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从社区看我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从社区看我家》教案

资源简介

从社区看我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平面图,认识地图和各类图表,初步掌握地图的三要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会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并利用比例尺,计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距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图三要素以及地图知识的运用
难点:地图知识的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
师:上节课老师给同学布置了一个小调查,了解自己家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现在,前后两桌先交流一下调查结果。
(让学生来分享调查结果)
师:每个同学的家都在一定的区域范围之内,周围有邻居,也有超市、饭店、银行等生活中必需的场所,从而这一个区域就形成了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我们称之为社区。
【环节一】明确社区的概念
社区:有一定的数量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活动:大家来找茬:分小组观察图1-1和图1-2,找出它们的差异。各小组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观察得最仔细,差异找得最多。
学生回答:两图的方向不同、符号的形状、大小不同和颜色有差异、图幅有大有小等。
活动:角色扮演:一组扮演杜鹃,一组同学扮演王朋,分别描述这两张图中的景物,看其他同学是否能听明白。
师:怎样修改,才能使别人更容易读懂?
生:应该标注图标,每个图片代表什么。
生:最好标出方向,不然不知道东南西北。
生:最好说明标出路程长短。
【师】画某一地区的平面图,应该在图上注明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使人一目了然。
【环节二】比一比:请同学们看图1-3,并与前面的两幅图进行比较,这幅图与前面的两幅图存在哪些差异。
学生:图1-3上有比例尺
师: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例如这张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米。比例尺的表示方法:线段式、数字式。教材上1-3的比例尺是用线段来表示的,用数字式怎么表示?
【活动】请大家在图上用尺子量量从杜鹃家到王朋家的距离,计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活动】展示两张浙江省的地图,一张比例尺为1:500,一张比例尺为1:5000,让学生来说说这两张图反映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
【师】比例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
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图标,并且这些图标在平面图下面都有注释。
师:图下关于图标的注释我们称之为图例和注记,图例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注记包括地理名称和数字。
【活动】将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组,一组学生主要找首都、省级行政中心和一般城市的图例的区别,另一组同学主要找洲界、国界、未定国界和地区界的区别。
学生:还有方向指标
师:方向通常依据指向标定。方向的表示方法有三种:指向标、经纬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语言”,我们只有了解它们的含义,才能与地图“对话”。
【环节三】假如你是王朋或杜鹃,利用图1-3提供的信息,向别人详细描述自己家的位置和周围的位置。
【拓展】将自己家的位置和周边环境画成一张平面图,平面图中需标出方向、比例尺、图标和注记。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三要素,即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