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2中考一轮复习】七下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精品复习学案【单元解读】法律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进法治天地,我们用心体会法治对于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在不断完善的法治社会中健康成长。【复习要点】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1.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3.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4.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1)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2课时 法律保障生活1.道德、法律等行为规范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2.法律的特征。(1)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3.什么是制定?什么是认可?①制定,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法律、修改或废止现有法律的活动。②认可,是指特定国家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某些习惯、道德规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动。4.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而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5.国家强制力是指什么?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它的运用必须以合法为前提。6.你是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7.法律的作用。(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2)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3)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第1课时 法律为我们护航1.未成年人含义。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给予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3.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4.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是什么?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5.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含义是什么?(1)家庭保护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2)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3)社会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4)司法保护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6.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什么?宪法和法律赋予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1.谈谈你对法律保障功能的理解。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2.怎样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要求)?(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2)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思维导图】【典例分析】例1 一项调查显示,在我国每年仍约有100万儿童因家庭贫困或父母“上学无用论”观念,无法接受义务教育。这说明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哪一保护(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答案:A】例2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 )①自认倒霉,忍声吞气,以免坏人报复 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④不惜一切代价与坏人搏斗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例3 就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因为( )①道德和法律可以相互代替②道德与法律的作用等同③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④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B】例4 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它们是(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义务教育法 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C】【强化训练】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6分)1.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空间的是( )A.道德 B.纪律 C.法律 D.法规2.关于法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B.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C.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D.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3.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A.国家 B.国王 C.阶级 D.规则4.下列同学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小华: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B.小彤:未成年人年纪小,不需要学习法律C.小琪: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D.小泽: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 )①法律 ②道德 ③纪律 ④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承上题).上述行为规范共同( )①约束人们的行为②调整社会关系 ③束缚人们的活动④维护社会秩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司法保护 B.法院保护 C.犯罪保护 D.无罪处理8.教育部编写了中小学防溺水童谣:“游泳戏水夏日到,偷偷下水不得了,擅自结伴不能保,大人随护不能少,没有救援不要去,陌生水域不可靠,水性差的不救人,安全六不别忘掉。”上述做法体现了对来成年人的 ,符合 的要求。( )A.司法保护 来成年人保护法B.司法保护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社会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D.社会保护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9.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未成年人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要( )①珍惜自己的权利 ②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③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④尽量少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下列同学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不正确的是( )A.莲莲:违法的事情坚决不做B.晓晓:做任何事情都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C.琳琳:经常思考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D.亮亮:只要不损害自身利益,什么都可以做11.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主席强调:“要坚持依法办事,让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让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下列做法符合依法办事要求的有( )①要通过法治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②要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要处处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可以视而不见④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是法治的( )①践行者 ②拥有者和毁灭者 ③受益者 ④参与者和推动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当法律至上成为我们的真诚信仰时, 精神就会铭则在我们心中。( )A.法治 B.爱国 C.服务 D.志愿二、非选择题(共34分)14.根据广告语,回答问题。“凡是你在的地方,我都在,我是法律,我保护你所有的生活!当你意识到法律其实就在身边,并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时,法律才有了意义,你才是意义!”法律规定的 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1)把材料中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2 分)(2)“凡是你在的地方,我都在,我是法律”,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2分)(3)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请你简要概括出法律的作用。(2 分)15.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法律实施至关重要。通俗地讲,法律实施就是让法律从“字面上的法”变为“生活中的法”。法律的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1)材料说明法律的实施以什么作后盾 (1分)(2)“法律的实施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什么 (3分)(3)材料启示我们,法律是什么阶级意志的体现 (1分)16.根据情境,回答问题。情境一:15周岁的萧萧父母离婚后,对其不再提供抚养费,萧萧把父母告上了法庭。情境二:14周岁的乐乐节假日在家附近的一个大型饭店做童工。(1)情境一中的萧萧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分)情境二中饭店老板违反了哪些法律的有关规定 (写出两部)(2分)上述情境启示我们,法律怎样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分)17.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实施的基础是人民发自内心的崇尚法律、信仰法律,愿意依法办事,愿意在必要的时候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解决矛盾和纠纷,法律如不被信仰,一切将无从谈起。树立法律信仰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石。(1)划线部分说明法律的权威靠谁维护 (1 分)(2)“法律如不被信仰,一切将无从谈起”,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怎样 (2分)(3)“树立法律信仰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石”,请说明哪些做法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2分)18.2021年6月初,长春市某初中组织开展了一次以“走进未成年人”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保护校园天使】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国家需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只有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1)在我国,未成年人指什么样的人 (2分)请你从未成年人自身角度写出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2分)(3)划线部分警示未成年人要增强什么意识和能力 (2分)【拒绝校园欺凌】电影《少年的你》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校园欺凌”。阳光下总有阴影,学校并非净土。(4)“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属于对未成年人哪一保护的失职 (1分)(5)被欺凌的未成年人可以运用哪些专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分)【建设法治校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我国新时期的一项伟大工程和新的历史使命,学校作为教育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更加需要加强和推进法治校国建设。(6)材料说明青少年健康成长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分)(7)法治权园建设,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2分)参考答案一、1.C 2.A 3.A 4.B 5.A 6.B 7.A 8.C 9.A 10.D 11.B 12.C 13. A二、14. (1)权利和义务(2)说明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或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或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或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3)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等。15. (1)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作后盾。(2)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3)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16. (1)如:与父母协商、找相关部门调解等。(2)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3)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杈益。17. (1)人民。(2)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3)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18.(1)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2)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辩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3)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4)学校保护。(5)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6)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7)树立法律意识,依法办事,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依法维权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