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目标成就未来理论依据 初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性格品质塑成、个性才能显露、未来人生定向的关键阶段。青少年时期人的身心剧烈变化,埃里克森、弗洛姆、荣格等心理学家的自我发展理论皆提出青少年容易迷失自我,欠缺计划和发展方向将影响他们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选择一个自己满意的目标,有助于青少年确定这一时期的发展方向。教学目标 1、通过自我探索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曾经至今的目标树立情况。2、通过阅读讨论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目标对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3、通过体验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建构发展目标,并进行合理规划的意义。4、通过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澄清并明确自己近期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通过故事阅读,引导学生认识到目标对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从而激发树立目标的动力。2、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结合自身实际确定适宜的目标,同时树立规划意识。3、通过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澄清并明确自己近期的学习目标,从而学会树立目标。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背景音乐、活动记录纸活动过程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活动内容 其他事项1、生涯知识简介 通过微课让学生对生涯、生涯规划等相关知识做简要了解 1、指导语:我们将一起学习关于生涯规划的一些知识,下面我们先通过一段微课简要了解一下生涯规划的内容。2、播放微课3、指导语:通过刚才的微课,同学们对生涯规划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可能未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做什么样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有一点远,但相信大家也都有过对未来的想法,可以说这就是生涯规划的起点,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看看对同学们有什么启发。2、课程导入:故事分享 通过故事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目标的意义,树立目标意识 1、演示小故事:有一种在松树上结网为巢的毛毛虫,夜幕降临时,它们就会集体外出觅食,排成纵队,一只紧跟着一只前去食用那充满汁液的松叶。法国一位昆虫学家突发奇想,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将一队毛毛虫引到一个花盆的边沿上,让毛毛虫围成一个圆,然后在花盆中间放上了可口的松叶。结果毛毛虫一个接一个,绕花盆转了一圈又一圈,七天七夜之后,它们都因饥饿而死。2、故事感悟分享:读完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3、心语提示:很多同学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缺乏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康德说:“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成功离不开目标,人生要获得成功,就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4、引出主题:目标成就未来 引导要点:没有一个毛毛虫能够想一想目标是什么?如果目标是松叶为什么不改变路线呢?3、自我探索:梦想搜寻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的梦想,反思自己现在的目标,从而了解自己的目标状况 1、指导语:小时候,你对长大后的样子一定也有很多的梦想吧?不妨回忆一下,你曾希望自己长大后是什么样子的。请按照内容要求填写在活动记录纸上。①上幼儿园的时候,你希望长大了能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小学的时候,你想长大了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升入中学后,可能你的想法又有了一些变化吧,现在你的愿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分享 引导学生回忆小时候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写出来说出了4阅读思考 通过对《哈佛大学25年跟踪调查研究》的阅读理解,帮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树立目标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确定目标的动力 1、指导语:其实我们都曾经有过远大美好的理想,有些同学一直在坚持,有些同学的目标越来越具体,而也有些同学的目标越来越模糊了,那么你觉得这会有什么区别吗?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调查研究来说明。2、哈佛大学25年跟踪调查研究有一年,一些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他们即将走向社会,他们的智力、学历和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 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为自己树立了清晰的长期目标。25年后,哈佛又再次对他们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学术权威等。10%的人——大都成为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的被达到,生活质量稳步上升。60%的人——他们能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27%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他们的生活都过的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他们经常抱怨社会、他人的不公平,抱怨自己怀才不遇。3、感悟分享4、心语提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有时候阻碍你成功的不是你的智力、学历,也不是你的周围的环境,而是你缺乏一个清晰的目标。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可以采用让学生先猜测再公布结果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目标对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5、体验活动:果园里的毛毛虫 通过四只毛毛虫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的意义,并结合自身特点,认识到必须进行合理规划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1、指导语: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了解了目标的重要意义,那什么样的目标更好呢?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关于毛毛虫的故事,看看这一次对同学们又会有什么启发呢?2、演示故事:果园里的毛毛虫果园里有四只毛毛虫,为了变成美丽的蝴蝶,它们要去找苹果吃。 第一只毛毛虫叫迷糊,它看到别的毛毛虫往上爬时,稀里糊涂的就跟着爬,跋山涉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哪一颗苹果,也没想过怎么样去摘苹果。第二只毛毛虫叫壮仔,它是一条志向远大的虫虫,确定自己的虫生目标就是找到一个大苹果。问题是它并不知道大苹果会长在什么地方,它猜想:大苹果应该长在大枝叶上吧!于是它就慢慢地往上爬,遇到分支的时候,就选择较粗的树枝继续爬。第三只毛毛虫叫聪娃,它虽然身体并不强壮,但是想要的就是大苹果。它先是研制了一副望远镜,搜寻了一番,找到了一个很大的苹果。同时,它搜寻好路径,带上吃的玩的,哼着小曲儿出发了。第四只毛毛虫叫小智,它的性子有点儿慢,喜欢思考问题和观察。它也有一台望远镜,不同的是它知道苹果怎么长大。因此当它带着望远镜观察苹果时,它的目标并不是一颗大苹果,而是一个绿绿的小苹果,带好路上可能要用到的物品,小智出发了。3、小组讨论:①你觉得自己像哪只毛毛虫? ②这几只毛毛虫有什么不同?③你认为哪只毛毛虫最有可能吃到苹果?为什么?4、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5、心语提示:①目标要合理,要明确②想要实现目标,必须经过认真严谨的规划,而且要有执行力。 请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充分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6、技能训练:目标搜索 通过视频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目标,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树立目标的动力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澄清并明确自己近期的目标,懂得分清主次 1、网络视频:王健林说“一个亿”是小目标,你定小目标了吗?2、指导语:看过刚才的视频,我想同学们也想为自己制定一些小目标,但是可能我们有很多目标,其中哪个又是最重要的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感受一下。3、活动指导语:①先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在活动记录纸的格子里写出近期内你要完成的5件重要的事情,可以包括学习以及生活中各个方面。②假如你现在有特殊事情,必须在5件事中去掉两项,你会去掉哪两项?你的心情如何?③现在又有特殊情况发生,你必须再去掉一项,你会去掉哪项?你的心情又如何?④现在只允许大家留一项,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⑤现在请大家想想自己的在学习上的奋斗目标是什么?⑥对于实现这个目标,我有哪些优势 ⑦我有哪些困难?⑧我想怎样克服困难?4、活动分享 配合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7、课程小结 归纳本课主要内容,明确学习目的,鼓励学生能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1、组织学生分享:通过这个活动以及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感受有哪些?2、教师寄语:萧伯纳曾说:“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是伟大的目标。” 因为有了目标,你才会感到生活的意义,体验到真正的快乐和充实。3、简要总结 配合舒缓的音乐,组织学生对课程学习感受进行分享课后反思 本课的设计是针对我校大部分学生的情况而设定的,课程内容的内在连贯性强,层层深入,达到目标。通过故事引入目标话题,通过梦想搜寻的活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曾经以及现在的理想,这样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课程内容切实与自己有关。结合对《哈佛大学25年跟踪调查研究》的阅读和探讨,帮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树立目标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影响。通过四只毛毛虫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的意义,并结合自身特点,认识到必须进行合理规划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引入流行的网络视频提高学生尝试的愿望,增强树立目标的动力,通过目标搜索帮助学生澄清并明确自己近期的目标。在实际的课程中发现,本课设计较为合理,能够引发学生对目标的重视,同时乐于积极尝试,通过最后的活动,帮助学生澄清近期目标,达成了让学生初步制定目标的课程目的。但内容稍多,最后的技能训练环节,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分享时间,比较仓促,还需注意合理分配课程内容的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