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课程标准1-4 列举历史上的有关言论,体会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2-4 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出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 的突出作用。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文艺作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2.从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入手,知道以路德为代表的新教的核心思想以及宗教改革的影响和意义。3.通过了解科学史上代表人物的理论贡献,感受近代科学的诞生对欧洲中世纪思想所产生的冲击。4.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这一运动的思想主题,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5.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学过程[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旧课复习导入本课内容的背景之一就是欧洲中世纪的神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发展而来的?”或者就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特点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在脑海里重现对欧洲中世纪的思想及社会状况的认识,引导学生进入“冲破思想牢笼”这一主题。新课教学:一、蒙娜丽莎的微笑1. 文艺复兴时间和地点:14世纪 意大利本框题主要是结合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来谈文艺复兴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因此,教师在讲解这一部分时,应该把重点放在人文精神上。2.代表人物意大利 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英国 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电影《哈姆雷特》录像片断,或者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让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有必要把哈姆雷特这段话的背景简单介绍一下。自我测评第一题可以结合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完成。[活动]○这两幅画上的人物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中世纪镶嵌画上人物神情木然,反映了人们在神权的束缚下,不能自由地表达人的内心情感;而《蒙娜丽莎》中的妇女神态自然,口角含着一丝微笑,恬静之中带有隐约的哀伤 ,富有生命的活力。○哈姆雷特的话,是对人在宇宙中的价值与地位的肯定,是对人的理性与智慧的褒扬。○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 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这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 精神。3.《牡丹亭》○播放戏剧《牡丹亭·游园惊梦》录像片断,结合录像讲解。○教师在讲《牡丹亭》这个故事时,应当把它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表达同样主题的文艺作品作横向对比。○活动可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完成,然后让学生总结这些故事的相似之处。[活动]明代冯梦龙编纂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他写“三言”是为了“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其作品《杜十娘怒 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强调人的感情和人的价值应该受到尊重。又如凌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中的一些爱情 故事,都反映了当时进步知识分子努力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宣扬人性, 肯定人们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第二课时]二、“教皇奶牛”的解放天主教会凭借对人们信仰的控制,千方百计掠夺钱财。[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虚拟教皇与路德面对面辩论的情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把握教皇与路德采取行动的依据所存在的差别。○教师可以从产生的时代背景、对待天主教会的态度、表达思想的形式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二者的相通之处。○天主教主张除了信仰外,必须通过天主教的神职人员,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新教则认为,人只凭信心即可得救。天主教认为,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各级神职人员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介;新教则认为,人人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寻找经典依据。人文主义者通过“ 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宣传人文精神,而路德也从基督教的经典中寻找理论支持。影响:路德向天主教会的权威发起的挑战,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宗教改革席卷了整个德国,各地纷纷独立。瑞士、英国等西欧国家也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建议教师找一幅新教兴起前欧洲的宗教形势图,让学生了解天主教与东正教各自的势力范围;然后让学生对照图5-15,分析新教分布的区域特征以及新教的影响。三、近代科学的诞生1.“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文艺复兴将人奉为世界的中心,也把人提升到高于自然的地位。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辩论的方式。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者辩论时,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中去把握这两种观点,认识它们各自的合理性,特别是对征服自然思想的历史合理性给予必要的解释。2.科学家研究自然国籍 姓名 称谓 主要成就波兰 哥白尼 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创立“日心说”意大利 布鲁诺 科学斗士 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英国 牛顿 科学巨人 万有引力定律○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 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这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 精神。3.《牡丹亭》○播放戏剧《牡丹亭·游园惊梦》录像片断,结合录像讲解。○教师在讲《牡丹亭》这个故事时,应当把它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表达同样主题的文艺作品作横向对比。○活动可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完成,然后让学生总结这些故事的相似之处。[活动]明代冯梦龙编纂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他写“三言”是为了“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其作品《杜十娘怒 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强调人的感情和人的价值应该受到尊重。又如凌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中的一些爱情 故事,都反映了当时进步知识分子努力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宣扬人性, 肯定人们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第二课时]二、“教皇奶牛”的解放天主教会凭借对人们信仰的控制,千方百计掠夺钱财。[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虚拟教皇与路德面对面辩论的情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把握教皇与路德采取行动的依据所存在的差别。○教师可以从产生的时代背景、对待天主教会的态度、表达思想的形式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二者的相通之处。○天主教主张除了信仰外,必须通过天主教的神职人员,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新教则认为,人只凭信心即可得救。天主教认为,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各级神职人员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介;新教则认为,人人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寻找经典依据。人文主义者通过“ 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宣传人文精神,而路德也从基督教的经典中寻找理论支持。影响:路德向天主教会的权威发起的挑战,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宗教改革席卷了整个德国,各地纷纷独立。瑞士、英国等西欧国家也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建议教师找一幅新教兴起前欧洲的宗教形势图,让学生了解天主教与东正教各自的势力范围;然后让学生对照图5-15,分析新教分布的区域特征以及新教的影响。三、近代科学的诞生1.“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文艺复兴将人奉为世界的中心,也把人提升到高于自然的地位。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辩论的方式。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者辩论时,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脉络中去把握这两种观点,认识它们各自的合理性,特别是对征服自然思想的历史合理性给予必要的解释。2.科学家研究自然国籍 姓名 称谓 主要成就波兰 哥白尼 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创立“日心说”意大利 布鲁诺 科学斗士 宇宙是无限的,没有中心○布鲁诺在刑场上对那些刽子手说:“你们对我宣读判词,比我听判词还要感到畏惧。”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让学生思考布鲁诺这句话的意义。(主要从科学必将战胜宗教迷信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思考:一方面突出布鲁诺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突出近代科学诞生对中世纪神权思想的冲击。)○让学生比较托勒密、哥白尼以及布鲁诺的思想,明白人类的科学探索是循序渐进的。教师也可以通过图片或者科教片,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宇宙观,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活动]虽然哥白尼的观念在今天看来是错误的,但是,他的观念不是武断的,他不依据权威、不迷信权威,把自己的观点建立在观察和证据的基础上,而不是直观和想象的基础之上。哥白尼的假说从客观上动摇了中世纪神权统治的思想基础,对人们冲破神学思想的束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科学的作用可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阅读过的科普读物,举例说明科学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说明科学的作用。而科学史上类似的事例,可以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查找。[活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比如,1846年发现海王星后,许多人猜测它的轨道外面可能还会有行星。洛韦尔和W.H.皮克林详细算出这个未知行星的位置。经过多年寻找,1930年初汤博发现了这颗行星,证实了洛韦尔和皮克林的推断,这颗行星就是冥王星。这个事例说明,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第三课时]一、理性之光启蒙运动:自由、民主、平等1.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出“天赋人权”○本课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讲自由问题,让学生了解近代自由思想的渊源以及它对近代政治制度的影响,知道这种思想是近代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之一。在学生探讨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由是什么,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现代意义上的自由是从哪里来的吗?”然后引出课文这一部分内容。○教师课前应收集伏尔泰论自由的言论,课上先介绍伏尔泰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活动,在学生初步了解伏尔泰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初中生水平的伏尔泰的言论让学生分析,从而把握伏尔泰的自由观。[活动]○伏尔泰所追求的自由主要是政治自由,要把人们从宗教神权和君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主张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追求生存与幸福的权利。○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有条件的,它不能超出法律许可的范围。2.卢梭: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提出人民主权的思想。教师可以利用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影视材料,或者《人权宣言》的片断,把卢梭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简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这样也容易和后面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内容衔接起来。3.法国百科全书派撰写《百科全书》,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自我测评]1.天主教耶稣会的章程规定人对神绝对服从,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反映了等级森严的教会制度,体现了神权的威严。彼特拉克的话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人的需要的肯定,他重视人世俗的生活以及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就扫除人在神面前的卑微心态,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褒扬。这两段话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对神权的维护,而后者是对人性的肯定。2.正确答案是C。3. 达·芬奇的设计体现了一种理想,他想利用科学知识来改变人类的生活状况,尽管他的设想当时没有实现,但是他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作业]作业本P5-9:1-21题[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