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课 戏剧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十四课 戏剧教案

资源简介

科目 历史 年级 八 班级 时间
课题 第24课 戏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京剧及地方戏剧,使学生知道这些剧种的自身特点和审美内涵,陶冶情操,了解并珍重民族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习戏剧改革和戏曲艺术的发展,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发展要经历不断扬弃的过程,有所创造,有所发明,有所前进。能力目标通过查找资料和社会调查,了解本地地方戏剧目及历史沿革,学会收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和历史材料的方法和技能。知识目标京剧的全面兴盛和新生;戏剧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戏剧的繁荣唱盛。
重点 戏剧改革;京剧的全盛兴盛。
难点 戏剧改革;京剧的全盛兴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二、新授 提问:同学们,周六、周日放假在家,你们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啊?(看电视、电影)师:可见,电影电视在我们现在的娱乐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在电影、电视发明之前,在人们的娱乐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的戏剧。欣赏戏剧《沙家浜智斗》(一)四大名旦戏曲的兴起与兴盛。清末明初,京剧全面兴盛,戏曲改良运动兴起,有一些人认为用戏剧形式来宣传反清革命要比演讲、学堂、书刊以及其它文艺形式收效更快更好,所以就出现了一大批时事和历史的新剧,这些新剧又叫做“文明戏”。同时在这一时期,京剧界也是人才辈出,涌现出许多名家巨匠,形成了各种艺术流派。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四大名旦”。 提问:那么同学样知道“四大名旦”分别是谁吗?(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介绍四大名旦梅兰芳善于表情表演,程砚秋唱工最受欢迎,荀慧生的新排戏引人注目,尚小云的嗓音别具风味。同时期李叔同、欧阳予倩等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组织 “春柳社”,演出《茶花女》等话剧,将话剧剧种正式引进中国戏剧舞台。戏剧欣赏:京剧《虹霓关》京剧艺术的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京剧艺术获得了新生。各地建立京剧团和戏曲学校,传统题材和现代剧目在舞台上交相辉映,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提问:粉碎“四人帮”后,京剧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国设立了很多艺术奖项,主要有哪些?(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团;成立了“梅兰芳艺术研究会”,设立了“中国戏剧梅花奖”、京剧艺术专项大奖“梅兰芳金奖”等。)(二)地方戏剧介绍地方戏剧戏曲是广大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全国共有地方戏曲数百种,劳动人民通过戏文了解《三国》、《白蛇转》、《杨家将》的故事,受到传统文化和道德的熏陶。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濒临灭绝的剧种得到恢复和拯救。昆曲在《十五贯》的改编和重演下,恢复了生机,在昆曲的带动下,其它剧种也推陈出新,有了新的发展。2、提问:我们这边的戏曲名称是什么?3、欣赏戏曲:(1)昆曲《十五贯》 (2)《杨三姐告状》(三)知识窗阅读“知识窗”了解变脸的有关知识(四)大家谈结合你了解的三国人物,谈一谈京剧脸谱中,红、黑、白三色分别代表人物的什么?作为主色 ,表示忠勇义烈,比较典型的如关羽、姜维;用作副色,暗示人物命运 ,如蒋忠、马谡等;黑色 :象徵刚烈、勇猛、粗率、鲁莽 ,如包拯、李逵、张飞 ;白色: 象徵阴险、狡诈等性格 ,如曹操、董卓、赵高、秦桧、司马懿等。
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结
布置作业 历史填图册
板书设计 第二十四课 戏剧四大名旦戏曲的兴盛代表人物京剧艺术的新生地方戏剧地方戏剧的恢复和昌盛时期介绍京剧、昆曲等
教学后记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我国的国粹“京剧”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其它一些地方戏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eq \o\ac(○,订)
eq \o\ac(○,线)
eq \o\ac(○,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