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课题 2.2合理利用网络 主备人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 总课时数 上课日期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一、温故互查1.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2.如何理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正、反)?二、设问导读知识点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结合所学和生活谈谈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知识点二:传播网络正能量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合作探究近几年来,因迷恋网络,三番两次被退学,又以高分考进名校的“高考奇才”层出不穷:新疆安治帮:先后考入北大、清华,却因为迷恋网络遭学校退学,今年第四次高考全县第一;湖北周剑:五年四次考入名校却三次退学;四川张非:4年时间,一次清华,一次北大,先后退学或开除,前不久,又再次考上清华。网瘾而产生的群体性退学事件也屡见不鲜:西安邮电学院劝退336名学生,徐州工程学院对115名学生作退学处理,156人作留级处理。思考:1.材料说明了什么?2.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网络?四、当堂检测1.(2021·内蒙古自治区·月考试卷) 网传“火神山医院被大风吹走了”“病人在分流”,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网传视频非火神山医院,更不存在病人分流问题。要减少网上虚假信息的传播,网民应该( )①严厉打击制造、传播谣言的行为,让谣言止于智者 ②塑造批判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甄别,抵制不良信息 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正能量,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21·内蒙古自治区·月考试卷)一批当红的网络名人齐聚央视新址, 参加网络名人社会论坛。下列观点符合论坛主旨的是( )①网络名人应更多地关注社会 ②网络名人需要传播正能量, 做文明的使者③网络名人可以任意发表言论 ④“挺”什么“踩”什么,我的地盘我做主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3.互联网最大、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搭建了一个无形的交流平台,增加了人类信息交流的渠道,人们可以互动沟通任何有价值或无价值的信息,我们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要有网络自律精神 ②体验网络有界,自由无限③要有担当,传播网络文化 ④信息浏览要适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1·重庆市·期末考试)2019年3月20日,网民魏某在网络上恶意辱骂因抢救落水女子不幸牺牲的苏州消防员刘磊,引起网友强烈愤慨。苏州市吴江区公安局依法对魏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②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规③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 ④文明上网,遵守网络规则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2021·天津市·单元测试)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下列做法符合媒介素养要求的是( )A.小华未经同桌同意将其日记拍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 B.小东上课时边听课边低头刷微博C.上网查阅资料,学习新知 D.发布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6.(2021·云南省·月考试卷) 【提高素养理性上网】雅雯是官渡区某校八年级的学生,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她经常通过网络关注疫情的发展,以下是她写的两篇日记,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日记一:2020年3月16日心情:开心互联网太给力了!道法老师通过在线教学的方式给我们上了一节精彩的道德与法治课,我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延迟开学而影响学习了。日记二:2020年12月9日心情:紧张今天我好紧张!一位叫“包打听”的网友在网上发帖说我们小区出现了新冠肺炎感染者,我害怕极了。还好相关部门及时出面辟谣,并依法惩处了“包打听”。(1)结合日记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网络为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哪些“给力”的表现?(2)结合日记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网络还存在哪些负面影响?(3)以“包打听”的事例为戒,你认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合理利用网络?7.为了解中学生的上网情况,请你参加一次调查活动。(1)你认为开展此项调查活动有哪些恰当的方法?据调查,发现有许多同学沉溺与网络游戏或网上聊天,甚至浏览不健康信息。请你写一份健康上网倡议书。(3)学校决定开设“绿色校园网”,请你为网站建设几个栏目。安全提示:护栏保安全,翻越最危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