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导学案课题 5.2预防犯罪课型 讲授课 主备 审核学习 目标 1.知道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 2.逐步认清犯罪的危害,培养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 3.学会自我防范,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学习 重点 1.刑罚含义及分类的理解。 2.对不良行为的区分及理解。学习 难点 1.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2.青少年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预 习 案 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_________,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_________。 2.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_________。 4.刑罚又称为_______、_______,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________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_______和______两大类。行 课 案 1.什么是刑法?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犯罪的后果 4.什么是刑罚? 5.刑罚的分类 6.如何预防犯罪? 7.观察下列漫画《第一次》,回答问题: 第一次 (1)请你为这一系列漫画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 (2)漫画中的孩子从第一次撒谎到第一次杀人,这一系列的演变给我们哪些警示?检 测 案 1、根据刑法规定,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 ) A、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B、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C、主刑和附加刑 D、有期徒刑和死刑 2.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表明( ) A、小偷小摸没有关系,不会构成犯罪 B、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 C、“偷针”与“偷金”是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本质差别 D、一般违法较容易发展到犯罪 3.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古语说明( ) A 必须依法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B 违纪、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C 小错必铸成大错,违法必定走向犯罪 D 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 4.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未成年人受到司法保护,我们年龄小与犯罪无关,违法犯罪不会受到处罚。 B 只要思想上重视,行为上做得好与坏都无所谓。 C 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D 学习了法律知识就不会违法犯罪了。 5.违法犯罪有极大的危害,同时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要远离违法犯罪行为。要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就必须( ) A 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 B 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C 只要不造成重大伤害,就不必在意自己的行为。 D 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 6.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表明( ) A、小偷小摸没有关系,不会构成犯罪 B、一般违法与犯罪都是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 C、“偷针”与“偷金”是一般违法与犯罪的本质差别 D、一般违法较容易发展到犯罪 7.“法律如果不推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这句话表明( ) A、党员干部违法可以将功补过 B、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党员干部不可能违法犯罪 D、只有普通群众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8.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 ④违宪行为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漫画《一个未成年人的道路》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有(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0.一位父亲有开车接打电话的习惯,家人屡劝无果,无奈之下,女儿“现场直播”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的行为。“女儿举报父亲”引发网民热议。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手掌心:女儿做得对!在法律面前,亲情可有可无 B.玻璃戒指:这样做不好,出卖亲人,追名逐利,有违常理 C.可口可乐@:为女儿点赞!公民应以法律为准绳,明辨是非 D.柠檬脾气:不肖子孙!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都丢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