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通用技术高考分析及复习策略2012.4(105张幻灯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通用技术高考分析及复习策略2012.4(105张幻灯片)

资源简介

(共107张PPT)
浙江省通用技术近五次
高考试卷分析及复习策略
常山一中 饶正海
一、试卷结构分析
试卷总共27题,共8页,满分值共100分,其中必修一约53分,必修二约47分。全卷共分两卷,第Ⅰ卷选择题20题,共40分,占40%,第Ⅱ卷主观题7题,共60分,占60%。
二、浙江省近5次高考考点内容、分值分布
主题 考试内容及要求 2010年3月 2010年9月 2011年3月 2011年9月 2012年3月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一. 技 术 及 其 性 质 技术与人1 23 1 利用技术解放人
技术与自然2 1 2 低碳经济 1 2 “蛟龙号”与自然关系 1 2 1升车的设计与环保 1 2 利用技术发展新能源 1 2 高温煤气循环利用
技术的性质1 3 2 口香糖污渍清除器
人机关系含义1 2 2 椅子座面的人机关系 2 2 容量可调的勺子(目标)
人机关系目标2 24 6 武广高铁评价 23 6 立体快巴评价 23 6 儿童安全座椅评价 23 3 自动铺砖机评价 22 4 恒温燃气热水器评价
人机关系实现1 2 2 世博会机器人 2 2 汽车反光条 2 2 盲人阅读器
分值 10 10 10 8 10
浙江省近5次高考考点内容、分值分布
主题 考试内容及要求 2010年3月 2010年9月 2011年3月 2011年9月 2012年3月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二. 设 计 的 过 程 设计分析三要素2 4 2 笔记本电脑桌设计 4 2 山核桃碎壳机设计 4 2 简易开瓶器设计 3 2 楼道自动照明装置设计 12 2 毛巾架方案选择
材料与标准件1 5 2 连接方式中材料选择
一般原则2 3 2 带手把的碗 3 2 LED台灯的评价 3 2 一般原则的选择 4、 2 原则选择 4 2 太阳能路灯
23 2 原则选择 22 2 原则选择
零件加工工艺0 22 6 加工方头和孔 22 6 加工方形钢板连接
常用工具设备的选择与使用2 6 2 攻丝的加工工具 22 3 金工工具选择 9 2 金工工具选择
6 2 木工工具选择
工艺选择操作2 5 2 薄铁板加工事项 7 2 金属小挂件的加工 10 2 加工工艺选择 6 2 锉削工艺
分值 12 14 11 10 8
浙江省近5次高考考点内容、分值分布
主题 考试内容及要求 2010年3月 2010年9月 2011年3月 2011年9月 2012年3月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三.设 计 的 交 流(技术语言) 常见技术图样 7 2 电子线路图
三视图识读 6 2 形状判断 9 2 主视图判断 8 2 三视图识读 7 2 三视图识读 7 2 绘制主视图判断
8 2 俯视图判断
三视图绘制 21 6 补线 21 6 补线 21 6 补线 21 6 补线 21 6 补线
简单草图绘制 27 7 绘制设计草图 27 7 绘制设计草图 27 7 绘制设计草图 27 7 绘制设计草图 27 7 绘制设计草图
尺寸标注 27 3 设计草图标注尺寸 27 3 设计草图标注尺寸 27 3 设计草图标注尺寸 27 3 设计草图标注尺寸 27 3 设计草图标注尺寸
8 2 尺寸标注正确性判断 9 2 尺寸标注正确性判断 8 2 尺寸标注正确性判断 8 2 尺寸标注正确性判断
分值 22 20 20 20 20
浙江省近5次高考考点内容、分值分布
主题 考试内容及要求 2010年3月 2010年9月 2011年3月 2011年9月 2012年3月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四. 设 计 的 评 价 技术试验方法1
简单技术试验的设计2 10 2 摇椅摇摆范围测试 10 2 微型风扇性能测试 10 2 台灯技术试验选择 5 2 保温杯性能试验 9 2 木质地板硬度试验
26 8 起重机稳定性测试 26 8 双人秋千稳定强度测试 26 8 桥梁模型稳定强度测试 26 8 跨栏架稳定性试验 26 8 显示器支架稳定强度试验
技术试验报告2
过程评价1
最终产品评价2 9 2 餐具架的评价 5 2 电脑桌椅的评价 7 2 帽檐上的照明灯 6 2 复读机的评价 5 2 儿童跳高架
10 2 食品保鲜盒
分值 12 12 12 12 14
浙江省近5次高考考点内容、分值分布
主题 考试内容及要求 2010年3月 2010年9月 2011年3月 2011年9月 2012年3月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五. 结 构 与 设 计 含义与类型1 13 2 壳体结构判断
受力形式1 13 2 路灯的吊杆与立柱受力 13 2 样冲锤头锤柄的受力 11 2 手动抽水机活塞杆受力
强度2 12 2 铰连接 11 2 小凳强度试验 12 2 铰连接 11 2 铆连接 23 2 内燃机装配中连接方式
13 2 书报架连接方式 26 2 提高支撑臂强度措施
26 2 提高桥梁强度措施
22 1 铰连接
26 2 提高双人秋千强度措施
稳定性2 11 2 欹器稳定性分析 12 2 轮椅稳定性措施 11 2 人字梯稳定性措施 12 2 叉车稳定性措施 13 2 移动脚手架稳定性措施
26 4 提高起重机稳定性措施 26 2 双人秋千稳定性措施 26 2 提高模型梁稳定性措施 26 4 提高跨栏架稳定性措施 26 2 提高支架稳定性措施
设计方案与功能 27 8 多功能厨房用具架 27 8 简易小书架 27 8 多功能整理柜 27 8 多功能支架 27 8 墙壁上的儿童餐桌
欣赏
分值 18 18 18 19 18
浙江省近5次高考考点内容、分值分布
主题 考试内容及要求 2010年3月 2010年9月 2011年3月 2011年9月 2012年3月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六. 流 程 与 设 计 含义与意义1 15 2 线路检修流程分析 14 2 产品开发流程的意见
时序与环节1 15 2 自动售票机售票流程 22 2 小车转向轮装配时序 14 2 汽车保养流程
加工流程识读与绘制补全2 14 2 加工螺纹孔 15 2 U型螺栓螺母加工 14 2 连接片加工 15 2 样冲加工 23 4 内燃机活塞与连杆装配
22 3 连接片加工 22 3 小车转向轮装配
流程优化主要内容1 14 2 现代物流模式优化 15 2 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优化
简单流程的优化2
分值 4 4 7 9 8
浙江省近5次高考考点内容、分值分布
主题 考试内容及要求 2010年3月 2010年9月 2011年3月 2011年9月 2012年3月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七. 系 统 与 设 计 系统含义及划分1 16 2 自行车传动子系统构成 17 2 家庭用电系统划分
24 5 家用电饭锅组成 24 6 停车收费系统组成 24 4 家庭安全报警系统组成
基本特性2 16 2 “阳光谷”系统 24 1 家用电饭锅的老化 16 2 “7.23”动车事故 16 2 四轮驱动越野车适应性
24 2 家庭报警系统探测器
分析及主要原则2 16 2 楼房倒塌分析 17 2 带照明功能雨伞分析
简单系统设计与优化方案2 23 6 中国馆优化措施 24 6 新能源实验系统设计
影响优化的因素及措施1 17 2 舟山跨海大桥优化 17 2 沪杭高速的优化措施 17 2 建筑系统的节能措施
分值 10 10 10 10 10
浙江省近5次高考考点内容、分值分布
主题 考试内容及要求 2010年3月 2010年9月 2011年3月 2011年9月 2012年3月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八.控 制 与 设 计 含义1
手段与应用1 18 2 双缸洗衣机∕手段 18 2 婴幼儿耳测温器∕手段 18 2 电水壶保温系统∕手段 18 2 太阳能饭盒温度∕手段
开环控制系统组成2 19 2 自动取汤机器件选择 19 2 垃圾控制系统判断 18 2 感应水龙头组成判断
19 2 拉线定时台灯组成判断
闭环控制系统组成2 19 2 电热水器温度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方框图2 25 6 高层楼房自动稳压供水系统 25 6 农业灌溉控制系统 25 6 汽车定速巡航控制系统 25 6 数控机床的位置控制系统 25 6 风力发电机风轮方向的控制系统
干扰因素 19 2 监控摄像系统 20 2 恒温式燃气热水器
功能模拟与黑箱 20 2 智能机器人 20 2 医疗诊断 20 2 工程师听诊故障 20 2 各类故障的诊断
分值 12 12 12 12 12
浙江省近5次高考考点内容、分值分布汇总
分值
主题 2010年3月 2010年9月 2011年3月 2011年9月 2012年3月
技术及其性质 10 10 10 8 10
设计的过程 12 14 11 10 8
设计的交流 22 20 20 20 20
设计的评价 12 12 12 12 14
结构与设计 18 18 18 19 18
流程与设计 4 4 7 9 8
系统与设计 10 10 10 10 10
控制与设计 12 12 12 12 12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通过对考纲和近5年的高考真题分析,可以得出历次高考中重合度较高的知识点如下:
三、高考重合度较高的考点内容分析
一、技术及其性质 :
1.技术的价值(2)
2.技术性质(2)近3次有
3.人机关系的目标与实现(6、8)
二、设计过程 :
1.设计分析三要素(2)
2.设计的一般原则(2、4)
3.常用工具设备及木工、金工加工工艺(4)
四、设计的评价 :
1.技术试验方案的选择(2)
2.技术试验方案的设计(8)
3.最终产品的评价(2、4)
三、技术的交流(技术语言) :
1.三视图的识读(2)
2.三视图补线(6)
3.尺寸标注的正确性判断(2)
4.标注尺寸(3)
5.设计草图的绘制(7)
六、流程与设计 :
1.时序与环节的理解(2)
2.加工或组装工艺的设计或补全(4)
3.流程的优化措施(2)
五、结构与设计 :
1.结构的受力形式判断(2)
2.优化强度和稳定性的措施(8)
3.结构功能的实现,材料或连接方式的选择,特色创新(8)
七、系统与设计 :
1.系统的组成(2)
2.系统的划分(4、6)
3.系统的基本特性(2、4)
4.系统的设计方案(6)近3次无
八、控制与设计 :
1.控制手段判断(2)
2.开(闭)环控制系统组成成分判断(2、4)
3.控制系统方框图补全(6)
4.功能模拟或黑箱方法(2)
四、高考复习的策略探究
一、让学生回归教材,加深理解,建构知识网络
一辆汽车的思考?
我是怎样产生的?
我该怎样描述自己呢?
人们会怎样评价我呢?
结构
系统
控制系统
草图、效果图、文本
三视图、电子线路图
工艺与流程
设计的过程
技术的性质
设计的原则
我的价值
人机关系
技术试验设计
定义、受力形式
稳固性、欣赏、
功能的实现
定义、组成及划分
基本特性、分析原则
及优化
定义、控制手段
控制系统方框图
干扰因素、功能模拟
与黑箱方法
重点难点一:技术语言
二、专题复习,掌握重点,克服难点
1.草图绘制,特别是连接处的绘制,关系到功能的实现
策略:
①提供常见的铰连接、刚连接图片,让学生临摹
②强化学生学会画正等轴测图
③规范学生尺寸标注
2.三视图的识读与补线
策略:
①通过模型模拟投影,动画演示等增强学生对三视图成因的理解,内化“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九字口诀
②专项练习,“宽相等”可以用“量”的方法
3.技术试验方法选择与方案设计
策略:规范答题
重点难点三:提高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方案设计
策略:
提供实例,增加积累(在设计题中已讲过)
重点难点二:技术及其性质,设计的过程与原则、评价
策略:
此类知识点多出在评价题和选择题中,一般难度不大,提供一些实例和真题练习,增加理解
重点难点四:系统的组成和特性,系统的分析和优化
策略:
提供实例和真题,提高学生对以下概念的区分能力:
整体性与相关性的区分,动态性与环境适应性的区分,
科学性与综合性的区分,约束条件与影响系统优化的
因素的区分
重点难点五:金工工具与设备的使用,加工工艺的选择
策略:
尽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操作,加工一个小铁锤或其它
重点难点六:流程内在规律的感悟,时序只能讲改变,不能讲
增减
策略:多质疑,多讨论
1.金属加工时,先锯割还是先钻孔
2.淬火应排在什么位置好
3.倒角与攻丝、钻孔的先后顺序?
4.木工加工时先刨平还是先锯割?
学生暴露的问题:审题能力欠佳,不会分析控制过程。
原因:平时训练不注意;审题用时不够,匆忙、马虎。
对策:
①平时讲解习题时强调关键词句的寻找,引导审题思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②做题时审清题意,图文对照,先找对象,再找检测输出量的装置,利用倒推法找出其它成分。
③利用实物演示控制过程(如小勇控制屋),加深理解
④加强对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等控制组件的概念教学和区分。
注意几点:
1.注意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2.注意控制系统的逻辑组成和名称。
3.几个名词的理解:干扰 反馈 功能模拟 黑箱方法
重点难点七: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方框图补全
关于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的区分:
一、控制器的特点 1.有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有两个以上的选择,根据输入的信息,能确定其中之一。如果不具备判断和决策能力,就不能称控制器了。 2.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如放大或转换等,并发出控制命令。
二、执行器 执行器也会对信号进行处理,如放大或转换,执行器与控制器的最大区别在于没有判断决策能力。其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三、被控对象 被控对象的确定,与下列因素有关: 1.设计控制的目的。 2. 控制量到输出量之间的信息传递。 3. 检测装置所检测的量(输出量)所涉及的对象。
三、分类练习,模拟测试,培养应试能力
技术高考中选择题20题共40分,考查的是技
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选择题共7题共60分,
分数高且集中,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和综合应用能
力。通过分类练习,既可以使学生对主观题不生
疏,也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答题方法和技巧。
教师讲题时,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答题规范。
(2011.3)如图所示为某校学生宿舍,李刚看到学习、生活用品摆放零乱,于是他准备设计一款放在床下的多功能整理柜,提出以下设计要求:
A.合理利用床下空间; B.能将学习用品、鞋子、其它生活用品分开存放; C.便于存取物品,便于打扫卫生。 请你根据设计要求,帮助李刚完成以下任务: ⑴ 画出设计草图,必要时用文字说明; ⑵ 标注长、宽、高等主要尺寸; ⑶ 说明你所采用的主要材料和相应的连接方式; ⑷ 说出你的设计方案中有创意的两个特色。
评分标准:
⑴ ①画出柜子具有立体感(3分)
②体现能分开存放、便于存取、便于打扫卫生、合理利用空间(2分)
③画出图像清晰、美观,且能较好的体现细节(2分)
画出草图潦草,且没有符合① ② ③的得1分
画出三视图得零分,评分时适当可作综合考虑。
⑵标出合理的长、宽、高各得1分,
合理的长:50—200厘米,宽:40—100厘米,高:20—60厘米
没有标单位的默认单位是毫米,
如果以文字形式叙述长宽高且合理的得2分,
若画成三视图的,该步仍可以得分。
⑶写出材料(2分) ,写出相应的连接方式(2分) ,
要求连接方式与材料相吻合,
连接方式中有错别字的扣1分。
常见材料 合适连接方式 不合适连接方式
木材 钉接、榫接、铆接、黏结、合页连接等 焊接等
塑料 铆接、黏结等 钉接、榫接等
钢、铁 焊接、铆接、黏结、螺栓螺母连接等 榫接等
铝 铆接、黏结、螺栓螺母连接等 焊接、榫接等
⑷写出一个具体的特色(2分),两个具体的特色(4分) ,
只是笼统的叙述不得分。
笼统的如:美观、实用、环保、可拆装等;
具体的如:在旁边装一个茶杯架,可以放茶杯;装有轮子,方便移动等;
但与设计要求重复的,如装有隔板,可分类放置等不得分。
2.李明的家的卧室空间有限,而他又想要一个落地式大书架和一张学习用的桌子,现在请你帮他设计一款整合桌子的书架,设计要求为:
A.充分利用空间,
B. 书本存取方便,当桌子打开时不影响取放书柜上的书本
请你根据上述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 画出设计草图,必要时用文字说明 ;
(2) 标注长、宽、高及相应尺寸;
(3) 说明你设计使用的主要材料,及相应的连接方式;
(4) 说明你设计的方案中除了节省空间之外的两个有创意的特色。
27.在汶川大地震中,张明同学因腿部受伤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于刚同学为他设计了一张适合于在床上看书,写作业的小书桌(见附图页)。
(1)请分析该小书桌的设计是如何实现桌面角度可调节的?
(2)请你帮助张明同学重新设计一张小书桌,设计要求: A.适合于放在长×宽为2000mm×1200mm的床上;
B.桌面角度可调节,角度调节方案不要与本题给定的图例完全相同;
C.桌脚可以调节。
请画出设计草图,标出长、宽、高尺寸,并说明你的设计方案中,是如
何解决桌面角度和桌脚可调
节问题的?
(3) 请说出你的设计方案
中除桌面角度和桌脚可调节
之外的两个特色。
实际操作评分细则:
评分标准:
(1)采用可调的铁支撑架和书桌横档上的凹槽相配合(2分) 关键字:支撑架;铰连接;凹槽(纹路、条纹、
档位、U型),点到关键字的各给1分(如:支撑架、凹槽)
(2)画出桌子草图基本框架得3分(与试题设计相仿不得分);草图能能体现立体形状得1分;体现细节得1分;标出长、宽、高尺寸(长度尺寸不超过1200mm)各得1分,共3分;桌脚可调的方案合理得2分;桌面角度可调的方案合理得2分。
(3)共4分,说出一个合理的特色得2分,最多得4分。
常见特色关键字:有放杯子的地方;防笔等掉落的槽、书夹;装有台灯,供晚上学习;小抽屉等可放书、小物件;有挂钩;
桌面画有图案并说明的;桌角圆弧状确保安全说明的;桌脚
包有软质材料的以保护被子、床的;桌脚增大落地面积、增
加稳定性的;外观设计独特,画出并说明的等等。
注意:
特色非特点(床占空间小、新颖、可折叠【未说明】、美观、
刷漆、实用、稳定、牢固、价格低、木材或钢材做等不给分)。
08卷第1小题共2分:有些考生把铰连接说成刚连接、铆接等等,还有未焊接。 支撑架和凹槽:铁圈、铁杆、U型结构、U型装置、纹路、条纹、档位、支撑点、凹凸点、凸点、木条锯割点、木条锯纹等等。
08卷第2小题 共12分:
A.草图等,5分 (A)草图不能表达小桌子形状或其它平面图,基本不得分,除非有尺寸标注分。(B)有些学生干脆没有图,这样即使桌脚和桌面的可调方案写得很好也会扣分。
B. 尺寸,3分 学生的扣分点较多都是尺寸标注有问题。
如果在图的边上用文字写出长、宽、高,一律不得分。
其次,尺寸标注三要素不完整,总共扣1分。
第三,桌子的长度宽度高度有情境限制。
学生对于尺寸大小空间概念很弱(有学生把尺寸标成长2000m、宽1200m)
学生错误情况分析
C.桌脚和桌面的可调方案 4分
桌脚和桌面的可调方案,要把桌脚和桌面角度的调节装置在草图中清晰的表示出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要求他们用文字进行补充说明。因为题目要求“说明你的设计方案中,是如何解决桌面角度和桌脚可调节问题的?”
若在图中能把调节装置清晰的画出来再用文字清楚的表达出来都给满分。
画一个“按钮”、“调高器”、“调节器”等“万能装置”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却没有具体的文字补充说明。或者文字说明是按这个按钮就可实现桌脚或桌面可调节,或者说可以自动控制桌面角度和桌脚高度。
所以要有方案的文字说明,文字与图形相互印证。
第3小题分析。特色,4分
特色说明扣分多。
桌子的特色应该是除桌子基本功能之外的功能或者是创意,例如,“桌面上可以放书、笔”、“桌子很稳定”、“桌子上可放台灯”等等不得分。
特色也要图形与文字相互印证; 不要凭空说。
学生试卷情况说明
没有按要求答题,没有用黑色笔描黑图形
(2009.3)27.某中学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畚箕中的垃圾容易被风吹出。为解决这一问题,从网上收集到2个可供参考的产品图片(如图所示)。
(1)请分别指出这2个产品是如何实现防风功能的?
(2)请你为学校重新设计一个具有防风功能的畚箕,设计要求如下:
A.尺寸大小适合中学生使用;B.防风装置具有新的创意;C.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和便于制作。
①画出你的设计草图,必要时用文字说明;
②在草图上标出畚箕的长、宽、高尺寸,指明各部分所用的材料;
③说明你的设计方案是如何实现防风功能的;
④说明你的设计方案中除防风功能以外的两个特色。
第27题评分细则:高考设计题评分标准
1(4分)图A中说明有盖或封闭或加档板(均给2分);图B中说明有盖或封闭或加档板(均给2分)
2(1)(4分)只要画出图形的至少给2分。若画成其他图形的,不论有否立体感,都给2分;若画成畚箕的,比较详细但无立体感(给3分);画出像畚箕的,比较详细且有立体感的(给4分);
(2)(4分)标注出长、宽、高且有数据各给1分,若标注长宽高不在5厘米到1米范围内或没标注单位的,在上述得分基础上总共只1分;不管什么部分,只要注明材料的(就给1分);
(3)(2分)能清楚表述畚箕如何防风的(给2分);若画成其他的,若能合理清楚表述防风的(给2分);若表述不够清楚的或只写加盖的(给1分);
(4)(4分)要具体写出防风功能以外的两个特色,以体现功能性为主(写出一个给2分),若只写抽象(例如:美观、实用、便于携带、成本低、稳定性好)(给2分);若既写对了一个具体的,又写出了抽象的也只得2分。
特色的表述同样要求:观点+理由,那种“美观、很经济、非常实用”等表述在复习时一定要纠正。
(2012.3)赵明准备在餐厅墙边制作一个儿童餐桌,设计要求如下:
(A)方便3-6岁的儿童就餐
(B)餐桌固定在一面墙上,桌面可翻转,就餐时展开,不用时放下,以节省空间
(C)连接和支撑结构可靠,使用安全
赵明从网上收集到一款简易餐桌可供参考(如图所示),请你根据上述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画出设计草图,必要时用文字说明;
(2)标注长、宽、高三个外形尺寸;
(3)说明你设计的儿童餐桌是如何实现桌面展开和收放的;
(4)说明你的设计方案中有创意的两个特色。
参考图例
设计题要灌输设计分析的思想。
在设计题中,设计分析很关键,本卷虽没有直接要求考生进行人物环境的设计分析,但实际上让考生叙述所给方案的实现,也是一种设计分析。
在设计分析中要强调如何实现自己的方案,很多考生都知道作品要做得创新、美观、安全,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实现。
评卷后的启示1:注意事项
全部用电子阅卷。扫描到电脑上:注意字迹清楚,用黑笔; 用其它笔(铅笔)画图,要描黑。
要在规定的区域内答题。(容易失分的问题:如用笔不规范,书写越位严重,答案超出答题范围机器扫描不进去。)
审题,非常关键。(特别要注意审题,不要被人抓把柄:比如首次高考:1.标尺寸不要写,要标注;2.角度与高度可调节,要有方案的文字说明,文字与图形相互印证,形成证据链;3.角度与高度之外的特色,也要图形与文字相互印证;不要凭空说:结构新颖、人机关系好、新材料、方便携带、经济等。)
准确:改卷,速度快,几秒的事情,若是写了很多,可能把关键字给隐藏了(答题)。
如果要求你写两点, 而你可能写三点, 注意要把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写在前面(答题)。
评卷后的启示2:关注问题
回顾整个评卷过程,有以下几个细节值得关注:
答卷的规范问题:
(1)表现为表达不清,文字表达笑话太多。比如:把桌子放在书里等。
(2)书写不规范(字太小,字体潦草,字写得歪歪扭扭); 答题语言不够规范,不用题中给出的专业术语,口语化严重,或错字随处可见。如桌脚--桌角,抽屉--抽递。
(3)同学们画图异想天开,无中生有,让人摸不着头脑。
图画不好, 印象分很差很差。
(4)很多绘图好的学生标注三分损失惨重:或遗忘,或不标注只写文字,或单位搞错,比如长600米等等。这里长宽高分别有三分。所以我们要关注学生标注的规范与准确。
(5)卷面看了让人不舒服,答卷找不准点,或者画蛇添足,或者颠三倒四,或者废话连篇,很多分数无谓流失。
(6)读题不准,答非所问。
(7)由于试卷量比较大,时间紧,所以要求学生一定得想办法让答卷有层次感,清爽易读。
(09.9)根据轴测图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评分标准
⑴主视图1分:要求位置正确,虚线
⑵俯视图2分:每条1分
若都画成虚线,位置正确:0分
2短线只要出一条:0分;
2短线中间无断开:0分
⑶左视图3分:
实线一条:1分
孔2条虚线给2分:大小合适、高度合适;
若画实线:给1分
若高度或大小超出较多,给1分
(2009.3)根据立体图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2010.3)根据轴测图,补全三视图中缺少的图线。
(2010.9)根据轴测图,补全三视图中缺少的图线。
(2012.3)根据立体图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09.9)图示为某公司简易不锈钢晒衣架广告,两个人挂在衣架上以示其牢固,若要求晒衣架每面能承重40kg,请你设计一个简易试验方案,检验该晒衣架的强度和稳定性。
(1)分别用示意图表示试验方法,必要时用文字说明(给定待测晒衣架1个,10kg铁砣若干,坚固绳索若干)。
(2)如果该晒衣架强度不够,可能损坏的部位有哪些?
(3)如果该晒衣架稳定性不够,请提出改进措施。
(1)8分。逐个往晒衣架两边悬挂铁砣,增加到40kg,观察有无明显变形并记录。
逐个往晒衣架单边悬挂铁砣,增加到40kg,观察有无侧翻并记录。
(2)2分。支柱的连接处,两支柱的交叉连接处,两支柱下方的拉紧索。
(3)2分。将两
支柱的交叉连
接点往上移,
使重心落
在支撑范
围内。
2009.09
评分标准:
每个示意图3分,每项说明1分
(2010.3)26.如图所示为一款起重机模型,要求确定平衡块质量并测试该模型的起吊能力。现提供不同质量的砝码和平衡块若干,请设计简易试验方案,在给定的结构示意图上表示试验方法和说明主要步骤(起重机模型有足够的强度,不考虑模型的旋转和重物的升降),并回答问题。
(1)在没有起吊重物的情况下,确定该模型平衡块的
最大质量。 (2)在已经安装合适平衡块的情况下,测试该模型的
最大起吊质量。 (3)如果要提高该模型的稳定性,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写出二种具体措施)? (4)如果平衡臂加长,那么平衡块质量应该加大还是
减小(回答“加大”或“减小”)?
(2011.3)26.如图所示是某校学生设计制作的桥梁模型。现要求测试该模型的稳定性和强度,提供不同质量的砝码若干,请设计简易试验方案,并回答问题。
(1)进行模型的稳定性试验,确定模型不发生翻转时所能随的最大载荷(在给定示意图上表示试验方法,用文字说明主要步骤)。
(2)进行模型的强度试验,确定模型中部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在给定的示意图上表示试验方法,用文字说明主要步骤)。
(3)如果要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 (①缩短桥梁两端伸出部分的长度;②增大桥梁两端伸出部分的长度;③两端增加桥墩;④减小桥面宽度。从中选择两项,将序号填入“ ▲ ”处)。
(4)如果要提高模型中部的强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 (①增加桥面木板的厚度;②增大桥墩之间的距离;③降低桥的高度;④选用高强度的材料。从中选择两项,将序号填入“ ▲ ”处)。
26.(1)
如:在模型的一端逐渐加载,直至模型发生翻转,记录模型翻转前的砝码质量。
(2)
如:在模型的中间位置逐渐加载,直至模型发生破坏,记录模型破坏前的砝码质量。
(3)①;③。(顺序不限)
(4)①;④。(顺序不限)
评分参考
⑴示意图中砝码必须放置(或悬挂)在模型的某一端(或一侧);
⑵文字描述中意思对了给分,如(离地、翘起、翻转等);
⑶图中砝码需放置(或悬挂)在桥中部;
⑷文字描述中意思对了给分,但必须是“破坏”“断裂”“塌陷”等破坏性词语,如用“形变”“弯曲”等词为错。
(2012.3)某企业生产如图所示的计算机显示器支架,可安装两只显示器。该支架由底座、立柱、支撑臂和显示器固定板组成,两只支撑臂均可绕立柱旋转,以调整显示器的角度。为了测试该显示器支架的承载能力,现提供钩码若干,请设计简易试验方案,并回答问题。
(1)进行支架的稳定性试验,请画出试验方案示意图,用文字说明主要试验步骤;
(2)进行支架的强度试验,请画出试验方案示意图,用文字说明主要试验步骤;
(3)如果要提高支架的稳定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两项,将序号填写在“ ”处)
①增加立柱的高度;②减小支撑臂的长度;③增加支撑臂的长度;④增加底座的直径。
(4)如果要搞高支撑臂的强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两项,将序号填写在“ ”处)
①增加支撑臂的截面积;
②增加支撑臂的长度;
③减小支撑臂的长度;
④减小立柱的高度。
【例1】(2010年3月浙江省高考)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下列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展现了技术的美好未来,使人们不再担忧技术的负面作用
A.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B.加快了新能源的开发,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
C.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展现了技术的美好未来,使人们不再担忧技术的负面作用
【分析】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并不能说不再担忧技术的负面作用。【答案】D
【例2】(2009年3月浙江省高考)我国无线通讯网络由于使用外国的技术,每年要支付巨额的费用。目前新建的3G无线通讯网络,我国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外汇。这个案例说明技术具有
A.整体性 B.相关性
C.两面性 D.专利性
【分析】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技术的性质的理解。在本案例中,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我国无线通讯网络之前由于使用国外技术需要支付巨额费用,现新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无线通讯网络,可以节省大量的外汇。说明了专利性的重要性。
【答案】D
【例3】(2009年9月浙江省高考)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下面有关知识产权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知识产权制度不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的垄断
B.所有技术产品都可以申请到专利权
C.所有技术产品都需要申请权利权
D.知识产权制度能使发明创造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分析】知识产权制度是智力成果所有人在一定的期限内依法对其智力成果享有独占性,并受到保护的法律制度。没有权利人的许可,任何人都不得擅自使用其智力成果。实施知识产权制度,可以起到激励创新,保护人们的智力劳动成果,并促进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它是一种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一种激励和保护机制。【答案】D
公交车上的人机关系
【例4】(2009年9月浙江省高考)目前,汽车一般都配备了安全气囊,有的汽车还配备了碰撞响应式颈部保护头枕。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这些设计的作用是
A.提高车速,方便操作
B.更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C.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D.碰撞时保护乘驾人员
【分析】主要考查人机关系的目标,安全气囊的作用是在汽车发生事故时保护乘驾人员,减少受到的伤害。
【答案】D
【例5】(2010年3月浙江省高考)如图所示为一款带手把的碗。手把的设计主要体现了设计的
A.经济原则
B.美观原则
C.实用原则
D.技术规范原则
【分析】设计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设计师的种种设计总有他的理由所在,只是不同的产品设计所考虑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带手把的碗比较好拿,所以更加方便使用,应该是符合实用这个最基本的原则。
【答案】C
【例6】某厂家将锅的长手柄设计成可拆卸式,以减少包装体积,节省运输空间。该可拆卸式手柄的设计体现了设计的
A.经济原则
B.美观原则
C.技术规范原则
D.道德原则
【分析】本题考查设计的一般原则。厂家将锅的长手柄设计成可拆卸式应该属于技术创新;在减少包装体积的同时,节省了运输空间,即减少了运输成本,符合经济原则。
【答案】A
【变式训练】1.(2009年3月浙江省高考)一些包装袋的侧边设有便于撕开的缺口,此设计体现了设计的
A.实用原则 B.美观原则
C.可持续发展原则 D.经济原则
【例7】(2010年3月浙江省高考)武广高速铁路是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km的客运专线,它有以下特点:①时速是目前世界高速铁路商业运营的最高速度;②车内宽敞、明亮、通透;③振动和噪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④在路基面和地基中埋设仪器,精确测量路基变形,并能自动报警;⑤列车上装有速度检测装置,能够向旅客实时显示列车运行速度;⑥车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可自动调节,座椅可旋转;⑦运行控制系统能够保证前后列车有必要的安全距离,有效防止列车追尾事故;⑧超大载客量,发车时间间隔短,年旅客输送量可达数亿次。
请根据上述特点回答以下问题:
(1)实现了人机关系高效目标的有 、 ;
(2)实现了人机关系安全目标的有 、 ;
(3)实现了人机关系舒适目标的有 、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高效是指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两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舒适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安全是指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
【答案】(1)①⑧(2)④⑦(3)②⑥
【例8】(2009年3月浙江省高考)现普通折叠自行车通常采用车架中部折叠方式,如图所示的折叠电动自行车改为后轮和车座同时反向折叠,使折叠后尺寸更小。采用具有国内发明专利的超小型轮式电机,减小了车的体积与质量。该车具有电动和人力两种驱动方式,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车架采用可回收的铝合金材料,座垫、车轮、踏脚等均采用标准件。该车的限速功能符合行业标准。请从设计原则的角度评价:
(1)该产品在哪些方面体现了
设计的创新原则?
(2)该产品在哪些方面体现了
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
(3)该产品在哪些方面体现了
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答案】
(1)采用后轮和车座同时反向折叠的方式来折叠电动自行车与采用国内发明专利的超小型轮式电机体现了设计的创新原则。
(2)采用坐垫、车轮、踏脚等通用件与该车具有限速功能体现了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
(3)采用可回收的铝合金材料与具有电动和人力两种驱动体现了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2010.9)北京将要试运行的“立体快巴”(如图所示)有望减少交通拥堵。这种“立体快巴”上层搭载乘客,底层供小汽车通行。“立体快巴”的设计有以下特点:①融合了公交、轻轨、地铁的主要功能;②提高道路利用率,减少交通拥堵;③综合成本仅是地铁的10%左右;④使用电能和太阳能两种能源;⑤能挂多节车厢,载客量大;⑥底层装有照明灯,小汽车在里面行驶,不会影响汽车视线;⑦车体采用新型环保材料;⑧设置雷达扫描系统,当小汽车在行驶中接近快巴内壁时,声和光同时报警。请根据上述特点回答以下问题(在“__▲__”处填写合适的序号):
(1)以实现人机关系高效目标的有_▲__、__▲__; (2)以实现人机关系安全目标的有__▲__、__▲_; (3)体现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有_▲_、_▲_。
(1)② ⑤ (2)⑥ ⑧ (3)④ ⑦
1.如图所示的可变色发光门把手,红色表示“工作中,请稍候”,绿色表示“空闲中,可以进来”,来访者可以根据门把手的颜色选择等候或者进去。该设计主要考虑到( )
A.更好地实现安全的目标
B.更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要求
C.更好地实现健康的目标
D.更方便地传递信息
2008.10
2.为了更好的预防交通事故的产生,交通部门规定所有货车(包括厢式车和小型货车)必须在车身尾部及侧部粘贴反光条(如图所示),从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该规定主要考虑了( )
A.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B.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C.信息的交互
D.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
3.我国自行设计、集成创新、拥有自主产权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世界首个设计下潜深度为3700米的载人潜水器,这意味着该潜水器可以在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领域使用,目前“蛟龙号”下潜深度已经达到3759米。下列关于“蛟龙号”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蛟龙号”的相关技术已经受到专利保护
B. “蛟龙号”的研发成功,扩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
C. “蛟龙号”的研发成功,促进人类进一步认识海洋世界
D. “蛟龙号”的研发成功,人类就有取之不竭的海洋资源
4.为了更好的预防交通事故的产生,交通部门规定所有货车(包括厢式车和小型货车)必须在车身尾部及侧部粘贴反光条(如图所示),从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该规定主要考虑了
A.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B.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C.信息的交互 D.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
(2010.9)某中学新能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新能源实验系统(如图所示),系统由光伏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交流电灯组成。
(1)将上述系统用下面方框图表示,在方框中“ ”处填写系统中的相应内容:
(2)兴趣小组同学发现该系统不能存储电能,他们购买了蓄电池组(直流电源),并设计了以下两种蓄电池组接入方案,其中正确的方案是(填写A或B)。
(1)①光伏发电装置 ②风力发电装置 ③逆变器
④交流电灯 (①和②答案可互换) (2)B
(2010.3)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如图所示)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采用了以下优化措施: ①主体建筑层叠出挑,“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②主体建筑的挑出层,为下层空间遮阳节能;③大厅东西南北皆可通风,让人感到有适直的气流;④观景台采用了太阳能薄膜,把阳光转化为电能;⑤所有管线被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⑥外墙材料为无放射、光污染的绿色产品;⑦顶层有雨水收集系统,净化后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⑧采用全息影像技术,记录和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影像;⑨采用大型LED电子显示屏,及时向观众发布信息。请对中国馆的优化措施进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在“ ▲ ”处填写合适的序号): (1)以便于信息交互为优化目标的措
施有 ▲ 、 ▲
(2)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优化目标的
措施有 ▲ 、 ▲ 、 ▲ 、 ▲
(1)⑧⑨(2)②④⑥⑦
(09.9)某城市为了提升其形象,将公交车站牌与其它影音设备结合,组成智能化公交车站信息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中采取了以下优化措施:①配备液晶电视;②配备公交车位置和到站时间的动态显示装置;③采用36伏安全电压;④减小站牌尺寸;⑤站牌上设置相应的盲文;⑥配备语音播报装置;⑦安装太阳能电池;⑧外壳采用圆角设计。请对公交车站信息装置的优化措施进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在 处填写合适措施的编号):
(1)以安全为目标的优化措施是: 、 。
(2)以提高信息交互效率为优化措施是:
、 、 、 。
(1)3,8(2)1,2,5,6
(09.3)某挖掘机生产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对挖掘机的动力系统、行走系统、挖掘系统、控制系统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分析和优化,从产品设计、加工工艺、生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1.优化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2.改进行走系统,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 3.增加锤头、抓斗等配件,拓展使用功能; 4.加强生产管理,提高零部件结构,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5.驾驶室安装空调,改善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回答以下问题: (1) 生产厂家对挖掘机产品的分析体现了系统分析的 原则、 原则、 原则; (2) 以降低生产成本为优化目标的改进措施是
1、4、5
1.如图所示是上海世博圆轴上的“阳光谷”,该建筑的内部采用钢结构,若其中一根构件出现问题,会引起其他构件受力发生变化,从系统特性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系统的
A.相关性 B.动态性
C.环境适应性 D.目的性
2.(2012.3)如图所示是一款容量可调的勺子,液体、固体均可适用,勺子柄上有公制和英制两种刻度,滑动按钮能快速准确地调整容量。从人机关系和设计原则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英制刻度的设计考虑了特殊人群的需要
B.液体、固体均可适用的设计体现了实用原则
C.滑动按钮能快速准确地调整容量,体现了高效目标
D.容量可调体现了创新原则
3.(2011年6月浙江省会考)如图是一款名为“阳光满罐” 的罐 子, 它在阳光照射下即可充电,天黑会自动发光。使用一段时间 后,罐子发光的时间变短了,该现象体现了系统的 ( )
A.动态性 B.整体性 C.环境适应性 D.目的性
4.(2009年9月浙江省高考)一种高档轿车的底盘能根据道路的情况自动升降,当行驶在平坦的公路上时,能够降到最低,以降低重心,提高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当行驶到路况较差的路面时,底盘能自动升高,以保证汽车底盘不与路面碰撞。这种特性表明该轿车具有良好的 ( )
A.整体性 B.相关性 C.环境适应性 D.动态性
5.(2010年3月浙江省高考)舟山跨海大桥于2009年12月25日正式通车,大桥建成后,使舟山更紧密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大桥设计要求最大能抗17级超强台风,最大通航等级为5万吨级,使用年限为100年。在大桥施工时为了保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需要对工程进行优化。下列属于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是( )
A.抗台风等级 B.最大通航等级
C.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D.使用年限
案例分析答题技巧
1.先看问题再看案例。分析题的问题一般比较短,在阅读时先看问题能有较强的针对性,容易抓住重点,提高效率。
3.不要急于动笔。看完题目后,应先花几分钟时间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确定答题思路和要点,框架建立起来后再动笔回答。这样才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不容易遗漏要点。
4.找根源,抓本质。首先分析问题是什么,造成的原因又是什么,然后再针对分析结果设计对策。
5.行文流畅,结构清楚。写文章干干净净、清清楚楚是一种好习惯,这既能给评阅教师一个好心情,也有利于保持自己思路的清晰。回答分析题切忌从头到尾一大段,结构混乱,乱涂乱画。
2.要认真审题。要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弄清问题要求。
(2011.3)李刚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用3mm厚的钢板制作如图所示的连接片,需要以下环节:
①划线;②钻孔;③锯割;④锉削;⑤折弯。
请分析连接片的加工工艺,回答以下问题:
(1)合理的加工流程为:①→ → →②→ (在“ ”处填写环节的序号 );
(2)上述工艺流程中不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从①手锯;②锉刀;③钻头;④螺丝刀;⑤手钳;⑥丝锥中选出两各种,在“ ”处填写环节
的序号);
(3)上述工艺流程中需要用到的设备
是: (从①砂轮机;②车床;③台
钻中选出一种,在“ ”处填写环节的序号)。
(2011年3月浙江高考)用5mm厚的钢板制作如图所示的连接
片,合理的工艺流程是 ( )
A.划线→锯割→锉削→钻孔→孔口倒角
B.划线→锉削→锯割→钻孔→孔口倒角
C.划线→锯割→锉削→孔口倒角→钻孔
D.划线→锉削→钻孔→锯割→孔口倒角
(2010年3月浙江高考)李明在制作小铁锤过程中需要加工一个螺纹孔(如图所示),其正确的工艺流程是 A.划线→冲眼→钻孔→攻丝→孔口倒角 B.划线→冲眼→攻丝→钻孔→孔口倒角 C.划线→冲眼→钻孔→孔口倒角→攻丝 D.划线→冲眼→孔口倒角→钻孔→攻丝
第3题图
(2011年浙江会考)在通用技术操作室中,某同学要将图甲所示的方钢加工成图乙所示的工件。合理的加工流程是
A.划线→锯割→钻孔→锉削
B.划线→锯割→锉削→钻孔
C.划线→钻孔→锉削→锯割
D.划线→钻孔→锯割→锉削
4.如图所示是一款六棱体样冲。现在要用圆钢制作,下列工艺流程中合理的是
A.划线→锯割→淬火→锉削六棱→磨削圆锥
B.划线→锯割→磨削圆锥→淬火→锉削六棱
C.划线→锯割→锉削六棱→磨削圆锥→淬火
D.划线→锯割→淬火→磨削圆锥→锉削六棱
5.如图所示,在铝合金板上加工腰孔,需要用到的加工方法是
A.冲眼、钻孔、锯割、锉削 B.划线、冲眼、钻孔、锉削 C.划线、钻孔、攻丝、锉削 D.划线、冲眼、钻孔、锯割
(2011.9)如图所示为小车转向轮的装配关系示意图。装配车轮需要以下环节:①将轴装入轮叉孔内,然后铆接;②把弹性挡圈嵌入销轴端部的槽中;③将轴套压入车轮;④把车轮装入轮叉后,将销轴插入轮叉孔及轴套中。请分析车轮装配工艺,回答以下问题。
(1)补充完整装配流程(在“ ▲ ”处填写装配环节的序号):①→▲→▲→▲。 (2)为了缩短装配时间,可将上述串行工序中的 ▲ 和 ▲环节改为并行工序(在“ ▲ ”处填写装配环节的序号)。
(2010.3)如图所示为高层楼房自动稳压供水控制系统原理图,其工作原理是:当用户用水量变化时,管道中的水压发生变化,检测装置把检测到的水压信号反馈给控制器,与设定水压进行比较,控制器根据偏差值控制电机及水泵的转速,调节供水量,保持管道中的水压稳定。 根据示意图及其描述,(1)在控制系统方框图中“ ▲ ”处填写与自动稳压供水控制系统原理图中相对应的内容。 (2)请为该系统的检测装置选择一个合适的传感器(从水温传感器、水压传感器、水位传感器中选择一个,填在“ ▲ ”处) ▲。
(2011.3)如图所示为汽车定速巡航控制系统示意图。当汽车达到需要的速度时,驾驶员打开定速巡航开关,设定行驶速度。速度传感器检测汽车行驶速度,并将速度信号传输给速度控制器,速度控制器将汽车行驶速度与速度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偏差值自动增减节气门的开度,调节供油量,使汽车保持定速行驶。
(1)根据示意图及其描述,在控制系统方框图中“ ▲ ”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2)控制系统方框图中将④通过⑤返回到输入端与速度设定值进行比较的过程称为 ▲ 。
反馈。
①速度控制器;
②节气门;
③汽车;
④汽车行驶速度;
⑤速度传感器。
(2011.9)如图所示是数控机床的位置控制系统示意图。 检测装置检测机床工作台的实际位移,并将该 位移值传输给数控装置与设定位移量进行比较,数控装置根据比较的偏差值控制伺服装置运动,驱动机床工作台到达指定的位置。
(1)根据示意图及其描述,在控制系统框图中“▲”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2)实际位移量与设定位移量的比较是由 ▲ 完成的(从①检测装置;②数控装置;③输 入装置;④伺服装置中选择一项,将序号填在“ ▲”处)。
(2012.3)风力发电机运行时风轮对准风向才能获得最大风能,如图所示是风力发电机跟踪风向的控制系统示意图,风向测定装置将检测到的风向信号送给迎风控制装置与设定值比较,迎风控制装置根据角度偏差信号控制偏航电机运转,调整风轮角度,使风轮始终对准风向。
(1)根据描述,在跟踪风向的控制系统方框中 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2)风向测定装置将检测到的风向信号送给迎风控制装置与设定值比较的过程称为 (从干扰;反馈;控制中选择一项,将序号填在 处)
对教与学的启示
注重基础,物化能力
亲历过程,归纳方法
基于问题,突出应用
严谨务实,端正态度
汽车中的人机关系
汽车刹车控制系统
汽车方向控制系统
承重系统:汽车底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