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值函数复习与解题策略初探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绝对值函数复习与解题策略初探

资源简介

绝对值函数复习与解题策略初探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黄险峰
扬州市梅岭中学 王力耕
纵观这几年的高考试卷,有关绝对值函数的试题由于呈现出综合性强、立意与角度新、难度大等特点,已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因此,在高三复习中,突出整合,“以一驭万”,对绝对值函数的性质进行疏理和小结,引导学生对典型例题进行探究与解题思想归类,对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启迪和促进作用。
本文首先对绝对值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对典型例题归类分析,供参考。
1.绝对值函数的常见类型及其图象
基本绝对值函数主要包括和两种类型,由于自变量的取值被分成若干不同的区间,因此,绝对值函数在不同的区间有不同的表达式:
,。其图象作法也应依不同区间分别来作:的图象可以看作的图象在轴上方不变,轴下方沿轴向上翻折后所得;的图象可以看作的图象在轴右方不变,并将轴右方的图象沿轴向左翻折后所得。而一般绝对值函数可由以上两种基本绝对值函数组合或变换得到。
2.绝对值函数的考点归类分析
熟练掌握绝对值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灵活、快捷的解决问题
绝对值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研究绝对值函数问题的基础。由于形数兼备,所以教师在复习时要精选试题,帮助引导学生夯实“双基”,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2009年扬州市高三调研卷)已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 。(填写“”,“=”,“”之一)
分析 由题意知,函数的图象如图(1),当时,函数为增函数,故底数,即。再由为偶函数,有,
可知:应填“”。
(2008年。宁夏、海南卷)已知函数。
(1)作出函数的图象;
(2)解不等式。
分析 (1)由可知图象如图(2)。
(2)由(1)得得。由函数的图象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2009年泰州市高三调研卷)定义:区间的长度为,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区间的长度的最大值为 。
分析 作出的图象如图(3),解方程得或,观察图(3)可知区间的长度的最大值为。
综评:以上三题虽然难度不大,但都突出运用“以形助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有些同学在解这类问题时,常因为对一些基本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不全面,造成解题时的疏漏,或用错函数的解析式和性质,或将函数图象画偏画错。因此,复习时夯实“双基”,培养强烈的数形结合意识尤为重要。
运用函数、方程及不等式的思想,借助三者之间的依赖关系,灵活转化,解决运动和变化中出现的问题
以绝对值函数为载体,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灵活运用的试题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在解题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体现了高考数学考素质,考能力的要求。因此,在复习时,教师要强调“形”与“数”的灵活转化,帮助学生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例4 (2009年扬州市高三调研卷) 设,若,且,则的取值范围为 。
分析 函数的图象如图(4),由,且并结合图象可得:,故由有,即因此,
,故
,。
点评:本题关键是由条件和图象确定和的取值范围,去掉绝对值符号得到与的关系式,再消元转化为复合函数求值域。
例5(2009年扬大附中高三调研卷) 若函数图象上存在点,对任意都不在轴上方,则的最小值为 。
分析 由已知,对任意,存在有,即。
可令:,函数与的图象如图(5),
当或时,有。比较函数与的图象位置可以发现,当抛物线与射线相切时,有最小值。故由,消去有,由解得。故的最小值为。
点评:本题须将已知条件转化为,有进而转化为,通过比较与的图象的位置找到解题途径。
对于创造性试题,要运用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将问题条理化、系统化、清晰化,进而由易到难,分层解决问题
创造性试题,以考查思维能力为核心,强调探究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师要创新情境,引导学生在陌生情境中自我探索,独立地思考分析问题,揭示其中的联系和奥秘,在问题变化不定时,会应用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将数学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然后对划分的每一类分别进行研究或求解,从而达到“化难为易,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目的。
例6(2009年江苏卷)设为实数,函数。
(1)若,求的取值范围;
(2)求的最小值;
(3)设函数,直接写出(不需给出演算步骤)不等式的解集。
解析 (1)
(2)
当时,函数的图象如图(6),,由(1)(2)知:,此时。
②当时,函数的图象如图(7),,若,则由(1)知
若则由(2)知,此时。
综上所述:。
(3)分析:当时,观察图(6)可以看出:时,
,而当
时,是增函数,且
。故只需按或讨论即可。当时,观察图(7)可以看出,时,
,此时,时,是减函数,时,是增函数,且。故需按或或三种情况分类讨论。
解:①观察图(6)可以发现:当,即时,不等式的解集为;观察图(7)可以发现:当,即时,
的解集为。故时,的解集为。
②观察图(6)可以发现:当即时,由
有;观察图(7)可以发现:当,即时,也有。故当时,的解集为。
③观察图(7)可以发现:时,当,即时,由
可解得或。
故当时,的解集为。
答略。
点评:本题(1)(2)(3)小题难度按三级坡度设计,由易到难体现了较好的区分度,其中第(2)小题分类画出函数的图象是解题的基础,而第(3)小题困难在于不知从何处入手,难以确定讨论的对象和分类的标准,这时应分清参数的变化对问题产生的影响,根据参数的正负和分段函数性质的限制条件分类讨论,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黄险峰,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数学中考命题组成员,多次参加市调研考试命题工作,曾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联系方式: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电话号码:15952788243 邮政编码:225002
电子信箱:yzgr1960@
第二作者:王力耕,扬州市梅岭中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 家,扬州市数学中考命题组成员,曾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1)
(2)
(3)
(4)
(5)
(6)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