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2021-2022学年高一政治 课件(统编版必修1)(共59张PPT+3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2021-2022学年高一政治 课件(统编版必修1)(共59张PPT+3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59张PPT)
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二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目录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激趣导入
目标导航:明确目标.知重难点
新知探究:共同研讨.破重难点
课后总结:梳理知识.查漏补缺
易混易错:矫正易错.区分易混

学以致用:练测拓展.达成目标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激趣导入


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目标导航:明确目标.知重难点

知识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3、改革开放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容、地位和联系; 5 、明确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政治认同:结合时代发展新变化叙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明确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认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科学精神: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成功 实践,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提高学生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
3.公共参与: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积极参加实践,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
新知探究:共同研讨.破重难点

总议题
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议题一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需要走什么样的路?
议题二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需要什么样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
议题三
改革开放40年,成就中国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议题四
改革开放40年,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如何再出发
议题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需要走什么样的路?
议题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需要走什么样的路?
议题情境一:观看视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议题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需要走什么样的路?
议学任务与要求:
1、结合视频回顾历史,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辞,他具体说了什么?此次发言是基于中国什么样的背景之下?
2、结合史实并查阅资料,谈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议题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需要走什么样的路?
议学提示:1、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辞,他具体说了什么?此次发言是基于中国什么样的背景之下?
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
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议题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需要走什么样的路?
议学提示:2、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结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8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此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
1、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标志
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此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3、影响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
知识小结
议题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需要什么样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
议题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需要什么样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
议题情境一:202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的40年,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从历史阶段看,深圳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0一1992年,这是深圳经济特区初创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深圳经济特区设立后,生产力得到巨大释放,经济呈现高速增长,1980一1992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7.4%。
第二阶段是1993一2012年,这是深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支柱产业较快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第三阶段,这是深圳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圳坚持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方向,全力推动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2019年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27.09亿元。
议题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需要什么样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
议学任务与要求:
1.深圳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深圳经济特区各个阶段的发展分别是由哪些理论指导的?
2.改革开放,理论先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怎样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理论?
议题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需要什么样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
议学提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对深圳经济特区各个阶段发展的指导作用。
①第一阶段
②第二阶段
③第三阶段
深圳经济特区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呈现高速增长。
深圳经济特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支柱产业建设,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深圳经济特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坚持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质量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议题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需要什么样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
议学提示:2.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怎样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七大
1945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
十五大
1997
十六大
2002
十七大
2007
科学发展观
十九大
20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重点突破:邓小平理论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形成时间
2
①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②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③确立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④提出三步走战略等
主要内容
3
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主题
4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贡献
重点突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1989年)
形成时间
2
①“三个代表”;②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和框架;④确立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⑤推进党的建设
主要内容
3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建设?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认识。
主题
4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历史贡献
重点突破:科学发展观
1
党的十六大以后(2002年)
形成时间
2
①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形成总体布局,保障和改善民生;④促进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⑤推进党建设
主要内容
3
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主题
4
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贡献
重点突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
形成时间
2
①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主要内容
3
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主题
4
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贡献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时间
主要内容
解决问题(主题)
历史贡献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建设?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认识。
①“三个代表”;②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和框架;④确立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⑤推进党的建设
十三届四
中全会以后(89年)
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①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③形成总体布局,保障和改善民生;④促进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⑤推进党建设
党的十六
大以后(2002年)
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③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
大以来(2012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①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②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③确立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④提出三步走战略等
阐明了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小结
议题三:改革开放40年,成就中国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议题三:改革开放40年,成就中国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议题情境一:观看视频《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伟大成就》
议题三:改革开放40年,成就中国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议学任务与要求:
1、结合视频,谈谈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2、结合史实并查阅资料,谈谈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议题三:改革开放40年,成就中国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议学提示:1、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政治
稳步推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
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社会
人民由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向美好生活目标迈进
文化
中国“软实力”
受全球关注
经济
经济总量
稳居世界第二
议题三:改革开放40年,成就中国奇迹的原因是什么?
议学提示: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
1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4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道路自信)
重点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2
1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五位一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内容
2
作用
是实现社会主又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重点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2
1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主义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内容
2
作用
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重点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
2
1
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内容
2
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重点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2
1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内容
2
作用
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知识拓展: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名 词 点击
1.社会主义本质:
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 三步走战略:
4.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是社会主义得到根本任务。)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路线的简明概括。
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五位一体指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议题四:改革开放40年,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如何再出发
议题四:改革开放40年,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如何再出发
议题情境一:
材料: 深圳在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上为中国的改革发展探索了道路,创造了一种崭新而富有成效的社会发展模式,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探索中,交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深圳答卷,展现了“中国之治”的强大生命力和活力。
议学任务与要求: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深圳奇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议题四:改革开放40年,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如何再出发
议学提示: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2)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四个自信”)
【知识扩展】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只有坚持道路自信,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科学;
●科学的理论来源于伟大的实践,同时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只有坚持理论自信,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正确;
●邓小平同志曾说,“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制度“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只有坚持制度自信,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完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步。
●坚持“四个自信”,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内在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始终坚定“四个自信”的重大意义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善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我们应该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小结
(1)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2)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四个自信”)
课后总结:梳理知识.查漏补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发展
(1)邓小平理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科学发展观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创立
完善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
(3)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背景
(2)标志
(3)意义
易混易错:矫正易错.区分易混

1.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固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得更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独立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
提示: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要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并不是独立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是“制度保障”
4.中国道路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6.按照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来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提示:对于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盘继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提示:按照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来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符合制度自信的要求
学以致用:练测拓展.达成目标

某校高一同学在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时进行主题板报设计。下列能够在板报中体现的正确观点有( )
①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要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推进实践创新
②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
③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作为我国的指导思想,其内容不能更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当堂演练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理论。下列对历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主题认识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③科学发展观——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当堂演练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着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在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回答时代之问、实践之问、人民之问的过程中,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重大时代课题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A.③→①→②→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D
当堂演练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性变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的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当堂演练
(2021·广东珠海市·高一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四个自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③全面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唯一正确的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当堂演练
(2021·山东高一期末)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第一要义的科学发展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
D.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成功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当堂演练
(2021·浙江丽水市·高一期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对这条道路理解正确的是( )
①既要注重经济建设,又要推进政治等各方面建设,做到均等发展
②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坚持改革开放,做到二者均不放松
③既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又要考虑中国实际特点,二者不可分离
④既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要逐步实现同步富裕,二者不可偏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当堂演练
(2021·湖南张家界市·高一期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取得了战“疫”的阶段性胜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战“疫”中坚定“四个自信”,对于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凝聚中国力量,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疫情中呈现出来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
①道路自信—夯实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底气
②理论自信—为战胜疫情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③制度自信—为战胜疫情提供科学的理论遵循和工作指南
④文化自信—凝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精神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D
当堂演练
(2021·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一期末)小明同学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①党的七大;②党的十二大;③党的十九大。他想根据每一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确定几个关键词,你认为合适的是( )
A.①毛泽东思想 ②中国特色 ③新时代
B.①根本任务 ②国企改革 ③“一国两制”
C.①经济建设 ②科学发展 ③主要矛盾
D.①基本矛盾 ②走自己的路 ③中国梦
A
当堂演练
(2021·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一期末)我们应对疫情的速度和力度令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由衷感叹,“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制度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
A.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
当堂演练
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下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终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当堂演练
谢谢 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