盛的,尤其现阶段我们国家以海上贸易为主。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我们国家加强了海权的拓展,不但在军事上提出我们的海军要冲出岛链的围堵,还在对外经贸方面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人的大航海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将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寻找属于中国人的远方。[提问] 巴基斯坦、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在地图哪儿?中巴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在哪儿?白令海峡在哪?南海九段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