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增强我的记忆力教学目标:1、提高识记事物的兴趣,了解一些记忆的规律与策略。2、学生学会利用记忆规律和策略去记忆。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让学生将记忆规律和策略在学习和生活中加以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 小游戏“顺唱倒唱”请你将屏幕上出现的词语倒着念出来,比如“美丽”念为“丽美”,“朱丽亚—亚丽朱” ……依此类推,一直增加到八个字。第四个词正着念是什么?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大家都集中注意力,记的又准又开心,可平时学习时许多同学都觉得记忆却是件枯燥而乏味的事。我们来看一下记忆是什么。心理学中讲,记忆是指大脑获取信息,又能根据需要提取出来运用的能力,是一种从“记”到“忆”的过程。就像电脑的输入、储存、输出过程,能否“忆”得起来,“记”是很关键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总结好的记忆规律和策略。二、寻找记忆规律(一)比赛规则:1、以小组为单位做记忆测试题;2、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一组回答出要求记忆的内容,就给本组加1分;没有完成不得分;其他组可以回答,回答正确加一分。得分多的组即为获胜组;3、一组开始记忆时,其他组如有干扰则给相应组扣分。(二)题目1、记词气球 天空 导弹 苹果 小狗 闪电 街道 椰树2、记字“成 好 风 今 家 雨 不 儿 里 有 暴 绩”★联想记忆法(有意义材料记忆法):我被气球吊上天空,骑在一颗飞来的导弹上,导弹射出了一个苹果,掉在小狗头上,小狗受惊后像一道闪电似的奔跑,窜过街道,撞在椰树上。成绩不好今儿家里有暴风雨。举例:(1)晋国灭吴国的时间?公元280年,晋灭吴,从而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吴灭了,就等于吴被拆散了,消失了,而吴字可以拆成"二、八、口"三个字,正好与280相合。(2)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可用联想法记作:"前鸭子下蛋后鸭子看,刘邦定都于长安"。这是因为2像鸭子0像蛋。3、猫号的故事财主老乔养了一只猫,自认为非常奇特,对外人称它是“虎猫”。一天,他家里来了一帮客人,这帮客人想讨好他,都对他的猫恭维一番。第一个客人说:“虎的确很勇猛,但不如狮,狮是万兽之王,就请改名叫‘狮猫’吧。”第二个客人说:“狮虽然比虎强,但却不比熊体型威猛,应该叫熊猫。”第三个客人说:“熊固然威猛,但只能在地上跑,而鹰可以在天空行走,比熊更神奇,不如改名‘鹰猫’吧。”第四个客人说:“鹰虽然说可以在天上飞行,可要说天空的霸主当属龙了,应该叫龙猫。”第五个客人说:“龙纵然比鹰厉害,可是龙升到天空需浮在云上,云不是超过了龙吗?不如称为‘云猫’吧。”第六个客人说:“云遮住天空,但很快被风吹散了,云挡不住风,请改名叫‘风猫’吧。”第七个客人说:“大风刮起,墙作屏障就可以挡住了,因此把它叫‘墙猫’吧。”第八客人说:“墙虽然坚固,但老鼠能在那里打洞,把墙破坏,所以叫‘鼠猫’吧。”第九个客人说:“老鼠虽然厉害,但老鼠却怕猫,所以就叫猫猫吧。”第十个客人说:“猫猫两字显得啰嗦,不如直接叫猫更显铿锵有力。“问题:第五个客人将那只猫改名为什么?★分段记忆法:政治、语文等学科有时需要背诵大段大段的文字。一篇文章或一个解答作为一个整体,段落间、句子间是依靠一定的逻辑关系联系、组织起来的。背诵时,应先了解全段文字的大意,再把全段文字按意思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层。每层选出一些中心词来,用这些中心词联结周围一定量的句子。回忆时,以中心词把句子带出来,达到快速记忆的效果。4、记忆食品茄子 黄瓜龙虾 火腿肠西瓜 胡萝卜鸡蛋 豆浆生姜 草莓香蕉 菠萝牛奶 深海鱼问题:上面增强记忆力的食品中可用作烹饪调味品的是什么?5、看图记忆足球右边的图片是什么?★分类记忆法:将所要记忆的项目归类记忆。西瓜、草莓、菠萝、香蕉茄子、黄瓜、胡萝卜牛奶、豆浆、鸡蛋、火腿肠龙虾、深海鱼生姜6、谐音记忆法拉丁美洲的国家有洪都拉斯、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萨尔瓦多、瓜地马拉。”★谐音记忆法:如果我们用红笔把各国为首的一个字圈出,就成了“洪巴哥尼萨瓜。”如果我们借助谐音,就念成 ――“红八哥你傻啦。”再在脑子里想像一只红羽毛的八哥,傻里傻气的样子很快就可将这些国家名记住。举例:马克思诞生日1818年5月5日: 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哭入侵中国的“八国联军”是俄国、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奥地利、意大利、英国。我们把每个国家的头一个字提取出来,用谐音记忆就是:“饿的话,每日熬一鹰。”7、人像速配问题:从左边数第三行第二个人的名字?8、图形再现★形象记忆法:主要在于平时的锻炼,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去观察事物,把握事物的特点及其区别与联系。三、我的记忆策略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小组讨论两分钟。完后每组派一位代表至少向大家介绍一条你们组的记忆策略。四、记忆力训练营(一)锻炼右脑1、耳朵与鼻子游戏方法:(1)首先左手捏鼻子,然后右手捏左耳朵;(2)当听到1后击掌交换方向,听到2后击掌再交换方向。2、照镜子方法:(1)一人当镜子,一个人照镜子;(2)当镜子的人要迅速反应照镜子的人所做出的动作。(二)了解有关记忆的知识1、遗忘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遗忘是有规律的,识记过的事物,第一天后被遗忘最多,遗忘率达55.8%,保存量仅为44.2%;一个月以后的保持量为21.9%。自此以后就基本上不再遗忘了。就是说我们在第一天后的29天遗忘了16%的东西,还没第一天遗忘的三分之一。说明遗忘是先快后慢。 针对遗忘规律,要求及时复习。①每天下课前、后两三分钟在头脑里对老师讲的内容复习整理一遍。②晚上回家做作业前,再复习一遍。2、处在中间的材料不易记心理学中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就是说在人们在回忆一大段材料时,材料的最后一部分和材料的开头部分最先最快被回忆,中间的知识不容易被回忆。所以,重要的知识安排在开头或末尾记,这也就是为什么早晚的记忆好的原因。3、舌尖效应心理学中把明明知道但又不能回忆起来的现象称为舌尖效应。考试中很多同学遇到过这种状况,明明知道答案却一时想不起来。解决办法:(1)回忆当时记忆该知识点时的场景,使大脑中相关的知识更易提取。(2)暂时放下做别的题。研究表明舌尖效应的出现可能是干扰的原因,比如考试时的情绪紧张致使记忆提取困难,就像计算机运行程序太多会死机,所以,先别去管,过一会儿再回忆答案很容易出现在脑海。记忆不仅仅是大脑的功能,上课的时候我们边听边写边记,复习的时候我们嘴里大声朗读出来经常会记得更牢,只要我们愿意,身体上的每个部分都可以为我们的记忆服务!宋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要心到、眼到和口到。视觉获得知识能记住25%,听觉获得知识能够记住15%,视觉听觉结合起来能记住65%。只要我们用心,就可以有效增强自己的记忆力。五、课堂回顾1、主题:增强我的记忆力。2、活动:寻找记忆规律3、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将记忆规律和策略在学习和生活中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