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让三分海阔天空【教学目标】借助生活实例导入课题,学生探讨自己对宽容的理解;通过经典故事学会宽容的内涵及宽容别人的做法;利用实例检验孩子用宽容的心态解决问题;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更深刻的理解宽容的内涵;师生小结宽容的重要,平和心态的做法及宽容别人的好处。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交往中宽容的重要性,建立宽容别人的意识,学会宽容别人的做法,并勇于借助学会的宽容小技巧与人交往。【教学重难点】1.借助短小而精悍的故事,使学生能够理解人与人交往中难念产生摩擦,这时,宽容的力量巨大而无比。2.学会平和心态从而宽容别人的小方法,并建立乐观,豁达的心理去与人友好交往。【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课题。教师利用学生的生活实例(出示课件1)导入本课课题,视频中的主人公为何闷闷不乐 引导学生:丢失的钢笔可以再买,友谊丢失了,想买也买不回来。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别人,快乐自己。教师板书课题:让三分海阔天空。(出示课件2)2、探讨课题的内涵。(出示课件3.4.5.6.7.8)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探讨对于: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的理解及心胸宽阔的好处。出示故事一:将相和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国相蔺相如忠勇爱国,才能出众,一文一武闻名全国,使得强大的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赵王因蔺相如出色地完成“完璧归赵”的任务,加封的官位比廉颇高。廉颇心里不服,故意给蔺相如难看。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忍让,宽容廉颇。廉颇得知真相后,负荆请罪,说:“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学生讨论1.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2.如果蔺相如与廉颇做对,结果怎样?引导学生说出:蔺相如大度,廉颇谦卑,知错就改。他们都值得我们学习。蔺相如大度,保护了国家的利益,维护了与廉颇的友谊。出示故事二:拆墙朝廷大臣张玉书,为人善良,待人宽厚。邻居翻盖房子时,悄悄占了他家的地方儿,家人写信让他出面作主。张玉书的信只有一首诗:“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过诗后,打消了与邻居争斗的想法。邻居知道此事后,感到惭愧,赶忙前来赔礼道歉,并主动把外扩的墙拆掉。引导学生清楚:邻居固然是错的,但大臣张玉书并不主张为家人讨回公道。万里长城伟大,但主张修建万里长城的秦始皇早已荡然无存。人活着,要心胸开阔。人心还人心。最终张玉书的主张维护了邻居的友谊,也使邻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学生领悟这两个小故事给我们的启示?1.宽容别人,快乐自己。2.输了一时,赢了一世。三、解决问题。请同学们根据教师提供的真实案例为故事中的主人公献计献策,提供正确的指导建议及做法。(出示课件9.10)换位思考:1.如果你是夏雷,你希望吴明说些什么?做些什么?2.向大家展示一个“宽容”的吴明吧!六(1)班的吴明穿着一身新衣服来上学,心里很高兴。路过水池旁边时,六(2)班的夏雷刚好涮完墩布,为怕滴湿楼道滑倒同学,他正使劲甩墩布。吴明的新衣服被弄脏了,夏雷却没道歉。吴明又心疼又生气:“你给我弄干净!”恰好几个本班同学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人家今天刚穿的新衣服。”“弄脏衣服连句话也不说!”夏雷觉得很没面子,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吴明走到夏雷身边......四、拓展延伸。请同学们回顾自身经历的故事,说说当时的想法,做法,以及该有的胸襟,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向学生出示使人心情平静,远离矛盾的小计策。(出示课件11.12)你以前有过对人无法宽容的事情吗?你能勇敢地说出来给大家听,让大家共同分享吗?1.暗示法:告诫自己要冷静,忍让一下,事情好解决。深呼吸,从一数到十再表态。2.转移法:当个暂时的“逃兵”,找点儿令自己愉悦的事儿做。心情平静后再来解决问题。3.发泄法:拼命地打打球,跑跑步或是痛哭一场。5、教师小结。(出示课件13.14.15.16) 教给学生宽容的具体做法,使学生认识到:宽容别人最终使事情理想化,利益最大化的后果。再一次理解宽容以及认识宽容的重要性。1.严以律己,宽以待人。2.遇事从大局出发,放下一时的是非,怒火,脸面,宽恕别人,包容别人。3.人心还人心。包容别人,使人心服口服,最终征服别人,使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赢得友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忍让绝不是懦弱,而是宽容,是一个人豁达大度的表现,是一种乐观面对人生的勇气。让我们大声说:宽容别人,快乐自己!人们在交往中,如果都能做到彼此尊重,理解,知忍让,懂退步,那么世界将会变成充满爱的大家庭!让我们多一些宽容,少一些争吵;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摩擦;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忧愁。多一些宽容,多一份爱心;多一些宽容,多一份信任;多一些宽容,多一份开心;多一些宽容,多一片阳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