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教学课件((共31张PPT+2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讲 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教学课件((共31张PPT+2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附属中学 张秀云
一、“四个全面”表述变化的背景
牛脾气犟、体型大、力气大,是古代劳动人民拉犁耕地的好帮手,为了防止耕牛劳累发脾气误伤人,也为了方便抓捕便于驯服,在日常的实践中就发现牛的鼻中隔薄而布满神经,只要牵住并刺激牛的鼻中隔可使牛感觉到痛而乖乖地听话。由此,后世产生了“牵牛要牵牛鼻子”的说法,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
2015年初,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规划,又要注重“牛鼻子”。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抉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二、四个全面表述的变化(2020年10月)
说说看:你知道为什么表述发生了变化吗?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性
2020-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2050),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发展的动力
增强社会活力
社会平稳运行的保障
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目标
举措
举措
举措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牛鼻子”
政治建设(民主)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
五位一体
文化建设(文明)
社会建设(和谐)
经济建设(富强)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
我们用建房子的比喻去形容“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相当于建设房子中的哪一环节吗?
古往今来话小康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小康的由来: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这里的“小康”是指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种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即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
1979年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到“小康”的说法。之后,邓小平围绕小康生活构想,提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实现)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已实现)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1990年
2000年
2050年
1980年
解决温饱
达到小康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伟大胜利
里程碑
奇迹
意 义
贫困
总体小康的发展历程
继往开来奔小康
同以往相比,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请大家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等方面的变化,主要从生活细节,例如:吃穿住行等方面谈谈我们生活的变化。
以前,物资匮乏,吃饭穿衣都要“凭票供应”。
如今,超市的食材,商场的衣物,种类繁多,供应充足,任人选购。

成就
穿
过去,居民居住条件简陋,出行方式单一。
如今,我们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出行也更加便捷高效。


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宏观上看,国家经济实力:
1978年 全年GDP3650亿元。
2018年 我国全年GDP迈上80万亿元人民币的台阶, 稳居世界第二。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成就
不足之处
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低水平
上学难问题
看病难问题
材料一:国家统计局显示,2017年中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均较上年下降。(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30%以下为富裕)
目前的小康基本上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
材料二: 截止到 2017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 8.88 亿人,但仅覆盖了我国接近 65%的人口。另外,环境污染问题、上学难看病就业难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解决。
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不全面
城市教学设施
山区教学条件
材料三:2017年中国已有九省超过一万美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目前,人均GDP最高为天津市,已经突破17万美元,最低的贵州省却只有27000多美元。
发展很不平衡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
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
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总体小康的特点(不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十八大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分别是:
经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政治: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文化: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社会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3)工业化基本实现
7)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6)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5)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4)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2)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3)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4)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基本实现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
(4)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5)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思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全面同时建设小康社会,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有快有慢
全面小康≠同时同步小康
不平衡性: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金融、地方债务、信息安全、社会稳定等领域都存在风险隐患,必须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防止外部风险演化为内部风险、金融风险演化为政治社会风险、个别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其要义在于精准,其具体内容就是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绿色发展。
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作业布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加详尽地描绘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的远景目标:P76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Lishi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