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预防犯罪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预防犯罪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学案学生版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日期:_____
5.2预防犯罪
1、 教学目标:
1、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2、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犯罪的特征。
2、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
三、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 http: / / k. / )、相关漫画
五、教学时间: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教学过程 :合作学习,分小组问题探究:
1.应用你的经验P52,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2. 刑法的作用和内容。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 国家 和 人民 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 刑罚 。
3. 探究与分享P53 对比分析上述行为? 列举类似的例子。
犯罪的含义以及基本特征是什么?(必背知识点)
(1)含义: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 刑罚处罚 的行为。
(2)特征: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 性和应受 刑罚处罚 性。
5、刑罚的种类。(必背知识点)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包括 管制 、 拘役 、 有期徒刑 、 无期徒刑 、 死刑 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四种。
6.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7. 探究与分享P55
陈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8.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1)犯罪是我们 成长 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 美好生活 ,认清 犯罪危害 ,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 杜绝 不良行为。我国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做了明确的规定。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 法治观念 ,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 不良习气 ,自觉遵纪守法 防患于未然 。
应用你的经验P
9.课本知识总结:
(3)能力提升:知识巩固与应用
【法律伴我成长】
《今日说法》栏目中报道,某校15岁学生林某,结识了几个游手好闲的“朋友”后,变得无心学习,迷恋网络游戏,经常逃学旷课,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后因盗窃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至此,林某仍不思悔改,又持刀绑架一名小学生致其重伤,最终林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
(1) 林某的行为中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的分别是什么
一般违法行为:盗窃财物;犯罪行为:绑架勒索。
(2)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
(3)说说青少年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要杜绝不良行为。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检测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并不都是犯罪行为,只有对社会危害性达到触犯刑法的严重程度,才是犯罪行为。可见,犯罪的法律标志是( )
A.刑罚当罚性 B.刑事违法性 C.民事违法性 D.严重危害性
2.下列属于犯罪行为的是( )
A.抢劫他人财物 B.骑自行车闯红灯
C.拾到他人财物自觉归还 D.违反政府禁令,吸食鸦片
3.陈某因违反了法律,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罚金3万。陈某的违法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
4.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下列不属于主刑的是( )
A.管制、拘役 B.剥夺政治权利
C.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D.此同学遇到挫折时很善于疏导自己
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是( )
A.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B.都要承担同等的法律责任
C.都触犯了我国刑法 D.都具有刑罚当罚性
6.2017年1月24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庞卫、孙琪非法经营疫苗案开庭审判,认定被告人庞红卫等人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从材料得到的启示是( )
A.违法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B.他们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
C.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制裁
D.只是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
7.“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说明的道理是( )
A.违法者必定要受到刑罚处罚 B.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违法犯罪最终难逃法律制裁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8.“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这句谚语启示我们( )
A.守法的人就会天天快乐,没有丝毫忧愁
B.违法的人就不会有丝毫快乐,整天愁容满面
C.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D.要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些话告诉我们( )
①我们要重视道德修养,防患于未然
②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③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一定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④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青年陈某在校不思进取,经常与社会上闲杂人员一起混在娱乐场所,动辄欧打他人,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陈某仍不思悔改。一日,陈某潜入某商场盗窃被抓,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5年。我们青少年应从陈某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的教训是( )
①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②违法.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③有错不改必然走上犯罪的道路 ④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守法纪,防范于未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一、单项选择题:B A D B A B C D B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