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守护一片蓝天 学设计 教材分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本课通过学生的实践交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目标:1.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设计调查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3.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教学重、难点:1.注重实践的过程,实事求是地反映生活。2.走向社会,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3.组织有关的活动素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创境激疑 导入新课是谁,让我们丰衣足食?是谁,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家?是我们的祖国妈妈!又是谁,让祖国妈妈发了高烧却难以降温?又是谁,撕破了祖国妈妈的绿衫使她的皮肤受伤?是我们这群不懂事的孩子!我们不会忘记十几年前的祖国,到处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就像歌词里写到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儿齐飞翔……”那时的大气层就像地球的皮肤一样,紧紧的包裹着地球,不让地球受到丝毫的伤害,它又像一层美丽而透明的面纱,使地球成为茫茫宇宙中的蓝色天体。(出示美丽的地球)因为有它,地球上的生物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因为有它,地球上的物种才可以繁衍生息;因为有它,地球才能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它真是地球的氧气箱、保温被、防护伞。那时候,绿草如茵,鲜花遍野,大地像绿色的毛毯上绣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2.自主合作 探究发现:1.观看图片,了解破坏环境对大自然的危害。2.(自由发言,谈体会)3.齐唱歌曲《低碳贝贝》,进一步了解人类不文明行为对自然的破坏,提倡人们增强环保意识。4.观看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为。5.师小结: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习近平。3.展评析疑 交流指导1.知识问答竞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2.列举(1).生活中不文明的环保行为;(2).生活中保护环境的措施。3.设计一句环保标语,展示交流。4.拓展延伸 巩固应用1.请小组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设计一份《关于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5.总结评价 激励进取让我们齐心协力,守护一片蓝天,共建美丽家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